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8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9月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其他方面都是心学的延伸和展开。
王阳明说“君子之学,谁求得其心”,心学就是强调主体自我的儒学,突出自信、自强、自律、自为,追求自我实现。
“心学”的本质就是追求“内圣外王”价值取向,并为其寻求理论根据和修养方法的哲学。
心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孟子。
孔子率先发现了人的自我,创立了以“仁学”“礼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学,提出了“心安”的心性问题。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比孔子更为突出地把心性之体表露出来,最先注意到心的作用。
孟子认为:孔子所谓“仁”归根结底是人之心,“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性”根源于“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告子上》);只要尽心便能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告子上》)。
由此,孟子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
儒家心性论的最初建构者是思孟学派,传承谱系是:由孔子到曾参,由曾参到子思,由子思到孟子。
其学术传承:孔子有《论语》,曾参有《大学》,子思有《中庸》,孟子有《孟子》。
心学到了宋代,由北宋程颐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清初的李二曲把陆九渊比作接续孟氏之后的第一人。
“议论削爽,令人当下心豁目明;简易直捷,孟氏之后仅见”。
陆九渊不仅“发明”出“本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此作了大致轮廓的描述:“心之体甚大。
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此理塞宇宙”。
宋代理学各学派都细致入微地谈论心性问题,有“无事袖手谈心性”之说.心性之学成为理学的代名词。
明代中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王阳明序《象山先生全集》曰:“圣人之学,心学也。
”阳明心学的经典表述,即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李二曲说:“至先生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咸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
”良知是心之本体,没有私心物欲的心,是天理,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符合天理者善,不符合天理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发动良知是为了发现良心,确立本体;发现良心,是为了发挥良能;发挥良能,是为了重建世界。
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的地方,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
由此可见,严格意义上的“心学”产生于明代中叶,是儒学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
心学一直延续到后世,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选自彭彦华《儒家心学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心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它以自我实现为目的,以“内圣外王”为价值取向,强调自我的主体地位。
B.孔子创立的原始儒学以“仁学”“礼学”为核心,虽然涉及与心性相关的问题,但是没有谈到“心的作用”。
C.“良知”是阳明心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既是心的本体,又是知的本体,应该把“良知”作为行动的标准。
D.《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在学术上不仅呈现了思孟学派的传承谱系,还完成了儒家心性论的体系建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文中大量引用《孟子·告子上》中的言论,有力地证明了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并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
B.文中以“无事袖手谈心性”的现象,表明宋代理学界对心性之学的讨论十分普遍,证明研究心性之学已成为当时理学界的风尚。
C.陆九渊对“本心”大致轮廓的描述,为论证心性之学成为理学的代名词提供了例证。
D.王阳明首创了“心学”和“致良知”的说法,并让心学有了清晰独立的学术脉络,这些事实证明了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心学发勒于春秋战国,大兴于宋代,大成于明代,经过历代先贤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阳明心学告诉我们,心的本体没有善恶,当意念产生时才会出现善恶,所以,如果不把意念强加在事物上就能为善去恶。
C.清初李二曲对陆九渊和王阳明均赞许有加,并对他们的学术有独到的评价,可见李二曲也是一位心学理论造诣很高的学者。
D.严格意义上的“心学”产生于明代中叶,这就表明了明代社会的发展使当时人们对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有了更高的追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四八二十四李世民商丘的牛肉烩面真好吃。
