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汪宇-教育民生工程征文

汪宇-教育民生工程征文

让梦飞翔
——对教育民生工程的感受
我们县的民生工程,对于我这样的教师来说,感受最深的是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这个政策在父亲教书的那个年代,也许只是茶余饭后的美好幻想,而今早已实现。

教育民生工程,是黑夜里的星星,照亮了孩子们的路;教育民生工程,是梦想的翅膀,让无助的孩子飞上蓝天。

是啊,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对教育的重视。

我想,在有些人的眼里,或许那“点”学杂费不算什么。

只不过是去茶楼喝一次最低标准的茶,也许只是吃一顿肯德基麦、当劳的最低消费。

可我却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么一“点”钱就足可以一些家长们为难、犯愁好些日子。

而有些孩子就更会因此而忧心忡忡、不开心很长一段时问,而恰恰这些都是一个老师最不愿看到的。

我曾经在一所农村小学支教,虽然这里不是国家贫困地区,但支教两年的家访经历让我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还比较贫困。

就拿我们当时的班来说,38个孩子中,有7名孩子来自贫困家庭。

其中有2名是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而整个学校就更多了。

这样的家庭赖以维持生活的就是微薄的收入和来自政府的贫困补贴。

可想而知,即使面对每学期只有80元左右、每年也不过将近160元的学杂费时,他们自然会觉得是一种很大的经济压力。

我清楚地记得那年收书费时的情景。

那天,当我通知孩子们收书费的时候,目光便不由自主地和那几个孩子对视了一下。

他们的表情一下子转为忧虑,甚至担心。

我知道他们在忧虑什么,在担心什么。

果然,到第二天,那个平时就少言寡语的小男孩的座位空了,我知道一定是学费的缘故。

男孩的父亲在工地上出了事故,靠母亲种地维持生活。

放学后,我以家访的名义去看他。

男孩背对着我蹲在角落里,他的
母亲特别不好意思地说:“汪老师,我手头一时拿不出来学费啊,这不,这孩子正好不想再念了……”说这番话的时侯,她的眼睛有些湿润,声音哽咽。

当时我的脸转向旁边,强忍者眼眶里随时就要旋出来的泪水。

回来一路上,我的心情格外沉重。

这样的家庭不只这一个,我们班、我们学校、我们地区还有很多母亲有着类似的无奈和叹息。

现在的一切都好了,那个令人辛酸的一幕幕再也不会出现。

每年9月报名的那一天,再也不会有尴尬的场面。

透过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我看到了教育上的这一民心政策,看到了我们国家国力的不断强大,看到了我们的党是人民利益真真正正的忠实代表。

是教育民生工程,推进了中国梦、教育梦,让梦有飞翔的翅膀。

作者:实验小学教师汪宇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