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

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


24
3.“4点支撑法”(术后9-10天):平卧于硬 板床上,用双手、双脚将身体全部撑起,呈拱
桥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25
4、“燕飞式”(术后10-15天):俯卧位,腹部支
撑,双上肢,双下肢及头部尽量后伸。该方法对腰 背肌肉力量要求较高,可在上述锻炼的基础上进行 的强化锻炼。
引流袋,尿袋不能高于耻骨联合。
4·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护理:腰椎骨折易形成腹
膜后血肿,引起反射性肠麻痹,导致腹胀便秘, 应告知患者建立合理膳食,多饮水,多食蔬菜、 水果及含粗纤维食物,少吃牛奶、甜食等产气食 物,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养成定
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用开塞露或肥皂水灌肠。
16
手术治疗
6
腰椎骨折分类
1·压缩性骨折 临床最常见的一种 类型,椎体前 方受压 缩楔形变。
7
2、爆裂性骨折 椎体呈粉碎骨折,骨 折块向四周移位,向后 移位。可压迫脊髓、神 经,椎体前后径和横径 均增加,两侧椎弓根距
离加宽,椎体高度减小。
8
3·Chance骨折
骨折线呈 水平走行
常见于乘坐高
速汽车腰部系安全 带,在撞车的瞬间 患者躯体上部急剧 向前移动并前屈,
目的:解除压迫、恢复稳定。
1、椎体成形术
手 术 方 式
2、减压复位内固定术 3、单纯性复位内固定术
4、减压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术 5、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17
术前一般护理:
2、备皮
1、术前8小时禁食,4 小时禁饮
3、遵医嘱备血, 做药物敏感试验 4、讲解术后各引 流管的注意事项 5、教会床上大小便, 必要时留置导尿
27
下床指导:
⑴第一次下床应在医生指导下,偑带支具或腰围下 床;下床时穿跟脚的平底鞋。 ⑵当日主要在室内活动,以5分钟为宜,2-3次/日 。无不适第二天活动增加到10-15分钟/次,3-4次/日 。如果经过两天的室内活动,没有任何不适,可以适量 室外活动。 ⑶每日下地时应有陪护扶行,陪护站在患者的前面 ,患者将双手放于陪护双肩上,将身体放松,正常行走 。 ⑷保持行走地面干燥,防止滑倒。 ⑸下地后不能蹲下大小便,科室的厕所坐便处应设 有拉手,患者可以半蹲姿势,腰不宜用力,腿用力。下 地如有不适,应卧床休息,并告之医生,对症处理。
13
保守治疗
一·心理护理 二·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保 持大便通畅。 三·生活护理: 1、患者应平卧硬板床,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 步损伤。 2、受伤部位垫一适当高度的软垫,以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度, 最佳垫枕高度为10-15cm。 3、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4、翻身时嘱患者挺胸直腰绷紧背部肌肉形成自然内固定,轴向 翻身。 5、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大小便器。 6、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无皱褶,有污染潮湿 时及时更换。 四·呼吸训练:1·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 2、指导病人吹气球或吹水泡,增强病人的呼吸功能和肺活量, 14 防止肺部感染。
21
4、直腿抬高练习:防止神经粘连。方法:身体 平卧硬板床,两腿伸直,用手将患者的下肢抬起, 不断提高抬腿高度,并教会患者自己掌握抬腿方法 ,进行主动练习,初次由30°开始,保持时间由15
秒开始逐渐增加,并逐日增加抬腿幅度。 2-3组/
日,5-10次/组,双腿交替进行。
22
第二阶段(主要做腰背肌锻炼)
腰椎的解剖
学 习 目 标
腰椎骨折定义、病因、分类
临床表现 术前·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出院指导2源自颈椎腰椎的解剖腰椎(lumbar vertebrae):椎体较 大;棘突板状水平伸 向后方,相邻棘突间
胸椎
间隙宽,可作腰椎穿
刺用,关节突关节面 呈矢状位。
腰椎
3
人体有五个腰椎,每一个 腰椎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 附件组成。椎板内缘成弓形, 椎弓与椎体后缘围成椎孔, 上下椎孔相连,形成 椎管, 内有脊髓和神经通过,两个 椎体之间的联合部分就是椎 间盘。它是由纤维环和髓核 两部分组成。髓核位于椎间 盘的中央,它是一种富含水 分 、呈胶冻状的弹性蛋白。 在髓核的周围是纤维环,一 层层的纤维环把两个椎体连 接在一起,并把髓核牢牢地 固定在中央。
28
出院指导
1、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与痛苦的信 心和勇气 2、佩戴腰部支具不能超过3个月。 3、坚持腰背肌锻炼和腹肌练习,运动 量勺情递减。 4、术后3-6个月内禁止拾重物,早期不 做腰部屈伸及旋转动作,尽量减少脊柱 活动 5、术后2个月及半年定期门诊复查,如 有不适随时就诊。
29
30
5、神经症状,腰椎损伤时可能同时损伤脊髓和马尾,
