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中学高一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选择(36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ù)阙(què)秦挥斥方遒(qiú)戮(lù)力攻秦B.彳亍(chí chú)卮(zhī)酒忸怩(niǔ ní)不安以飨(xiǎng)士卒C.悲怆(chuàng)参乘(shèng)浪遏(è)飞舟目眦(zì)尽裂D.火钵(bō)瞋(chēng)目百舸(gě)争流失其所与(yǔ)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2)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3)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 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 D.品味贯注揣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决不能因某一事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就此满足。
B.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C.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B.近日,受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的影响,选购其文学作品书籍的人数猛增。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将分赴黑龙江、湖北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D.通过阅读红色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5.下列句中全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B.距关,毋内诸侯无能为也已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而卒惶急无以击轲D.竖子不足与之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6.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B.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邻之.厚,君之薄也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失其所与.,不知7.选出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①夫晋,何厌.之有(厌恶)②既东封.郑(使成为边界)③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为)④顾.计不知所出耳(回头看)⑤微.太子言(如果没有)⑥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⑦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⑧秦时与臣游.(游玩)⑨旦日不可不蚤来自谢.项王(感谢)⑩沛公不胜.杯杓(能承受)⑪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出)⑫失其所与.(亲附,结交)A.①②⑤⑦⑪⑫B.②⑤⑥⑦⑩⑫C.②③⑤⑥⑨⑩D.③④⑤⑦⑧⑫8.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是()①行李..也..良久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之往来②而听细说..③秦王目眩⑤微夫人..不应⑧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⑨而..之力不及此⑥所以..遣将守关者⑦项王默然卒惶急..扼腕而进曰..无以击轲⑩樊於期偏袒A.②⑦⑩B.③⑧⑩C.④⑥⑨D.③⑦⑨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越国以鄙远.②既东封.郑③此其志不在小.④籍.吏民,封府库⑤常以身翼.蔽沛公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此亡秦之续.耳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⑩箕.踞以骂曰A.①②/③⑥/④⑤⑦/⑧⑨/⑩B.①②③/⑥④⑦/⑤⑩/⑧/⑨C.①⑥⑨/②③/④⑦/⑤⑩/ ⑧D.①③/②⑥/④⑦/⑤⑩/⑧/⑨10.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其无礼于晋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④夫晋,何厌之有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群臣侍殿上者⑦沛公安在⑧沛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⑨大王来何操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A.①/②⑤/③⑥/④⑦⑨/⑧⑩B.①/②⑤⑩/③⑥⑧/④⑦⑨C.①②/⑤⑩/③⑥/④⑦⑨/⑧D.①④/②⑤⑩/③⑥/⑦⑨/⑧11.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它是研究我国春秋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 司马迁《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项羽虽然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古代室内的座位,首先以坐北朝南为尊,其次是坐西向东,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
鸿门宴上座次的安排,充分显示了项羽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的个性特点。
D. 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又称车右,“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为此义。
1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一个精心制作的新节目,只要在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播放,初期的观众是不用愁的,如果节目质量过得去,就会形成一股社会风潮。
而如果这样的节目在视频网站播放,__ __,观众的数量自然难以保证。
A.网站将想方设法培养用户,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控制负面评论B.网站将面临是花时间培养用户,还是采取措施控制负面评论的选择C.网站要花很长时间培养用户,还要冒着无法控制负面评论的风险D.虽然网站初期的用户不用愁,但节目难以掀起大规模的社会风潮二、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樊哙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
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
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删改)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B.项羽既飨.军士飨:犒劳C.项伯常屏蔽..之屏蔽:用屏风遮挡D.与沛公有隙.隙:隔阂14.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B.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C.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D.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樊哙跟从高祖从丰县起兵,后相继攻下了沛县、胡陵、方与。
B.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的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的生动传神。
C.高祖卧病,大臣都不敢入内觐见,但樊哙却敢推开宫门径直闯进去,表现了他不拘礼节、冲动鲁莽的性格。
D.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
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⑴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4分)⑵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2)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刺秦王》)(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沁园春•长沙》)(5)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雨巷》)(6)寻梦?撑一支长篙,。
(《再别康桥》)四、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麦茬地里的母亲李星涛①麦子已跟着割麦人回家了,只剩下麦茬地,默默地躺在阳光下,宛如刚分娩过的嫂子,幸福而疲惫。
②临近中午,阳光在麦茬地里越聚越厚,仿佛变成了光亮的液体,无声地流动起来。
那些麦秸儿呢,也像是本来就饱含着阳光汁液似的,汁液仿佛正顺着麦茬口儿,不紧不慢地向外流淌着。
③这时候,我的母亲却正在麦茬地里拾麦穗。
她扎着黑头巾,睁着昏花的双眼,弯一下腰,拾起一穗麦子,拾起一穗麦子,弯一下腰,好像是在给麦茬地行着一种古老虔诚的谢礼。
母亲是一个左撇子,她左手捡起麦穗,再交给右手保管,右手拿不下了,左手里也捡满了,母亲这才将两只手里的麦子合在一起,扯根麦秸,麻利地一缠一绕一挽,一把金疙瘩似的麦把子便躺在身后的麦垄里了。
母亲在前面拾着,麦把子就在后面紧紧跟随着,让人感觉不是母亲在寻觅着麦子,而是那些麦子在主动寻找着母亲。
那种执着的追随,就如同是一首漂泊的古诗在苦苦追随着真正的主人。
拾穗的间隙,母亲偶尔也会直起腰,抬起头望望远方。
远方虽然没有米勒《拾穗者》中的教堂,却站立着一排排绿荫掩映的村庄,像绿色的岛屿一样,在母亲的目光里生动地迤逦着。
④四周很静,母亲的身前是麦茬地,身后还是麦茬地,只有云雀在云影里唱着歌儿给母亲听。
母亲很喜欢云雀,称它为麦地鸟。
拾穗时,母亲发现了云雀窝,总会转着圈儿,慈祥地看一会儿,但从不用手碰一下窝里的蛋卵。
母亲说,云雀只要一闻到蛋卵上的汗味,便不会来孵了。
小时候,我见过云雀蛋,大如麻雀蛋,上面缀满了斑点,恰似嫂子怀孕时脸上飞满的蝴蝶。
那时候,我之所以愿意跟着母亲下田拾麦,纯粹是想在麦茬地里捉到几只幼小的云雀来喂养,但终因母亲的阻拦而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