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概述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概述

第一章发展理论概述
在讲发展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才可称为发展,发展理论研究些什么东西;学发展理论又有什么用。

抓住了这些,学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本章将详细为您介绍这些内容。

发展的含义: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发展包括三个要素:
1、发展是一个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变化;
幼儿从外面进入教室。

幼儿发展了吗?
2、这种变化是连续的、稳定的;
当你从明处走入暗处,视网膜上的光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使视觉感受性
大大提高,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暗适应。

反之,从暗处走入明处,又会发生
过程相反的明适应。

这种内部变化是为了重建机体的正常平衡,其最终结
果是回复到原先的状态。

这不能称为发展。

思考:具有可逆性的周期变化可称为发展吗?(否)
所有内部变化都是发展吗?(否)
3、发展最终导致结构性改变(如获得一个新结构或由一个旧结构演变为一个新结构)
发展理论的作用
人类的科学史已经证明,科学不是事实的单纯积累。

只有当事实被整理成一个概念体系时,才能变成有用的知识。

这个概念体系就是理论。

那你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理论吗?发展理论对教育实践有什么作用吗?
1.组织信息
我们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每天工作在第一线,与幼儿生活在一起,对学前儿童的行为特征、兴趣、游戏内容、生活规律都有丰富的经验。

如果我们不去总结、概括这些经验,那么,它们永远是个人的感受,既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

只有把这些感性经验纳入一定的理论框架,用一定的理论指导去整理、分析、归纳,才能形成理性认识,才能从纷繁、零散的事实中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解释现象、预测趋势。

概而言之,达到科学的"解释"功能。

所谓解释,就是把一些现象归纳到一个理论体系之中的过程。

这就是发展理论的第一个作用:组织信息。

通俗地讲,你所掌握的大量事实,就好比拥有大量的砖头瓦片。

砖头瓦片并不具备房屋的功能。

只有当你根据蓝图将砖瓦搭成一定的结构才能充当房屋的主人。

建筑蓝图就是理论,没有它,无论你占有多少材料,也只是一个"无房户"。

2.指导研究
理论的第二的功能是指导研究。

理论能启发思考、指导观察和产生新信息。

幼教工作者具有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研究的独特条件。

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能开展真正的科学研究。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她们没有科研的兴趣,也不是缺乏科研的条件或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缺乏一个用以指导科研的明确理论。

没有理论指导,就提不出问题、提不出假设、甚至也看不见事实,更谈不上分析综合了。

爱因斯坦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着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
这就是说,凡是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必须选定一个理论,并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从事具体的资料收集(如观察、实验等),然后,又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整理和解释资料,证实或修正假设。

因此,理论具有指导研究的功能。

理论的分类
提示: 理论的分类是介绍有关理论的几种形态。

无论哪一种理论形态,都是理论与资料(数据)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对于这一内容,只需稍作了解,无须深究。

1、模型
(例如:记忆流程图: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时记
2、功能理论-- 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心理过程的小型理论。

(如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见第三章)只限于知觉研究范围,并不是一个大的理论体系。

)3、演绎理论
P-->A
S1是P
——————
S1-->A
4、归纳理论(如: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
S1是P
S2是P
S3是 P
……
Sn是P
——————
所有的S是P
发展理论的主题
(一)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把人当作机器--机械论。

它把人孤立地、静止地分成各部分进行研究。

机械论就是应用物理学的定律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包括心理现象)。

机器是由各部件构成的,它可以组合拆分。

机器受外力作用会产生运动。

把人当机器的机械论,在心理学中,表现为重视心理的构成要素,倾向于对个体心理过程作孤立的研究,重视人对外部刺激作出的反应。

机械论的观点,在很大的范围内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成果。

行为主义心理学便是贯彻机械论的典型。

这个学派认为,所有的有机体,包括人类,都严格地按照机械论的原理作出反应。

具体表现为一个刺激会产生一个行为反应,每一个行为的发生,都是由于刺激所致,刺激与行为的关系,构成了行为主义标志性公式:S-R(刺激-反应)。

第二种是当代与机械论抗衡的主要观点--机体论。

它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机体论强调生命有机体是一个系统,它发挥整体的功能。

整体功能不是各个部分简单相加的总和,而是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复杂机制。

如人有补偿、代替功能,即一部分失灵,另一部分会补偿那部分的功能(例如没有手,脚会代替手做很多事情),而机器少一部分就不行。

系统不仅接受外部环境的刺激,更重要的能自主地活动,主动适应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就是以机体论为指导思想的代表。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的本质,是心理学最高层次的难题之一,需要心理学家们作不懈的努力。

(二)量变与质变
量变与质变是发展变化的两个状态。

个体心理发展不排斥量的变化,量变为质变做准备。

但正如前面讲发展含义时所说,发展理论更重视质的变化。

发展是质的飞跃,不同的质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观点已被发展心理学家广泛接受。

(三)遗传与环境
在心理学的发展早期,曾一度有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争论。

但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人心理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心理发展理论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2.发展理论的任务是什么?
3。

发展理论有什么作用?
4、结合实际阐述发展理论是怎样为学前教育服务的?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