主要症状是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膀胱、直 肠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障碍。
12
腰椎骨折的治疗
1·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
适用于单纯压缩骨折, 单纯棘突或横突骨折, 稳定性骨折,无神经 损伤者。
适用于对不稳定型脊 柱骨折,椎体压缩超 过1/2以上、畸形角 大于20°,伴有神经 损伤的患者。
1、“五点支撑”法(术后5-7天):患者采用仰卧体位, 利用五点(头、双肘、双足跟)为支点,尽量将臀部抬起 离开床面,腰背部尽量悬空,以达到锻炼腰背肌的目的。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23
2、“三点支撑”法(术后7-9天):仰卧位,上肢放于 胸前,采用三点(头、双足跟)为支点,腰背部尽量 后伸,使背悬空。该方法是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锻炼腰背部肌肉。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防止压疮:预防压疮要做到七勤:即勤翻 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 交待、勤观察。
2·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而
诱发呼吸道感染,协助患者翻身扣背,经常 改变体位,鼓励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和 做扩胸运动,必要时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
15
3·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嘱患者多饮水,经常变 换体位,做好会阴部的护理。对留置尿管的患者 要保持尿管通畅,会阴擦洗2次∕日,每日更换
19
血性液体(>300ml)或大量无色液体流出时, 提示可能有活动性出血或脑脊液漏,应立即通 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术后48-72h留置伤口 引流管,待24h引流液量<50ml,即可拔除引 流管。
4·神经功能的观察:病人麻醉恢复后,检查双 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 生。 5·正确应用静脉镇痛泵缓解疼痛。
(3)燕飞式
26
第三阶段(术后15天开始) :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避免活动时造成脊 柱扭曲。选择腰围与患者的体型相应,一般上至 上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过紧。在佩带腰围情 况下练习下床活动,站立练习法,即站立时双脚
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于腰部,挺胸收腹,使腰
背肌收缩。行走时姿势正确,抬头挺胸收腹,坐 位时必须端正,不要弯腰。
6、制定功能锻炼计 划,于术前教会病人
18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按医嘱要求监测生命 体征。 2·去枕平卧、禁食禁饮6小时,手术当日尽量 减少翻动病人,以利于压迫止血,翻身时要轴 向翻身,保持肩腰臀在一条直线上。 3·引流管及伤口的护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 管通畅,注意病人翻身时引流管的位置,保证 其不打折、不受压,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情 况,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当短 时间内有大量
4
腰椎骨折定义
指由于外伤或病理 造成腰椎骨质连续
性的破坏,发生在
腰椎部的骨折 。
5
病因
1、间接暴力所致 如高处坠落、足臀部着 地,亦可因弯腰工作重物打击背、肩部,使 脊柱突然屈曲而致伤 2、直接暴力所致 多为工伤或交通事故直
接撞击胸腰部或因 弹击伤
3、肌肉拉力 因肌肉突然收缩而致的横突 骨折或棘突撕脱性骨折 4、病理性骨折 如结核、肿瘤、骨质疏松 等。
以前柱 为纽,后
柱与中柱受到牵张 力而破裂张开。
9
4·撕脱骨折 在过伸、过屈位损 伤时,在韧带附着点
发生撕脱骨折。
椎体向下缘 撕脱骨折
10
5、腰椎滑脱 腰椎体间连接
异常上位椎体于
下位椎体表面部 分向前或向后移 位。
11
腰椎骨折的临床表现
1、严重外伤病史。
2、局部疼痛程度剧烈且不能站立,翻身困难活动受 限,肌肉痉挛,搬动时病人常感疼痛剧增。 3、骨折部位均有明显压痛及叩击痛。 4、腹胀、腹痛,多系腹膜血肿刺激植物神经所致。
20
功能锻炼指导
原则:应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到疲 劳和疼痛为度,运动量酌情递增。 第一阶段(术后3-5)
1、扩胸和深呼吸运动:增加肺活量,促进换气 预防肺部并发症,每日两次,10-15分钟/次。
2、双下肢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当日, 由下向上按摩双下肢腓肠肌,2次/日,30分 钟/次。
3、踝关节背伸背屈运动:可避免影 响以后的下地行走,10-20次/组。 2 -3组/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