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浅析《雷雨》中周朴园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
周朴园是曹禺的剧作《雷雨》中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他是一个具
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长,伪善、无情、冷酷、自私、专
制、残忍、狡诈、懦弱、卑鄙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一、在戏剧情境的巧妙安排中揭示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戏剧家要使各种人物在较短时间之内,就能通过有力的动作充分展
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就须为他们安排一种特殊的情境,即戏剧情境。
在《雷雨》中,以下三个戏剧情境对展现周朴园的性格特征起到了重要
作用:
(一)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包括剧中人物动作展开的时间、场所等等,这
些因素对人物性格的揭示具有独特作用。在《雷雨》中,作者将整个剧
情安排在一个郁闷的夏天,从早晨到午夜,仅一天时间,周朴园出场的
时间实际上只在上午、下午和午夜,但就是在这一天之中,周朴园的性
格暴露无余。时间高度集中,人物的性格刻画也就相应集中,这种集中
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深刻。同时,作者又将与周朴园有关的剧情都安
排在周公馆内,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了铺垫的
作用。如第一幕的景,周家客厅的摆设,是按三十年前侍萍喜欢的样式
摆设的,同时突出了一张旧相片,实际上这是鲁侍萍的相片。鲁侍萍与
周朴园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内见面的。可以说,这个场所是曹禺
先生的精心设计,使鲁侍萍与周朴园的见面格外扣人心弦,使周朴园伪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善的性格暴露得更为彻底。
(二)突然事件
突然事件的安排对推动剧情具有重要作用,而剧情的展开又不断地
揭示人物性格。如鲁侍萍的突然出现,展开了她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
这一突然事件打破了周公馆三十年的沉寂,一个三十年前被周朴园抛弃
而跳河自尽的女人忽然出现在眼前,使气氛骤然紧张,悬念陡然产生
——人们不禁好奇: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在家人面前表现出对侍萍有着
深切的怀念,在侍萍真正出现后会如何?在侍萍出现在周朴园面前之
前,我们对周朴园的印象是重情重义,他对侍萍的种种“怀念”之举,
甚至已使读者为之感动。但随着突发事件的展开,矛盾冲突逐渐激烈,
周朴园的伪善面纱遂被揭开。
(三)特定的人物关系
这是构成戏剧情境的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因素。在《雷雨》中,周
朴园、鲁侍萍、周蘩漪、周萍、鲁大海、周冲、鲁四凤等人物构成了复
杂的关系,有夫妻、父子、母子、母女、兄弟、兄妹等关系,其中,周
朴园是众多人物关系的核心和纽带。周朴园与他们的关系构成了错综复
杂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发展对揭示周朴园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
用。周朴园在周公馆是家长,高高在上,专制骄横。为了树立他的家长
威严,逼蘩漪喝下一碗苦药,尽管蘩漪并不情愿。周朴园之所以要逼蘩
漪喝药,是因为他意识到蘩漪有些反常的行为,危胁到他的家长威严,
因此借着喝药这件事来压制蘩漪的“反抗”。周朴园与蘩漪的矛盾冲突
由来已久,周朴园对蘩漪的问候只是义务式的关心,而没有夫妻的真情,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过的是清教徒式的禁欲生活,蘩漪正是因周朴园的专制、无情而逐渐走
上反叛道路的。可以说,蘩漪“雷雨”式的性格反衬了周朴园的专制、
无情。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则揭示了周朴园的残忍、冷酷、狡诈的一
面。通过鲁大海的口,我们知道了周朴园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
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扣三百块钱;
叫警察开枪打死了三十个工人,对工人罢工进行了残酷镇压。周朴园以
残忍的手段大发绝子绝孙的昧心财。周朴园在与鲁侍萍见面后,已经知
道鲁大海是他的次子,但他却仍将鲁大海看作是矿上工人的谈判代表,
非但丝毫没有相认之意,还冷酷地宣布“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周朴
园一边与鲁大海谈判,一边用金钱收买另外三个谈判代表,致使罢工斗
争失败,反映了他狡诈的一面。周朴园性格中色厉内荏、懦弱的一面是
通过与鲁侍萍的冲突及周蘩漪与周萍的冲突揭示出来的。周朴园与侍萍
相遇后,从侍萍的诉说中我们得知,她是被“你们家”赶出家门的,而
且“你们老太太”看着第二个孩子快死了,才叫她带走的。这说明周朴
园在代表着封建传统规范的母亲面前作出了妥协和让步,顺从了母亲的
意愿,赶走了侍萍。这反映了他的懦弱和色厉内荏,不敢抗争。周蘩漪
与周萍的冲突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周朴园的这一性格。蘩漪讥讽周萍
“你到底是你父亲的儿子”,“哼,都是些没有用,胆小怕事,不值得
人为他牺牲的东西!”这些话从侧面揭示了周朴园在威严、专制的外表
