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本厅主要作为报告厅,同时兼有小型文艺演出功能。
因此,其扩声系统按国家标准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多用途类1级指标设计;视频部分为两侧大屏幕多媒体投影显示系统,符合国家标准GB50464-2008《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要求。
业主对其设计要求是:在确保功能完善、设计先进、品质可靠和使用简便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金,力求高性价比。
本厅容积约为4500立方米。
观众厅深度18米、宽35米、高6米;舞台宽14米、深8米,观众厅共有座位656座,其平面图见图1,建筑装潢效果图见图2。
由图可见,该厅采用敞开式舞台,观众厅围绕舞台3个面,有点类似音乐厅的形式,这就给扩声系统扬声器的布局和显示系统屏幕的位置等带来一定特殊性。
建声设计主要考虑语言清晰度要求,文艺演出时另加电子混响。
其观众厅侧墙采用两种不同吸声特性木质吸声板,顶部为阶梯状造型并敷设铝塑板,有一定的共振吸声效果。
观众半场时实测全频混响时间在1.5秒以下。
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原则是:满足使用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先进性、易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维修性。
扩声系统采用了EASE声频设计软件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声场模拟。
系统方框图见图3。
1、扩声系统由于观众厅围绕舞台3个面,因此本厅采用立体声扩声已没有意义,故采用单声道扩声;而为了有较好的声像一致性,采用集中扩声方式。
主席台设置8只会议发言用传声器。
为方便调音人员操作,将8只传声器接至8路智能混音器,以自动选择发言传声器信号,避免多只传声器同时打开减低传声增益、增加声反馈的可能性。
智能混音器输出经图示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后送至调音台第1通道;无线传声器接收机输出送入调音台第3~6通道;演唱和乐器传声器分别送入调音台第9~12和13~16通道。
供电声乐器或前置调音台使用的舞台线路信号送至调音台17和18通道;DVD播放机、硬/光盘录像机和笔记本电脑输出的声频信号经音视频选择器选择一路送至调音台21和22通道。
调音台输出至数字声频处理器,经处理器内部图示均衡、参量均衡、反馈抑制、压限和分频等处理分别至各功放,推动各扬声器扩声。
从调音台辅助输出母线AUX1输出各通道信号作为舞台返听信号,经图示均衡器进行均衡处理后至功放,推动2只舞台返听扬声器。
演出时的效果处理由调音台自带的效果器完成。
调音台耳机输出接至监听耳机;而录音输出则接至硬/光盘录像机录音。
经EASE声场模拟分析并修正得到扬声器布局:主扩声采用小型高声压扬声器安装在舞台后墙突出造型的两个侧面,高度4m,下倾角8°,内倾角15°;由于舞台两侧有侧座,为使侧座有良好的供声,在主扬声器下方安装侧座补声扬声器,高度2m,下倾角和内倾角都是0°;为避免前排听众感觉声像太高,设置4只台唇小型扬声器,上倾角为10°,其中两只位于舞台前面台唇,给正面前排的观众补声,另两只位于舞台左右侧台唇,给侧面前排的观众补声;实际上由于侧座扬声器高度只有2米,也具有拉低声像的作用;两只低音扬声器用以提高演出时的低音效果。
台唇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都隐蔽安装在舞台内。
返听扬声器置于台口两侧,可移动,具体位置根据演出要求确定。
各扬声器布置见图4。
本厅要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多用由上可见,本方案设计完全满足标准要求并有一定余量。
图5是观众厅1000Hz总声压和辅音清晰度损失ALC分布图。
2、视频系统本厅要求显示系统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50464-2008《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要求。
来自蓝光播放机、硬/光盘录像机和笔记本电脑输出的视频信号经音视频选择器选择一路送至视频分配器,分别供两台投影机和监视器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图像信号接至VGA分配器分配至两台投影机,由投影机遥控器选择视频或VGA显示。
为保证侧座观众能正常观看投影显示,投影屏幕倾斜45°安装(见图4),投影尺寸为150英寸,投影机亮度为5000流明,屏幕附近的照明灯设有单独开关控制,以确保投影的对比度。
这样侧座观众虽然距屏幕较远,仍能正常观看屏幕显示的字符。
3、灯光系统由于建筑上没有真正的舞台形式,也没有预留面光槽、耳光室和舞台吊杆等各种舞台设施,只能将灯光固定安装在天花吊顶上;而本厅也只是进行简单演出。
鉴于正常照明已由装潢部门解决,因此只要增设面光照明和适当采用效果灯即可。
采用8盏1000W束光灯均匀布置在观众厅吊顶上斜向舞台照射作为面光,另采用4盏电脑摇头灯作为图案效果。
以上灯具由一台带调光的电脑灯控制台控制,可以满足简单演出的效果。
三、主要视听设备的选用近些年来国产视听设备不论在性能还是可靠性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因此部分设备采用国产,以节约资金。
1、声频设备会议传声器和智能混音器选用了国产OLSEN产品,其品质不错而价格合理;演唱和乐器传声器选用国产得胜产品,可满足学校小型演出要求;无线传声器选用国产TIMOO的U频段多频分集式无线传声器,避免“哑点”;媒体录放设备(蓝光播放机和硬盘/光盘录像机)为日本先锋产品;调音台为日本YAMAHA的MG系列中型模拟调音台,自带双效果器;数字声频处理器选用美国dbx产品,性价比很高;功放为国产StuderMaster产品,品质不错;扬声器系统选用德国SAL产品,其体积小而且外形狭长,安装在舞台后墙突出造型的两个侧面不会影响装潢美观。
2、视频设备投影机采用日本三菱6400型DLP投影机,亮度为5000流明。
投影屏幕为美视电动幕。
由于本厅高度有6米,而屏幕必须吸顶安装,为避免前排观众视角太高,专门定制了上黑边加宽的屏幕。
