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锅炉用钢材坯料划线、下料的有关技术要求。 本守则适用于锅炉钢材坯料划线、下料。 2、总则 2.1 用于制造锅炉的主要钢材,必须有明确的牌号、质量保证书、炉批号。并按 JB/T3375 标准验收合格,未经复验及复验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2.2 用于制造锅炉的钢材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材料代用应按规定程序审批。2.3 用于制 造锅炉的钢材必须平直,如有弯曲、凹凸不平应先行矫正,达到下料要求。
2.4 用于受压元件的钢材,其表面的凹陷、疤痕,当其深度为 0.5~1mm 时,应修磨成圆滑过 度;当其深度超过 1mm 时,应补焊修磨,经表面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操作人员 3.1 操作人员应熟悉图样、技术要求及工艺要求 3.2 操作人员应检查钢材的牌号、规格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图样和工艺要求,并检查钢材的 钢印(或标记)是否齐全,材料代用必须具备完整的材料代用手续。 3.3 各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合格证上岗,禁止无证者使用设备,按 JB/T4308-1999《锅炉 产品钢印及标记移植规定》的要求在坯料和余料上进行钢印(或标记)的移植,无标记移 植的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3.4 量、检具须经鉴定合格,工装设备不得随意拆卸和更改。 3.5 操作人员要按有关文件的规定,认真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对工件和工具应备有相应的工 位器具,整齐的放置在指定地点,防止碰损、锈蚀。 4、划线 4.1 准备 4.1.1 准备好划线是所用各种工具和量具,如划规、地规、样冲、划针、手锤、粉线、钢尺、 角度尺等。 4.1.2 对于批量较大的零件,须制作适用的样板,样板本身尺寸的正确性,应经检验部门的 认可,并进行定期检查。 4.2 一般规定 4.2.1 应按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在钢板上以 1:1 实样进行划线。 4.2.2 端面不规则的板材,管材及型材等材料划线时,必须将不规则部分让出。表 1 4.4.1.3 每根(排)蛇形管全长平均每 4m 允许有一条拼接焊缝,拼接长度 L≥2500 mm,最
4.2.3 拼接并按有要求的零件下料应按有关标准及工艺进行。 4.2.4 根据不同下料方法,划线时应留出适当的切割余量。 4.2.5 对轧制纹路有要求的零件,划线时必须注意纹路要求。 4.2.6 需要剪切下料的零件,划线时应考虑剪切线是否合理,避免发生不适于操作的情况。 4.2.7 划线时,应首先划基准线,而后再划其他线:对于对称的零件,一般应先划中心线和 垂直线,以此为基准再划圆弧,最后在再划各项直线,划圆时,可用样冲打小眼,让圆规 定脚。 4.2.8 用石笔所划及粉线所弹出的线条必须清晰。 4.2.9 为了防止主要尺寸在运转、加工过程中失去痕迹,应对准线中心打上样冲眼,在拐弯 或弯曲的地方应打得密一些,样冲眼深度一般不大于 0.5mm,其偏离划线位置的误差不得 大于 0.5 mm。 4.2.10 对形状比较复杂、相贯零件划线前必须放样,待检验认可后方可在钢材上划线。 4.3 线的标记 划线时,当所划的线除下料线外,还有其它的线时,应对主要线加注标记,并在油漆在 钢材上标出,以示区别。 4.4 主要零件的划线、下料 4.4.1 管材的下料 管子的划线下料应根据管件展开长度进行,同时应考虑到管料的拼接,在拼接管料时应 满足下列要求: 4.4.1.1 水冷壁、对流管束、连接管和锅炉范围内管道等,每根管子全长 L 的拼接焊缝总数 不应超过表 1 的规定,拼接管的最短长度不允许小于 500 mm。 4.4.1.2 快装锅炉的烟管、拉撑管不允许拼接。
短长度≥500 mm。 管子长度 L(m) L≤2 2<L≤5 5<L≤10 10<L≤15 L>5 接头数量 (N) 不得拼接 1 2 3 4 4.4.1.4 插入管(指切取检查用或切除有缺陷焊缝后补入的管子)长度≥300 mm。 4.4.1.5 管子的对接接头应位于管子的直段部分(压制弯头除外),除压制弯头外,管子对 接接头中心至管子弯曲起点或支吊架边缘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4.4.1.5.1 对于热水锅炉和额定蒸汽压力≤3.82MPa 的蒸汽锅炉,受热面管子包括插入管不 允许小于 50 mm,对于额定蒸汽压力>3.82MPa 的蒸汽锅炉,则不小于 70 mm。(特殊结构 允许适当放宽) 4.4.1.5.2 锅炉范围内管道应不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 100 mm,如焊缝需热处理,此距 离还应不小于管道公称壁厚的 5 倍。 4.4.1.6 管子切割,≤Ф159 mm 的管子,采用锯床下料,>Ф159 的管子可采用火焰气割或 机械切割。 4.4.1.7 集箱的下料: 集箱应尽量采用整根管子制成,如必须拼接时要符合下列要求: 4.4.1.7.1 集箱拼接时最短的筒节长度,不小于 500mm。 4.4.1.7.2 集箱拼接时环缝总数(设计上需要的环缝不包括在内),当集箱长度 L≤5mm 时不 超过 1 条,长度 5m<L≤10m 时,不超过 2 条,长度 L>10m 时,不超过 3 条。 4.4.1.7.3 集箱上支吊件的连接焊缝应距接接焊缝边缘 100mm 以上,集箱上的开孔也要离焊 缝≥0.8d。 4.4.1.8 管子切割后其焊接端面的倾斜度 f 应符合下列规定:(见图 1)
