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泽中孚
(内心的诚信)
【原文】中孚:豚(tun,小猪)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译文】中孚卦。
猪与鱼出现,吉祥。
适宜渡过大河,适宜正固。
【解读】
1、中孚卦是下兑上巽,亦即“风泽中孚”。
《序卦》说:“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有所节制,才可取信于人,所以接着要探讨的是中孚卦。
《杂卦》说:“中孚,信也。
”符节在古代为信物,由卦象看,上下二卦搭配合宜,若合符节,可作为凭信。
“中”指内心,所以“中孚”为内心诚信。
2、关于“豚鱼”,程颐说:“豚躁鱼冥,物之难感者也。
孚信能感于豚鱼,则无不至矣,所以吉也。
”若由卦象找根据,则涉及两度卦变,虞翻之说可供参考。
他指出:“讼四之初也。
”亦即讼卦(第六卦天水讼)的九四与初六换位而成中孚卦。
但是卦变多从十二消息卦产生,所以他又说:“此当从四阳二阴之例,遁阴未及三,而大壮阳已至四,故从讼来。
”结论则是要先由遁卦(第三十三卦天山遁)变为讼卦,再由讼卦变为中孚卦。
他如此解释的用意,是要找出“豚鱼”的出处:遁卦有互巽(六二、九三、九四),巽为鱼,而讼卦有下坎,坎为家。
遁变为讼,讼再变为中孚,所以说“豚鱼,吉”。
由此一例,
可知历代学者研究《易经》所费之心力。
3、中孚卦下兑上巽,巽为木,引申为木舟,兑为泽,木舟可行于泽上,所以说“利涉大川”。
九五与九二皆为阳爻居中位,所以说“利贞”。
【原文】《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
说而巽,孚,乃化邦也。
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
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译文】《彖传》说:中孚卦,柔顺者在内而刚强者取得中位。
喜悦而随顺,诚信才可感化邦国。
猪与鱼吉祥,是说诚信及于猪与鱼。
适宜渡过大河,是说乘坐木船还有空位。
内心诚信而适宜正固,则是顺应天之道。
【解读】
1、中孚卦是下兑上巽,卦象为上下四个阳爻居外,中间两个阴爻,并且阳又占有五、二中位,亦即“柔在内而刚得中”。
下兑为悦,上巽为随顺,有如百姓喜悦而君上随顺,诚信到这种地步,才可化民成俗,邦国大治。
2、程颐说:“内外皆实而中虚,为中孚之象。
又二五皆阳,中实,亦为孚义。
在二体则中实,在全体则中虚。
中虚,信之本,中实,信之质。
”讲求诚信,必须态度谦虚,才可尊重别人,同时要脚踏实地,做到言出必行。
3、“信及豚tun鱼也”,表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然可以感动百姓。
“乘木舟虚也”,则指涉全卦中间两个阴爻,虚位以待。
然后,
能够诚信而正固,就合乎天地运行的恒久法则了。
【原文】《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译文】《象传》说:沼泽上有风在吹,这就是中孚卦。
君子由此领悟,要认真讨论讼案,缓慢判决死刑。
【解读】
1、中孚卦是下兑上巽,巽为风,兑为泽,所以说“泽上有风”。
风有如政教命令,泽有如施恩于民既要维持纲纪,又要照顾百姓。
2、君子所能做的是“议狱缓死”,在追求社会正义时,不忘同情体谅罪犯。
【原文】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译文】
初九:可预料就吉祥,有其他状况则不安。
《象传》说:初九可预料就吉祥,是因为心意并未改变。
【解读】
1、“虞”为预料、猜测。
古代有虞官,担任王公贵族打猎时的向导。
初九居中孚卦初位,上有六四正应,所作所为可以预料,犹如前有向导,不会迷路,所以“吉”。
这也是初九“志未变也”的表现。
2、“燕”为安宁,“它”为其他。
初九在下卦兑中,兑为泽,它又上临互震(九二、六三、六四),震为雷,有雷入泽之象,应该沉寂安定,所以说“有它不燕”。
【原文】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译文】
九二:大鹤在树荫下啼叫,它的小鹤啼叫应和。
我有美酒一罐,我要与你共享。
《象传》说:它的小鹤啼叫应和,是发自内心的愿望。
【解读】
1、九二以阳爻居中位,刚实居中,显示诚信之至。
自然界中,鹤在山林栖息,亲子以鸣呼应,既属本能之所为,也有全心的信赖。
在人间世,朋友志同道合,愿意分享一切。
“爵jue”为酒杯,引申为酒。
“靡mi”为共,引申为共享。
朋友共品美酒,贵在心意相通。
2、《系辞上》引述孔子对这句爻辞的评述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er,近)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不见面)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
言行,君子之枢机。
枢(重要)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原文】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象》曰:可鼓或罢,位不当也。
【译文】
六三:遇到对手,或击鼓或休兵,或哭泣或唱歌。
《象传》说:或击鼓或休兵,是因为位置不恰当。
【解读】
1、六三在下卦终位,面临上卦,可谓棋逢敌手。
六三在互震(九
二、六三、六四)中,震为雷,引申为击鼓作战,又在互艮(六三、六四、九五)中,艮为止,引申为休兵罢战.六三在下卦兑中,兑为口,为悦,引申为唱歌;它又面临上巽,巽为风,为号,引申为哭泣,于是形成爻辞的一段生动描写。
2、六三之种种犹疑状态,来自它的不中不正之位。
【原文】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译文】
六四:月亮已经满盈,马匹丢失,没有灾难。
《象传》说:马匹丢失,是因为离开同类往上走。
【解读】
1、“月既望”,王弼本作“月几望”,而帛书本则作“月既望”。
六四已到上卦巽,巽为农历十六以后的月亮。
如此取象系根据纳甲之说:每月三日为震,八日为兑,十五日为乾(月盈),十六日为巽,二十三日为艮,三十日为坤(月虚),以此描写月之盈虚。
2、中孚卦由遁卦变来,遁卦上卦乾,乾为马;现在六四进人上卦,使乾卦消失,所以说“马匹亡”。
3、“月既望”与“马匹亡”都不是美好的事,而六四可以“无咎” , 原因在于六四自己阴爻居柔位,足以取信于人.并且离开原本在下卦的同类,往上顺承九五之君。
【原文】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译文】
九五:有诚信而系念着,没有灾难。
《象传》说:有诚信而系念着,是因为位置正确而恰当。
【解读】
1、九五居中正之位,为全卦核心。
“挛(luan)”为卷曲抽紧、系念于心。
九五在上卦巽中,巽为绳,又在互艮(六三、六四、九五)中,艮为手,合之则为以手系绳以连接各爻。
2、九五的诚信不容置疑,但与九二不应,所以只可说是“无咎”。
并且,真正的诚信不能全靠有形的力量来固结。
【原文】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译文】
上九:鸡啼的声音传升到天上,正固会有凶祸。
《象传》说:鸡啼的声音传升到天上,怎么可能长久?
【解读】
1、《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日一元大武……鸡日翰音……“,祭祀时特别称鸡为“翰音”,以示其音质之美,所以“翰音”为鸡啼的声音。
上九在上卦巽中,巽为鸡.它与六三正应,六三在下兑中,兑为口,合之则有鸡鸣之象。
2、上九位居全卦终位,又不惧声名太大,而未觉察前无去路,“何可长也?”所以说“贞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