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恩阳古镇红色线路解说词
线路:北入口-起凤廊桥-红军经理处-县财政委员会-拥护红
军标语-胡大财故居-革命法庭-儿童团旧址-红军招待所-红
军医疗室-列宁模范小学-被破坏的红军石刻标语-交通局旧
址-县委县政府旧址-政治保卫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露天红色博物馆——恩阳。
恩阳,地处两河交汇地,四面青山环绕,山川秀美,交
通便捷,商贸繁荣,素有“小上海”之称,“早迟恩阳河”
之说。也正是因为恩阳交通运输的发达,1933年红军入川,
在恩阳先后设仪阆县、恩阳县、恩阳特别市,置前总指挥部,
是川陕苏区腹地。但由于经济中心向现在的巴中市转移,当
年极盛的恩阳日渐萧条败落。
各位领导、嘉宾,恩阳古镇位于恩阳城区腹心地带,占
地1.1平方公里,其中,现存四川省规模最大成片保存较为
完好的明、清时代古建筑群,核心保护区面积达0.5平方公
里。恩阳系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带,1932
年12月18日,红军从通江县的两河口入川,于12月25日
相继解放了巴中和南江。1933年至1935年期间,红四方面
军在恩阳建立县苏维埃各类行政机构,现有各类遗址5处、
旧址8处、石刻标语数十处,均被命名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2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古镇的上正街,在我们右手边
的这栋建筑是2015年打造完成的红军经理处。1933年红军
来到恩阳之后将此设立为红军经理处,主要职能是为红军储
备衣服、粮草、弹药等。红军经理处是一栋一进式的大宅院,
具有典型的川东北民居特色。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1933
年夏,国民党正准备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尤其是对苏区
着重围剿,所以当时恩阳的红军同志们正处于被国民党经济
封锁和政治围剿的艰难境地。
在经理处对面便是红军当年在恩阳设立的财政委员会。
这栋建筑是建于清朝早期,与古镇一同经历过百年风雨。抬
头可以看到横梁上保留百年的绘画,十分清晰。
循着青石板向前走去,右手边的这栋大宅子即是恩阳古
镇曾经的首富旧址,也是中共六大旁听代表胡大财的故居。
胡大才(1903-?),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指定及旁听代表。1903年生,四川巴中恩阳人。曾用名薛金
贵。出生于一个中等家庭,学生出身,受过大学教育。1920
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从重庆到法国。参加中国国民党。
1923年11月在法国里昂成立旅欧中国国民党支部时,当选
为支部评价员。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8
月至9月任中国共青团旅欧区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9月至
12月任青年团旅欧区执行委员会委员,9月任青年团旅欧区
执行委员会书记局成员。1925年12月至1926年五六月任中
国共青团旅欧地方团执行委员会委员、训练部主任。1925年
3
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2月起任中共旅欧支部训练委员。
同年8月到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曾任东方大学青年
团中国班五人组委员,支部局委员。参加过党的宣传工作和
校内图书馆整理等工作。1928年6月至7月在莫斯科作为指
定旁听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
代号为79号。参加大会秘书处文书科工作,具体承担抄写
誊录任务。参加大会的农民土地问题委员会、苏维埃委员工
作。并在会上作两次大会发言:6月27日讨论政治报告时发
言;7月2日讨论农民土地问题时发言。后情况不明。
上正街在20年前这里可是古镇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也
是商贾富豪云集的街道。各位,请看我们左手边这块石碑就
记载了1933年6月-1935年3月,恩阳县的革命法庭就设立
于此处。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解放巴中之后,随之在恩
阳成立革命法庭。法庭是上、下两层土木结构的瓦房,楼上
审案、楼下关押人犯。法庭主要承担镇压反革命、调解民事
纠纷、维护苏区经济秩序的任务。至1935年6月红四方面
军北上撤离时仅存两年时间。当时的恩阳革命法庭有常驻工
作人员5至7人,下设审判委员会、国家公诉处、申诉登记
处、执法管理处。革命法庭主席由罗荣昌担任(兼任保卫局
局长)。审判重点是破坏苏维埃政权及苏区生产和建设的反
革命政治犯和经济犯。有时因战斗需要,配合红军作战,有时
组织和参加攻打土匪的战斗,同时还要调处民事纠纷,任务
极其繁重,但他们从来没有休息日,经常是夜以继日地工作
4