Δf
图 1
4.4.1.8.1 管子外径 DW≤40mm Δf≤0.8 mm 管子外径 40<DW≤89 Δf≤1 管子上径 89<DW≤133 Δf≤1.5 mm 表 2 长度余量(单位 mm) 管子外径 DW>133 Δf≤2 mm 4.4.1.8.2 胀接管口的端面倾斜不大于管子公称外径的 1.5%,且最大不超过 1 mm。 4.4.2 型材的下料: 4.4.2.1 圆钢下料时,Ф10~220 的圆钢在带锯床上下料,应注意端面的倾斜度及长度上的 余量及余量公差、长度上的余量见表 2,余量公差见表 8。 4.4.2.2 端面倾斜度应符合下列要求。(见图 2) ≤Ф40 Δf≤1.2mm Ф41~Ф70
Δf≤1.5mm 图 2 Δf
Ф70~Ф120
Δf≤2 mm >Ф120
Δf≤2.5mm
公称直径 长度公称尺寸 长度余量 Ф30~Ф59 80~180 2.0
180~360 2.0
360~800 2.5 800~1250 3.5
1250~2000 3.5 2000~2500 3.5 Ф50~Ф120 80~180 2.0
180~360 2.5 360~800 3.0 Ф50~Ф120 800~1250 3.5
1250~2000 4.0 2000~2500 4.5 公称直径 长度公称尺寸 长度余量 保证收尾切口质炔量,板材手工直线切割的规范。(见表 3) 表 3
4.4.2.3 槽钢、角钢、工字钢的下料: 槽钢、角钢、工字钢等型钢,均系生产锅炉钢架,平台和扶梯用的材料,制造时应符合 JB/T1620 规定。 4.4.2.3.1 组成钢架梁、柱的型材应尽可能整根材料制成,必须拼接时,当 L<6m 时,允许 有一个接头;6<L<10m 时允许有两个接头;L>10m 时允许有 3 个接头。 4.4.2.3.2 槽钢、工字钢、角钢用火焰切割,割后清渣,必要时可用锯床下料。 5、下料 5.1 气割下料 5.1.1 准备 5.1.1.1 根据割件厚度选好割嘴及规范参数后,即可点火调整预热火焰,并试开切割氧,检 查切割气流是否挺直清晰,符合切割要求。 5.1.1.2 用预热火焰将切口始端预热到金属的燃点(呈亮红色),然后打开切割氧,待切口 始端被割穿后,即移动割炬进入正常切割。 5.1.2 手工切割 5.1.2.1 气割工身体移位时,应抬高割炬或关闭切割氧,正位后,对准接割处适当预热,然 后继续切割。 5.1.2.2 用普通割嘴直线切割厚板,割近终端时,割嘴可稍作后倾,以利割件尾部提前割透,
Ф120~Ф220 80~180 3.5
180~360 3.5
360~800 4.5
800~1250 5.5
1250~2000 6.5
2000~2500 6.5
割件厚度 mm 割距型号 割嘴号 氧气压力 乙炔压力 MPa 切割速度 mm/min 3~12 G01-30 1~2 0.4~0.5 0.01~0.12 550~400 13~30 2~3 0.5~0.7 400~300 32~50 G01-100 1~2 0.5~0.7 300~250 5.1.3 半机械化切割(以常用 CG1-30 型割机为例) 表 4 5.1.4 切割后的板材截面垂直度,当板厚
5.1.3.1 接通控制电源,氧气和可燃气体,根据割件厚度调好切割速度。 5.1.3.2 将倒顺开关板至所需位置,打开乙炔和预热氧调节阀,点火并调整好预热火焰。 5.1.3.3 将起割开关扳到停止位置,打压力开关阀,使切割氧气与压力开关的气路相通。 5.1.3.4 待割件预热到燃烧温度后,打开切割氧阀割穿工作,此时压力开关作用,行走电机 电源接通,合上离合器,割机启动,切割开始。 5.1.3.5 切割结束时,先关闭切割气阀,此时压力开关停止作用,行走电机电源切断,割机 停止行走。接着关闭压力开关和预热火焰,最后切断控制电源和停止氧气和乙炔的供给。 5.1.3.6 若不使用压力开关,可直接用起割开关来连通和切断行走电机电源。 5.1.3.7 氧—乙炔火焰半自动切割规范(见表 4)。
δ≤12 时 ≤1 12<δ≤20 时 ≤1.5 20<δ≤30 时 ≤2 δ>30 时 ≤3 5.2 机械下料 5.2.1 准备 5.2.1.1 设备应保持精度和技术状态良好,并在工作前对设备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 5.2.1.2 下料前,若工件上所划的线模糊不清时,应用粉线按样冲眼重新弹出,再进行下料。
5.2.1.3 下料前,钢材表面必须清理干净。 5.2.1.4 多人同时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 5.2.2 通用要求
割件厚度 mm 割嘴号 气体压力 MPa 切割速度 mm/min 氧气 乙炔 5~20 1 0.25 0.02 500~600
21~40 2 0.25 0.025 400~500 42~60 3 0.3 0.04 300~400
50~100 2~3 0.6~0.8 250~200 100~150 G01-300 1~2 0.7 2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