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与记忆论文

学习与记忆论文

关于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方法摘要:学习与记忆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议题,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本论文主要结合自身经验和相关研究文献谈论关于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方法。

英文摘要:Learning and memory are important issues throughout the learning life of students,improve the methods of learning and memory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experience and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about the methods of improving learning and memory.关键词:理解记忆法、复习记忆法、串联记忆法、兴趣记忆法、规律作息、改善饮食英文关键词:The understanding of memory、memory method review series、in memory、regular rest、diet.前言:学习与记忆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议题。

记忆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学习,同时又都是一种记忆。

假如我们对以往的经验无法保持任何记忆的话,我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同时,我们的思维也完全要靠记忆才能顺利进行。

普伦格曾在《脑的学习与记忆》一书中分别从语义记忆,情景记忆,程序记忆,自动记忆,情绪记忆五种不同的记忆通路来阐述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方法。

我们知道,每天脑都会除去一些未使用的神经联结。

这也许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好事也是有的!你并不是记忆力不好,你拥有了许多不同的记忆通路,各自存储了不同类型的记忆内容。

只有使用正确的通路,才能更好的激活你的记忆,多年以前的记忆可以被当前的经历激活。

对某件事情的存储用的记忆通路越多,学习越有效。

正文:作为一名理工专业的学生,记忆力始终是一种挑战。

记东西的时候,我结合不同的方法进行记忆。

首先,我不仅仅默读默记,而是动用尽可能多的器官,如一边看一边念一边写。

要注意的是不能老是打开书本,在记忆了一段东西之后,一定要把书合起来,在脑海里过一遍,有想不起来的不要马上翻书,而是努力回想,实在想不起来再看书。

最好是睡前把背过的东西再回忆一遍,因为睡眠时没有新信息输入大脑,刚刚记忆的东西就不能受干扰了。

如果书上的内容太散太杂,我就会自己先在一张大的白纸上画关系图,自己归纳组织后再记忆,这样我就相当于把零散的个体结合成了有机的整体,再记忆时就容易得多了。

每次我记忆的量也是有讲究的,一次不能吃成个胖子,每天定量记忆,日积月累效果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总之,关于如何提高学习与记忆,我结合自身经验以及相关研究文献做了以下总结:一、理解记忆法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记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这种反应越全面,越深入,记忆才能越巩固。

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记住它的结论,还要懂得它是如何推导,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键才得出这个结论的。

只有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对问题有透彻的了解。

我们记数学、物理、化学公式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把某些定理证明出来的话,即使一时忘记公式,也能慢慢想出来。

对于历史系的学生来说,能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的学生,比仅仅能记忆课本条文的学生,更能保持长久而正确的记忆。

二、复习记忆法复习是同退忘作斗争的有力手段。

遗忘是记忆的对立方,是指对记忆过的事物不能回忆。

有关的研究表明,遗忘的重要原因在于记忆以后缺乏复习。

为了同遗忘作斗争,就要合理的安排复习。

在复习的问题上大家有一个通病,就是只重视“阶段复习”、“总复习”,不善于平时“及时复习”,仅把复习看作应付考试的手段。

阶段复习和总复习的内容跨度大、容量多、时间又紧,往往会为此弄得头晕脑胀。

人脑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及时复习,因为我们学习时要记住一些必要的知识,这就要同遗忘作斗争。

“爱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一条“先快后慢”的曲线。

再从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来说,人的认识有一个反复认识、逐步深化、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可能一下子完成。

所以要反复接触学习材料,进行比较、对照、归类,领会精神,融会贯通,抓住文章中心、内在联系以及事物的规律性。

正确的记忆方法,归纳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1、及时复习。

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四十八小时之内遗忘率最高。

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复习和隔几天复习是一码事,都是重复一遍,而要及时地抓紧复习。

