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论复习思考题

资本论复习思考题

《<资本论>选读》复习思考题
第一卷
1867年第一版序言和1872年第二版跋
1、如何理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2、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3、如何理解《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从商品开始?
2、什么是劳动生产力?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有哪些?
3、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4、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什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5、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6、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7、价值形式中两级关系的内容与量的规定性。

8、从价值形式的发展看货币的起源。

9、商品拜物教存在和消亡的条件。

第二章
1、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矛盾与商品内在矛盾的关系。

2、怎样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2、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

3、货币的职能与货币的基本职能。

4、决定货币流通量规律的因素是什么?
5、商品流通为什么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都不同于直接的产品交换?第四章
1、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有何区别?
2、如何理解资本的本质是社会关系,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
3、马克思把劳动与劳动力区别开来的意义。

4、概述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五章
1、为什么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要从一般劳动过程的分析开始?
2、什么是劳动?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4、试述价值增殖的秘密。

5、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6、劳动二重性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的关系。

第六章
1、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这一划分的重大意义。

2、劳动过程三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资本形式,它们在资本价值增殖中的作用如何?
第七章
1、如何认识社会经济形态的划分。

2、剩余价值率的实质。

3、剩余价值率计算的公式。

第八章
1、工作日的构成和界限。

第九章
1、简述剩余价值量决定的因素。

2、简述资本对劳动的强制关系。

第十章
1、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它是怎样产生的?
2、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3、为什么关心交换价值的资本家却总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
第十一章
1、什么是协作?协作如何提高劳动生产力?
2、如何认识管理劳动的二重性?
第十二章
1、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

2、社会内部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联系与区别。

第十三章
1、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对工人阶级的直接影响。

2、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教育的预示有何意义。

3、内在的生产力发展规律如何通过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并通过竞争的外在压力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十四章
1、生产劳动的简单规定性和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规定性。

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

3、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第十七章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试说明在雇佣劳动下,货币关系是如何掩盖雇佣工人无偿劳动的。

第二十章
1、比较国民工资差异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2、如何理解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高低?
第二十一章
1、什么是再生产?什么是简单再生产?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赋予生产过程哪些新的特征?
3、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得出哪些革命结论?
第二十二章
1、试从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来说明资本积累的实质。

2、在剩余价值量既定时,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是怎样决定的?
第二十三章
1、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与相互关系。

2、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3、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联系与区别。

4、伴随资本积累同时发生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

5、简述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二十四章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2、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第二十五章
1、为什么说“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作业题:
1、“优质优价”与价值决定的关系。

或“一分价钱一分货”与价值决定的关系。

或“按质论价”与价值决定的关系。

从以上三题中选做一题。

2、“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如何制约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切方面的。

第二卷
1885年序言
1、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上的新贡献。

第一章
1、货币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采取的三种资本形态及其职能。

2、如何理解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特殊方法是区分不同经济时期的标志。

3、货币与货币资本的区别。

第二章
1、生产资本循环的形式、内容和特点。

第三章
1、商品资本循环的形式和特点。

第四章
1、如何保证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

2、为什么说资本是一个运动。

第五章
1、资本循环包括哪些时间。

第六章
1、资本循环需要哪些费用。

这些费用各自的属性与特点是什么?
第七章
1、什么是资本周转?如何计算资本周转次数。

2、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的联系与区别。

第八章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它们与资本周转的关系。

2、试述固定资本的维持、修理费用的属性及其补偿。

3、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4、如何理解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意义何在?
第九章
1、预付资本总周转的计算。

2、为什么说固定资本周期更新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第十二章
1、试分析劳动期间长短对资本预付时间和资本预付量的影响。

第十三章
1、非劳动时间的构成。

非劳动时间的长短与资本周转的关系。

第十四章
1、销售时间和购买时间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

第十五章
1、在预付资本分为资本Ⅰ和Ⅱ时,预付资本如何运动。

2、如何理解货币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十六章
1、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联系与区别。

2、预付可变资本和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的区别,及其与资本增殖的关系。

第十七章
1、试分析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实现剩余价值的货币来源问题。

第十八章
1、社会总资本的含义。

2、个别资本循环与社会总资本循环的内在联系。

3、货币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十章
1、为什么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不仅是价值补偿问题,而且还是物质补偿问题。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公式、基本交换关系及其实现条件。

3、第二部类内部交换的平衡条件。

4、固定资本补偿的平衡条件。

第二十一章
1、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作业题:
1、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企业运行有何借鉴意义?
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有何借鉴意义?
从以上二题中选做一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