3、灯光设备选用国产明和的束光灯、电脑摇头灯和控制台产品。
4、电缆、插头座全部选用国产“天诚”产品。
四、供电要求1、电源负荷要求扩声系统交流电源的负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中第3.1.1.1条所规定的三级负荷标准。
要求的功率容量为:视听系统:5kVA灯光系统:10kVA低压配电屏供给1路独立电源至扩声控制室配电箱,配电箱对扩声设备采用单相三线制供电。
2、扩声设备的电源由不带可控硅调光负载的一相供电。
3、扩声控制室设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具体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中第21.6.4条所规定的原则处理。
其具体要求如下:1)单独设置专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2)接至共同接地网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3)工作接地应构成系统一点接地。
接地的具体做法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中第14章的规定。
五、系统安装、调试和测试1、设备安装主扬声器和侧座扬声器用U型支架安装,不仅可方便地调整扬声器中轴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指向,而且简单、美观;台唇和低音扬声器安装在舞台下预先留好的开孔里,开孔表面由装潢部门做木栅格装饰。
控制室里使用时需要调控的设备放在按人体工程学要求设计并专门加工的控制台上,调音台、信号选择器和灯控台相关控制钮上都粘有专门印制的薄膜小标签,并打印了简明扼要的系统使用方法,以满足业主“使用简便”的要求;其它使用时不需要调控的设备则安装在1个30U机柜里。
所有设备之间的连线两端都有标志标明连接位置,以提高可维修性。
投影机安装在电动升降架上并反复调试良好定位;屏幕吸顶安装在天花上。
2、系统调试和测试1)扩声系统对数字声频处理器进行设置后,按常规进行系统电平、系统均衡、输入压缩、反馈抑制、输出分频和输出限幅等调试。
系统调试完成后,按国家标准GB4959《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测量和计算,并对照国家标准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多用途类1级指标,其结果如下:最大声压级:为105.4dB,满足103dB的标准要求。
传输频率特性:从100Hz-6300Hz不均匀度为+1.8、-2..1dB,满足±4dB的标准要求;而从50Hz-12500Hz不均匀度为+2.4、-4.3dB,满足标准要求。
传声增益:为-5.5dB,满足≥-8dB的标准要求。
声场不均匀度:最大为4.7dB,满足<8dB的标准要求。
主观听音其声音清晰、柔和、声像比较一致并有足够的音量。
2)视频系统投影机按常规调试后,符合国家标准GB50464-2008《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图像亮度、对比度和清晰度满足全场观众观看要求。
设计和安装实施时参照的扩声系统有关国家标准有:· JGJ/T 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T 14476-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GB/T 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JGJ 57-2000/J 67-200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GB 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J 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方法》;· AES3 供数字伴音工程线性表示数字伴音数据的串行传输格式;· AES11 供数字伴音工程在演播中使用的数字伴音设备的同步规格;· ITU-R BT. 601-2供演播室使用的数字电视编码标准;· ITU-R BT. 711供分量数字演播室使用的同步基准信号;· GY/T 156-2000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 GY/T 158-2000演播室数字音频接口;· GB 3174-1995 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其他国家规定的与重放声系统相关的人身安全,消防法规、条例。
完成这一套系统在前期设计和最终调试验收中,在声学特性的几项主要技术指标满足国家标准:A. 最大声压级。
B. 传声增益。
C. 声场不均匀度。
D. 系统噪声。
E. 语言的清晰度和可懂度高。
这在演播室扩声中尤为重要。
F. 良好的声像定位性。
G. 整个电声系统具有足够大的动态范围、低失真。
H. 声场的混响时间RT值,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专业扩声系统的基本调试专业扩声系统有多种类型,但设备组成的基本功能大致相同,即节目源、混合、放大、信号处理、功放和扬声器。
本文旨在给从事扩声工程的初入道者提供简明实用、操作安全的基本调试方法和一些建议。
由于数字声频处理器的应用日渐广泛,代替了多种周边设备,不过调试方法基本一样,可参照其说明书进行具体操作。
1、准备1)将各周边设备的电平置于0dB并使其处于直通BYPASS(或OUT)状态,如果有-20 dB /+4dB电平转换开关(通常在后面板上),应置于+4dB;2)将调音台和功放增益GAIN(有的功放用电平LEVEL或衰减ATTEN)钮旋调到最小;3)调音台和周边设备的频率均衡全部置于平直;4)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分频频率和斜率;5)调音台监听耳机音量开约一半,监听和电平表选择开关置于总输出;6)如功放用桥接方式,把开关置于桥接BRIDGE(或单声道MONO)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