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行政环境课件

第二章--行政环境课件


A.政治环境 B.制度环境
C.经济环境 D.文化环境
E.人文环境
第二章--行政环境
5.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B的CE作用与影响层次,可以把行政
环境划分为(
)p32
A.整体行政环境 B.宏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 D.局部行政环境 E.微观行政环境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二节 经济环境四要素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及其构成 经济环境的含义:是能够对特定行政系统的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二章 行政环境
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 一、行政环境的含义与基本属性 (一)行政环境的含义 (内涵)
——处于 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 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具体地说,内涵有: 1、行政 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 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 物,也包括无 形的情势。
存为方式以及制度规定的统称, 是特定行政系统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力量与经 济活动方式的总和。 经济环境的构成: 1、经济力量 2、社会经济结构 3、经济体制4科技发展水平
第二章--行政环境
二、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 响
A.宏观行政环境 B.自然行政环境
C.人造行政环境 D.中观行政环境
E.国际行政环境
第二章--行政环境
3.以下各种环境因素中,属于自然行政环境的有( A.宪政制度 B.公司制度 C.天气 D.地质结构 E.原始森林
CDE
)p31
4.根据各种因素的作AC用D领域不同,人们通常把人造环境因素细分
为(
)p31
第二章--行政环境
2、社会经济结构。首先,社会经济结构实质 上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社会生产关 系构成,即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不同人群在生产过程中的 地位以及产品如何分配等问题。其次,社会经 济结构还直接影响着行政职能结构、经济管理 方式及管理手段的选择。最后,社会经济结构 还包含有社 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这一重 要社会经济结构性因素。
1、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 4、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
影响
第二章--行政环境
1、经济力量。一方面,由于特定社会的经济 力量直接决定着该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从而也决定着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 经济力量还包括或者说决定着特定社会的国民 财富总量,这也就意味着,它还决定着行政系 统可能获得的财政收入总量与支出总量,决定 着该系统可能的职能与组织规模。
第二章--行政环境
(二)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 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第二章--行政环境
二、行政环境的类型 。
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 人类活 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划分:自然 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
2、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 行政环境可划分: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 环境。
)Bp31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地理环境 D.国际环境
第二章--行政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 ABCDE
1.行政环境具有(
)(2011.4,2012.7)P29
A.复杂性 B.相关性 C.综合性 D.层次性 E.动态性
2.以环境因素的形成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
境可以划分为( )(20B1C2.4)p31
B.扩展型行政模式
C.棱柱型行政模式
D.衍射型行政模式
8.弗里德·雷格斯认为,棱柱型行政模式存在于( C)(2011.7)p35
A.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 C.过渡型社会 D.信息社会
9.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
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B)(2011.04,2012.4)p32
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 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划分:国际环境与国 内环境。
三、行政生态模式
第二章--行政环境
1.雷格斯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产生于20世纪30-60年代, 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模 式理论认为,当今各国社会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农业 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的或 可称之为”过 渡型社会形态。并逐渐提出了一套较为 系统的行政理论模型,也就是著名的“融合-棱柱-衍 射的行政模型。
首先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
其次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 型行政模式。
再次是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即所谓的棱柱型行政 模式。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一节练习
一、单选题
1.美国著名的管理系统理论学者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认为,判别
封闭性与开放性组织的重要标志是( A)p27
D.自然与人文环境
6.雷格斯提出的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是C( )(2012.4)
p35
A.棱柱型行政模式
B.扩展型行政模式
C.融合型行政模式
D.衍射型行政模式
第二章--行政环境
7.雷格斯提出的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是(D )(2012.4,
2011.04,2009.07,2009.04)p35
A.融合型行政模式
A.自然行政环境 B.人造行政环境
C.经济环境 D.宏观行政环境
第二章--行政环境
4.特定行政组织的办公环境、人际关系属于D( )p32
A.宏观行政环境
B.中观行政环境
C.中介行政环境
D.微观行政环境
5.p以33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分为A( )
A.国内与国外环境
B.政治与经济环境
C.宏观与微观环境
A.边界的有无渗透性
B.内部与外部的有无交互性
C.环境的有无渗透性
D.系统的有无交互性
2.人造环境因素可以细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 A)p31
A.文化环境 B.人文环境 C.生态环境 D.社会环境
3.在行政环境的类型中,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
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是( B)p31
A.微观行政环境 B.宏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 D.外部行政环境
第二章--行政环境
10.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B 分支学 科,并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是( )(2009.7)p34
A.高斯 B.雷格斯 C.西蒙 D.泰罗
11.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
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类别是( (2009.4,200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