复习时间根据每个人的年龄、知识量等有所区别,但一般不能超过两天。

2、分散复习。

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好,从大脑的生理机制看也是这样。

集中复习时,脑神经会感到负担过重,因而产生抑制,也就难以巩固联系,因此记忆效率低。

而分散复习则可以以相当程度地消除抑制,减轻大脑疲劳,保持大脑神经的兴奋;同时,间隔的时间还可起到巩固的作用,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识记的效率。

3、计划复习。

计划主要包括两项:(1)时间的安排。

首先应当有个复习日程表,然后照章办事,当日事当日毕。

其次在两科之间要有间隔休息,以便清醒大脑,消除疲劳。

(2)内容的分配。

首先复习内容要适量,每天复习的内容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拼一夜,玩两天。

其次,要注意学科的搭配,最好是文理相间,因为相近的材料一起复习容易在记忆中产生相互抑制的作用。

4、变化复习。

即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复习。

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判断题、看图说话、一题多解等多种形式。

这样,既变单调为有趣,又变换了角度去理解,可以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总而言之,运用复习记忆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地、反复多次地复习十分必要,我们决不可以轻视。

三、串联记忆法将所记忆的几项内容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联系串起来记忆。

四大佛教圣地———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可记作:“五九之尊,普照峨眉。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所在的省分别是山东(鲁),陕西(陕),湖南(湘),山西(晋),河南(豫),可记作:“绿伞镶金玉。

”四、兴趣记忆法兴趣是增强记忆力的促进剂。

如果没有兴趣,就很难维持记忆。

有的青少年对电影,电视久久不能忘怀,甚至连一些演员,运动员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但却记不住数理化公式。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对电影,电视和体育颇感兴趣,而对于公式,定理等一看就头疼。

兴趣是记忆的媒介。

一个人对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有兴趣,就会主动去记住它。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倾向,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感兴趣,就会优先注意他,然后记住他。

五、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睡眠最重要。

人类睡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研究发现睡眠和大脑的信息整理有关系。

如果普通人连续几天不睡,记忆损伤确实会比较严重。

一个成年人能够在白天小憩90分钟,那么他可以拿到与整晚睡眠后相同的成绩。

学习后马上睡眠会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晚上睡觉前,复习一下白天或前一段时间的材料,然后睡觉,第二天起来也会获得清晰的记忆,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遗忘。

这是因为临睡前记忆或回忆学习材料仅受前干扰的影响而午后干扰的影响。

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结构对记忆力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平衡体内所需元素,可以提高学习与记忆的能力。

如,牛奶,鸡蛋,鱼类都是提高学习与记忆的食物。

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必需的维生素B1、氨基酸。

牛奶中的钙最易吸收。

用脑过度或失眠时,一杯热牛奶有助入睡。

鸡蛋被营养学家称为完全蛋白质模式,人体吸收率为99.7%。

正常人每天一个鸡蛋即可满足需要。

鱼类可以向大脑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

淡水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保护脑血管,对大脑细胞活动有促进作用。

鱼显著的健脑功效还表现在一种叫ω-3的鱼油脂肪酸,这是市场上许多健脑食品如深海鱼油的主要成份。

总结: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和手段。

在一定意义上,们可以把学习记忆视为同生命并存的现象。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

一类是本能行为,一类是习得行为。

本能行为通过遗传获得的种族经验,生来就有,不学而会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记忆。

学习而得的行为是个体在后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经验。

记忆是使人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条件和接受不断输人的新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整合编码,并利用其中有用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为将来或以后更好的适应环境做准备。

学习与记忆过程中,通过变换不同的记忆方法,打开记忆通道,学习与记忆即可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1、艾宾浩斯,《记忆》,曹日昌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2、杨治良,《记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斯普伦格,《脑的学习与记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4、(苏)谢尔盖耶夫(Сергеев, Б. Ф.)著,《记忆的秘密》;5、法拉, 帕特森编,《记忆》,华夏出版社2006;6、王极盛,《记忆的奥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7、杨治良,《记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汇闻. 掌握记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J]. 中学教与学1994 (09);9、燕国材,《记忆与学习》,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