我这样说,伙伴们这样说,就连我们的领导也这样说。
我们的领导叫三元,说是领导,其实就是我们这个工程队临时带工的,说是工程队,其实连领导都算上,我们才八个人,而且,还是大工程队临时派来的小工程队。
工地在商丘归德路附近的一个小巷里,工程也很小,安装一栋家属楼的上水和排水,每天,我们早上从大工地来到小工地,到了晚上再回去,领导说,大概,要半个月的时间。
虽然只有八个人,中午,还是要吃饭的,我们八个人里面,没有人会做饭,就算是有人会做饭,大家总不能背口锅吧,所以,吃饭成了大问题。
我这样想,伙伴们这样想,我们的领导三元可能也这样想吧。
头一天中午,我们已经干了半天的活,肚子都“咕咕”地直叫唤,大家撂下手中的家伙,把领导三元围了起来,三元挠了挠头皮,咬了咬牙齿,然后涨红了脸说:“我们去吃牛肉烩面。
”三元的话,像给我们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大家跟在三元的后面,把三元当成了真正的领导,三元还很煽情地补充说:“商丘的牛肉烩面!”牛肉烩面馆就在小巷的拐弯处,生意红火,到了里面,浓浓的香味和暖烘烘的热气飘散过来。
三元拖着长腔说:“来八碗牛肉烩面——”烩面馆的师傅四十多岁,说话和气,干活麻利,很快,八碗牛肉烩面端到了我们面前。
牛肉烩面真好啊,碗是特大的敞口碗,汤是漂着辣椒油的老汤,汤上头浮着鲜生生的芫荽……商丘的牛肉烩面真好吃。
我这样说,伙伴们这样说,就连我们的领导三元也这样说。
看着大家吃得头上冒汗,嘴角流油,三元捂住嘴偷偷地笑,然后,他又顺势擦了一把嘴,冲着里面喊:“师傅,结账——”师傅一边回应,一边咧着嘴走过来,师傅说,大碗烩面四块一碗,总共八碗,四八二十四。
师傅重复说:“二十四块。
”哈,四八二十四。
我想,师傅脑袋里进水了吧,二年级的小学生也知道四八是三十二,这样做生意,赚谁的钱呀!我又想,也许,是师傅忙,忙中出乱。
我看看伙伴们,伙伴们朝我挤挤眼,我又看看领导三元,三元朝我挤挤眼,干脆,我也朝他们挤挤眼,我们心里都明白,我们表面上又装作不明白。
说实话,占便宜的机会,我们民工很少遇到,并且,起初我们没有占便宜的意思,只是这位师傅——三元给了师傅二十五块,师傅找回了一块,很自然。
整个下午,我们一边干活,一边回味着商丘牛肉烩面的美好,议论着四八二十四还是四八三十二。
第二天中午,三元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还去老地方吃牛肉烩面,如果师傅记起了昨天的事情,就把欠的钱补上,如果他确实忘了,我们也就不提了。
三元是我们的领导,他说的话,我们当然听了。
果然,师傅把昨天的事情忘了。
师傅不但不记得昨天的事情了,而且,结账的时候,师傅说:“大碗烩面四块一碗,总共八碗,四八二十四。
”师傅再次重复说:“二十四块。
”第三天中午,师傅还是说:“四八二十四。
”直到第十四天中午,师傅一直收我们二十四块钱。
我们都为师傅暗自惋惜,手艺这么好,就是不会算账;我们也暗自得意,商丘烩面真便宜呀!第十五天,也是最后一天,事情发生了变化。
三元结账的时候,师傅说:“听说你们今天结工,所以,这顿饭就不收你们的钱了。
”我和伙伴们还有我们的领导三元全愣住了。
师傅解释说:“我以前也是民工,挺不容易的。
”我和伙伴们还有我们的领导三元全都后悔了。
我张了张嘴,伙伴们张了张嘴,三元也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三元张开了嘴。
三元说:“师傅,前些天你算错账了,不是四八二十四。
是四八三十二,算起来,我们还欠你一百多块呢。
”师傅笑着说:“四八二十四,没算错。
”师傅又说,几年前,自己也在商丘一个建筑工地上当小工,有一回,他路过一家牛肉烩面馆,很想吃一碗烩面,那时候,师傅还从来没吃过商丘的牛肉烩面,可是,师傅摸摸口袋里,还差一块钱,没办法,师傅只好咽下了口水,走了。
当时,师傅想,将来有一天,我也在商丘开一个牛肉烩面馆,现在,师傅的愿望实现了。
师傅接着说:“从我开烩面馆的时候起,只要有民工在这里吃饭,我都要少收一块钱。
”师傅扳着指头,算起了账:“一四得三,二四得六,三四得九,四四一十二……四八二十四,没错!”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巷拐弯处,牛肉烩面馆生意红火,浓浓的香味和暖烘烘的热气飘散着,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温暖的背景,为下文写面馆师傅没有算差账做铺垫。
B.面馆师傅似乎算错了账,“我们”几次相互挤眼示意,这一动作描写说明“我们”对面馆师傅连账都算不对感到好笑,同时也有互相示意不要说破之意。
C.小说描写了民工们去面馆吃饭,面馆师傅故意每碗少收民工一元钱,结工又免掉面钱的令人温暖的故事,表现了人性的真诚、善良和人情的美好。
D.民工们起初不想占便寅,吃完面却占了便宜,大家却没有点破,表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有便宜就占的劣根性,揭示了人性深处所隐藏的丑陋。
5.小说开头部分介绍了工程队的一些情况,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5分) 6.面馆师傅这个形象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3月6日新媒体专电速度与激情——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记者:蔡玉高蒋芳陈刚2016,中国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
在海外科研人员看来,这里的科学家正用“速度与激情”,书写着另一个中国奇迹。
成果:忽如一夜春风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去年一系列井喷的科学成果,不仅让国人“自嗨”,也获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纷纷点赞。
“‘悟空’是中国的首颗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卫星,也是中国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
我很高兴看到它运行状况优异,且数据分析取得重要进展。
”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博士乔万尼·安布罗西说。
“中国能够启动量子卫星,可能出手一些西方观察家的意料。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