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比喻的作用:⑴使语言生动、形象;⑵使 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的表现出来。
比拟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李清照《一剪梅》) 比拟中拟人可以使描写生动形象,往往 化静为动,使画面鲜明灵动。拟物可以使表 现的抽象事物具体化,可观可感,生动形象。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语 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三部分
考 纲 解 读
专题20
考 点 透 视
技 巧 点 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阴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 沉。南北离别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 语 文 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内,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 象。
(2014· 辽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愁去。昼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 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 有何妙处?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运用比拟(拟物)手法。(点明手法)词 人打开帘子,把春愁全放了出去。该句巧用比 拟手法,化无形之春愁为有形之物,(解释说 明)使抽象的春愁变得生动形象。(说明表达 效果)
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
篇章结构
表达技巧鉴赏之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
修辞手法
对偶、双关、设问、反问、 互文、通感、反语等
比喻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 禹锡《望洞庭》)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 园田居》其一)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增 强联想和想象,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 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第三部分
考 纲 解 读
专题20
考 点 透 视
技 巧 点 拨
素 材 卡 片
(2009·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 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借代、反问。
·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素 材 卡 片
答案:对偶与拟人。“帆去帆来”对“潮生潮落”,“天 亦老”对“日还沉”,运用对偶手法使句式整齐,更加符 合格律要求;同时,“天亦老”一语将人的特性加诸上天, 兼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09江苏卷)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 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 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 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 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古代诗歌鉴赏
之
表达技巧
牢记“表达技巧”的术语及其含义
议论:(多用于揭示题旨、卒章显志)
表 达 技 巧
表 达 方 式
抒情①直接抒情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 志、怀古伤今、寓情于景(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描写: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侧结合、多角度 (动静、虚实、明暗、远近、感觉等)对比 、渲染、铺垫、工笔、白描、衬托…… 抑扬、对比、衬托、想象、象征、用典、 意象叠加、化抽象为具体、对面落笔、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比喻、比拟、借代、排比、夸张、对偶、 反问、设问、顶针、叠词 、双关、互文 总分、层进、线索、照应、过渡……
借代的作用:⑴使语言富于变化,丰富多 彩;⑵使语言具体形象,容易引起人们的联 想;⑶使语言简洁、精炼。
夸张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 白《蜀道难》)(夸大夸张)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夸大夸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 《七律长征》)(缩小夸张)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 《御街行》)(超前夸张) 夸张的作用:⑴突出地揭示本质,给人以 启示;⑵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⑶增强联 想,创造气氛。
双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 商隐《无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 禹锡《竹枝词》)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 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红楼梦》) 双关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幽默,寓意深 长。
通感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 居易《琵琶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 贺《李凭箜篌引》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唐 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撼庭秋 晏殊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 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 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1、请说明“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的含意。 2、“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句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烛有什么作用?
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 令》)(特征代本体)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专 名代泛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 天门山》)(部分代整体)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陈毅《梅 岭三章》(抽象代具体)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材质代本体)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 亭台宫殿。“膏锋锷”:兵士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
⑴这首词中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 种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一步指出手法)借代。 (第二步解释怎样运用手法)“珠翠”
指妇女佩带的首饰,指代宫女。
(第三步说明表达效果)词句写汴京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