和战斗。短短两年时间内,审结刑事案件80余件,镇压反革
命近200人,调处各类民事案件200余件,有效保卫了苏维埃
政府革命成果,维护了苏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革命法庭庭长罗荣昌也是一位赤胆忠魂的同志。1935
年,部队接中央命令北上会师长征,他却主动申请留下继续
进行革命斗争,还乡团的疯狂反扑,大肆搜捕,他不幸被抓,
面对国民党威逼利诱,他丝毫没有动摇,最后被反动派给残
忍地迫杀害了。当他部下和群众找到他遗体的时候,他已经
被剖腹取肝,而且在他腹部塞满了石头,永远的躺在了起凤
桥旁,当人们把一颗一颗血淋淋的石头取出来的时候,都泪
流满面,我们永远痛失了这位年仅30岁的革命英雄。他视
死如归,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群众的忠诚。他虽然远去了,
但他“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依靠群众”的光荣
传统却得以传承下来,引领着我们恩阳各个时期的人民干
部。
顺着石梯向下,在春光路的的右边又有一副红军石刻标
语——四川省恩阳县少先队(童子团)。1933年,5月,红
军在此设立少先队(童子团)部队,主要是让吸纳自愿加入
红军队伍的16-23岁的穷苦青年男女,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
站岗放哨、传递信息,维护地方社会治安,支援红军作战。
童子团设立于此处和这里的交通要道也是密切相关的。
三圣宫修建于清朝年间,这里曾是香火旺盛的王爷庙,
里面供奉着百姓心中的神灵,所以久负盛名的庙会活动曾在
5
这里风靡一时,道教、佛教文化在民间广为传播,每年农历
2月2日的“文昌庙会”,2月19日、6月19日、9月19
日的“观音会”构成一道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景线。在文
化大革命以后,被破坏的王爷庙变成了大剧院,大剧院上演
着恩阳最具特色的皮影戏、川剧等,热闹非凡。赛龙舟、抬
社火、扎彩船、舞狮子、地方皮影戏、川剧坐唱等民俗活动
久负盛名;五子登科、千佛论法、红梅恋鹗、蒲道官斩巴蛇
等许多神奇优美传说远近闻名。1933年红军来到恩阳,因为
三圣宫为一排骑楼,房间众多,就将三圣宫改成了红军招待
所,专门接待来往红军和苏维埃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食宿
方便。
各位领导、嘉宾,现在我们来到了明朝民居一条街——
古镇今天老场街——最具特色,它是恩阳建制以来兴建的第
一条街。老街是沿着河岸随地形而建的。地形自然起伏,老
街也就跟着高低错落、层叠弯曲,体现出古镇与自然的完美
结合。石阶或高或低,或直或曲,排斥了车马的行进,是风
味十足的步行街。
我们右前方又出现了一副石刻标语,这里是川陕省工农
医院恩阳县医疗室旧址,当年红军在这里为当地干部群众和
红军战士治病,一般不收药钱和把脉礼金,医疗室主要是由
刘心斋、陈思清等人负责。医疗室上面这块牌匾就记录了恩
阳的八大最美精致,红梅阁、登科寺白塔、白云寺飞凤观、
千佛岩、犀牛石、马鞍铺、文治寨和琵琶石。
6
各位请看我们右前方的建筑高高矗立,旁边这幅石刻标
语记载着1933年7月—1935年4月这里曾是列宁模范学校
的所在地,共产党从各地挑选200名优秀青少年在这里读书,
结业后分配到红军总政治部、政剧团单位和连队工作,其中,
张思德、朱玉山等一批红军名人就曾读于这所学校,杨廉奇
任当时的校长。门帘上这副对联也是小有味道,共产党光明
大道奋勇前行;刮民党黑暗统治彻底推翻,这里这个“刮”
字可谓是点睛之笔,恩阳的地方方言就将“国”字读音为
“刮”,而这“刮”正好是搜刮民脂民膏的国民党的代称,
一语双关了。
穿过小巷子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恩阳镇的下正街,下正街
还保持着当年的繁华,古朴的店铺一个挨一个。前方的小栈
房可能已经在一些嘉宾的脑子里打了个问号了,小栈房就是
客栈,而因为栈房以前车水马龙,来往的人极其多,所以这
个小栈房也成了红军的交通局。以前是供来往恩阳的商贾和
游客们租用的,这里也能想象当年恩阳的繁华景象。而因为
栈房以前车水马龙,来往的人极其多,所以这个小栈房也成
了红军的交通局。交通局和现在不一样的是它还承担着传递
赤色邮件、电报和情报的任务。
交通局的对面则是恩阳县苏维埃县委旧址,推开大门,
能看见这里的显得庄严肃穆,脚下这块大空间是以前的会议
室,石梯左右两边是组织部和宣传部、警卫室等,当时任宣
传部部长的就是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7
党组成员刘延东的父亲。上面是妇女工作部,据一位老者介
绍,这位妇女部的部长最年轻当时只有14岁,恩阳县苏维
埃旧址的房顶上也写着巨幅红军石刻标语。
各位领导、嘉宾,再向前十米左右就是大栈房,这里也
是以前恩阳古镇上最大的客栈,但是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身
份,就是政治保卫局旧址。政治保卫局也即是今天公安部和
国家安全部的前身,他们是执行侦查、压制和消灭政治上经
济上一切反革命的组织、活动、侦探及盗匪等任务。
各位领导、嘉宾,今天恩阳古镇游览到此结束了,欢迎
您们再次参观、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