下有性格懦弱的一面。
二、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人物性格特征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人物对白,是各种性格的人物在不同的场合、心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境条件下的台词。任何剧本语言的内容、声调、色彩、词藻等等都是特
定人物性格的外在表现。因此,分析人物的语言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
征。《雷雨》中周朴园的语言就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特征。
当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人就是侍萍时,他的第一句话是:“你来
干什么?”而且是“严厉地”说出来的,这句话反映了他的内心在一瞬
间所经历的复杂活动:好哇,你来算三十年的陈年老账了,来敲诈我了,
来毁坏我的名誉了。他的这句话与读者之前看到的周朴园对侍萍的种种
怀念之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原来周朴园所做的
这一切都是假的,这就有力地揭示了周朴园伪善的性格。当侍萍提出要
见一见周萍时,周朴园说:“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
了的”,暗示侍萍不能与周萍相认,当侍萍表示不会相认时,周朴园说: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
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这几句话,充分暴露了周朴园自私的性格。当
侍萍诉说了自己三十年来所受的苦后,周朴园说:“好!痛痛快快地!
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在周朴园看来,钱可以买通一些,当然也就可以
赎回自己的罪恶,买走侍萍对自己的仇恨,殊不知,这正暴露了他的卑
鄙和厚颜无耻。
三、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真假辨析
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感情的真假问题,评论界历来颇有争议。八十
年代以前,较倾向于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假的,是做给人看的,
是虚伪的表现;八十年代以后,则比较一致地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是真实的,他之所以怀念侍萍,是一种情感的补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关系到对周朴园性格特征的界定。如果前者是正确的,则周朴园的性格
就有伪善的一面,如果后者是正确的,则周朴园伪善的性格特征就证据
不足。那么,究竟如何做出判断呢?我认为,要具体分析周朴园的表现。
三十年前,周朴园顺从了封建大家庭家长的意愿,抛弃了侍萍,娶了一
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周家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把侍萍赶出了家门。虽然
周朴园这样做有家庭的压力,但逼侍萍出门这一行为本身已无可辩驳地
说明了周朴园的无情,我们无法将这种可耻的行为与有情挂起钩来。逼
走侍萍后,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保留着侍萍的相片,侍萍喜欢的家具,
客厅的摆设也保持着三十年前的老样子,甚至连旧衬衣也保留着,他还
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周朴园的这些行为,如果仅仅是
做给人看的,似乎不合常理,因此,从补偿感情这个角度来理解,则不
难理解他对侍萍还是很怀念的。三十年后,当侍萍又出现在眼前时,周
朴园考虑得更多的是他的名誉、地位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因此第一反
应是“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当侍萍诉说往事时,他
一再说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当意识到侍萍没有对他构成威胁时,才松
了一口气,语气缓和了下来。由这些言行来看,周朴园面对活生生站在
眼前的侍萍,是谈不上有真情的。如果有真情,第一反应就不会这样冷
酷。由此可见,周朴园对活生生的侍萍是冷酷无情的,而对“逝去”的
侍萍却十分怀念,含着歉疚。因此,周朴园的性格是复杂的,我们简单
地说他对侍萍有情或无情显然难以全面分析他的性格。可以说,曹禺先
生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周朴园自相矛盾的言行举止给我们分析
其性格特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正因如此,评论界存在争论就不足为奇,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争论本身说明了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复杂性,而曹禺先生高超的写作技
巧也便在争论中得以彰显。
综上所述,曹禺先生在《雷雨》中将周朴园这个人物放在特定的戏
剧情境之中,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个性化的语言来揭示其性格特征,
成功地塑造了周朴园这个真实、生动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