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议

贵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议

贵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议 【项目建议书】 2 项目建议书 一、 建设背景和编制依据 1.1 建设背景 贵州省位于祖国西南腹地,与川、渝、湘、桂、滇五省区市毗邻,是西南地区通往珠江三角洲、环北部湾经济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通枢纽。贵州的矿产、生物、水能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煤、磷、重晶石、铝土等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列,资源优势明显。长期以来,受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贵州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欠发达、欠开发仍是当前最突出的省情。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做出“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非常关注贵州发展,要求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在贵州调研时指出:“贵州要坚持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贵州交通状况得到彻底改善”。去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改善贵州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看来首先还是路和水,这是制约贵州发展的两大瓶颈”。 在党和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和支持下,贵州省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贵州省提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总体构想,力争用十五年的时间实现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2008年贵州省政府报告》提出了要实行“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 【项目建议书】 3 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以高速、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骨架,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明确提出“使所有县市都有高速公路连接”的战略构想。 2009年初,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678”网(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修编),规划总规模约6851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2332公里,地方高速公路4519公里。分别占总规模的34%和66%。截至2008年年底,贵州已建成高速公路924公里,是为数不多的高速公路里程未超过1000公里的省之一,建设任务十分艰巨。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了“扩内需、保增长的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贵州省也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并实行多业主制度,使修建高速公路由一股力量变成多种力量,各地(州、市)建设热情空前高涨。全省现已有15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进入了前期工作,为今明两年多条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接合部的中心,拥有丰富的矿产、生物、水能和旅游资源,其中煤炭可开采储量257亿吨,居贵州全省之首,占贵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的48%以上;铁矿探明储量2.27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51.7%。1988年,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贵州省毕节地区。经过20年来的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毕节试验区的丰硕成果正日益显现,当初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退耕还林还草“系带子”、坡地种牧草和绿肥“铺毯子”、山下建农田“收谷子”,发展多种经营“抓票子”的“五子登科”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项目建议书】 4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是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六盘水市资源丰富,煤、铁、锰、锌等矿产资源达30余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探明储量180亿吨,保有储量168.2亿吨。市辖四个县、特区、区均为国家重点产煤县,因而具有“江南煤都”之称;又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被誉为“中国凉都”。六盘水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圈二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 “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昭通市素有资源“金三角”之美誉。已知矿产资源33种,探明储量22种。煤硫储量居云南省首位,为我国南方最大褐煤田;硫铁矿为全国五大矿区之一;有色金属为云南三大基地之一。水能资源富甲云南,金沙江下游溪洛渡、白鹤滩、向家坝三座巨型水电站总装机3300万千瓦。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苹果、天麻、杜仲、魔芋等特色产品驰名省内外,是全国山嵛菜、马铃薯、白魔芋种植最适宜生长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全国品质最优的野生天麻核心区域。而镇雄县、威信县位于昭通市西部,紧靠贵州省赫章县,是昭通市的资源富集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昭通市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市上下正在全力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在2020年把昭通建成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毕节地区有国家高速公路厦蓉线、杭瑞线纵、横交叉通过,但由于建设时序靠后,全区目前尚无高速公路建成运营。2009年初,《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获省政府批准,根据规划,毕节地区的所有县均有“国高”或“省高”通过。其中毕节市、威宁、黔西、织金、纳雍还可形成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2009年,毕节地区抢抓机遇,大 【项目建议书】 5 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进程,目前,已促成“省高”毕节至威宁、黔西至织金两项目开工,2010年,厦蓉国高毕节至生机段、织金至纳雍段、清镇至织金段和杭瑞国高的遵义至毕节段、毕节至都格段也已开工。同时,省高黔西至大方、六盘水至威宁、织金至普定(安顺市境)等项目已陆续进入前期工作,到2015年前后,全区将提前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通车里程可达600公里以上,真正实现交通引领经济,促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旅游的良性循环。 六盘水市有国家高速公路沪昆线、杭瑞线纵、横交叉通过,市内已经建成通车的有国高沪昆高速盘县境段,长67.2公里。根据修编的《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六盘水市所有县均有国高和省高通过,其中钟山区、盘县还可以形成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经过多方努力促进高速公路建设进程,目前,已经促成“省高”大山至六枝、水城至盘县两项目开工建设,“国高”杭瑞线的毕节至都格段也已开工,六盘水至威宁、盘县至兴义、六盘水环线等项目已陆续进入前期工作。到2020年,全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通车里程可达357公里,将使“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一圈二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 “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通过交通纽带连接成一个整体,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大循环发展。 拟建中的赫章至六盘水高速公路是对“国高”、“省高”覆盖空白区域的加密,是贵州省规划高速公路网的补充。项目起点通过赫章县城环城公路接 《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二横”中的毕节至威宁段高速公路(实施施工阶段),项目终点是规划的“七纵”和“六盘水环线” 的节点。其建设不仅对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促进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项目建议书】 6 1. 3 编制依据 (1)赫章县人民政府关于本项目前期工作的委托书; (2)贵州省交通厅组织编制的《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贵州省骨架公路网修编); (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应的各种规范、规程、定额等; (4) 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1988.8); (5)交通部1996.12编制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 (6)贵州省人民政府78号令《贵州省征占用林地补偿费用管理办法》、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征地——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成果资料汇编(草案)》和有关资料。 二、项目影响区域概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项目影响区概况

拟建项目 【项目建议书】 7 1.1地理位置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东经103°36′~106°43′,北纬26°21′~27°45′之间,赤水河以南,鸭池河以西,三岔河之北,牛栏江之东,扼川、滇、黔三省要塞,古有“于滇为咽喉,于蜀为门户”和“川滇通衢”之称。北接四川省泸州市,东靠遵义市、安顺市,南连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赫章县处于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东邻毕节市、纳雍县,西连威宁县,南接水城县,北界云南省镇雄县与彝良县。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处于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50″之间,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钟山区是贵州省第三大城市六盘水市的中心城区,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和金融中心,处于滇黔两省结合部;水城县隶属于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边缘,东邻六枝特区和纳雍县,西接威宁县和云南省宣威市,南抵盘县和普安县,北与赫章县毗邻。 1.2区域特点 毕节地区是典型的岩溶山区,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多山,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点为赫章县与六盘水市交界的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全省最高点,被称为“贵州屋脊”;最低海拔457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高原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93.3%。毕节地区大部分地方属于北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各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1.8~1780.2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0.5~15.0℃ 之间,一月平均气温在4.3~17℃之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