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

第三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工艺

染物有“白芯”现象,宜选用匀染性较好的染料。
(一)一般工艺流程
• 染料预还原→浸染或卷染→水洗→氧化→ 皂洗→水洗
(二)工艺说明
• 1、染料还原方法的选择
• 干缸法:高浓度保险粉和烧碱条件下不易发生副 反应的染料
• 全浴法
染料名称 金黄RG 艳橙RK 艳桃红R 大红R 艳紫2R 绿FFB 橄榄绿B
• 透风氧化工艺流程 染色→冷水洗(3道)→40~60℃热水洗(1道) →透风(4~8道)→皂煮→热水洗→冷水洗→ 上卷
轧染
• 用于浅色,工艺简单 • 质量不如悬浮体轧染 • 应用不多 • 工艺流程
浸轧还原染料隐色体→还原汽蒸→水洗 →氧化→皂洗后处理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 1、织物
– 聚集倾向较大的染料
• 需在NaOH浓度高的染液中才能较好地溶解 • 扩散率较低,染色时必须适当提高温度,以加速上染过程 • 不加促染剂 • 甲法染色
– 聚集倾向较小的染料
• 需适当降低NaOH浓度 • 扩散率较高,上染温度应降低 • 加促染剂 • 丙法染色
部分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染色方法
染料名称 还原黄6GK 还原黄GCN
还原方法 还原温度(℃) 染料名称
干缸
50
蓝RSN
干缸
50
蓝BC
干缸
80~90 深蓝BO
全浴
50
棕BR
干缸
60
棕RRD
干缸
60
灰M
干缸
60
黑BB
还原方法 全浴 全浴 干缸 干缸 干缸 干缸 干缸
还原温度(℃) 60
55~60 60
40~50 75~80 55~60
60
2、染色方法的选择
• 根据还原染料隐色体的性能选择助理的染色方法: 聚集
220~260L(PH控制在
• 皂煮浴组成
– 丝光皂(60%) 800~1000g
– 碳酸钠
400~500g
– 浴量
150~200L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 所谓悬浮体轧染法就是,由还原染料的超 细粉配成的悬浮体溶液,直接浸轧在织物 上,然后经过还原液,在还原汽蒸条件下 使染料被还原成隐色体,被纤维吸附、上 染的染色方法。
(一)一般工艺流程
• 浸轧染料悬浮液→烘干→浸轧还原液→汽 蒸→水洗→氧化→皂煮→水洗→烘干
(二)工艺说明 1、浸轧染料悬浮液
染色成功的关键 • 染料颗粒(80%以上)<2μm
企业一般用胶体研磨机研磨
– 颗粒越小,悬浮体稳定,透染性好,还原速率快 – 颗粒太大,产生沉降或还原不充分,造成色差、色点,
染色方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乙法 甲法 乙法 乙法 乙法
3、氧化方法选择
• 氧化速率大的——水洗、透风氧化 • 氧化速率小的——水洗、氧化剂氧化 • 氧化剂氧化的方式和条件
– 为过硼酸钠2~4g/L,30~50℃,10~15min – 双氧水0.6~1g/L,30~50℃,10~15min – 重铬酸钠1~2g/L,醋酸2~4g/L,50~70℃,
10~15min
• 还原黑BB
– 有效氯15g/L的NaClO,室温,10~15min
4、皂煮工艺
• 皂煮条件
– 3~5g/L肥皂和3g/L纯碱,95℃,5~10min
卷染
• 应用较少普遍 • 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劳动生产效率低 • 近年来改进
– 减小染浴容量 – 自动调向 – 自动调速以降低织物张力 – 加盖密封 – 外套钢筒 – 高温高压染色
– 43.5tex/43.5tex纯棉平布,蓝色 – 每卷(轴)58~59kg,长度480m(12匹)
• 2、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1道)→上卷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3、染色处方
• 染液组成
– 还原蓝RSN(53%) 1560g
– 还原紫2R(120%) 54g
– 氢氧化钠
染料量的2.8~3.2倍
– 保险粉
染料量的1.4~1.8倍(其中
60%用于还原,40%在上染过程中分3次追加)
– 碳酸钠
250~300g
– 消泡剂
适量
– 染浴总量
220~260L
(三)还原染料隐色体卷染法的工艺实例
• 氧化浴组成
– 过硼酸钠
1560g
– 浴量 10~11)
• 根据“染料扩散性能测试样卡”(渗圈标 样)评定等级。5级最好,1级最差。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 优点
– 可以克服隐色体染色的初染率高和移染性能低 的缺点,不会有“白芯”现象。由于悬浮体对 纤维无亲和力,均匀分布在纤维与纱线的表面, 还原后隐色体可向内扩散,具有较好的匀染性 和透染性,改善“白芯”现象。
– 对染料的适应性较强,不受染料上染率不同的 限制,因此上染率不同的染料可拼染。产量高、 质量好。
降低染料利用率
• 细度测定方法
– 显微镜测微法:精确度高 – 滤纸渗圈法:生产中应用较多
显微镜测微法
• 将研磨过的染料配成0.5g/L的浓度,滴在 一玻璃片上,然后盖上另一块玻璃片,用 显微镜观察,从标尺可直接读出颗粒直径, 并与标样进行对比。
• 精确度较高
滤纸渗圈法
• 将研磨过的染料配成5g/L的浓度,取 0.2ml滴在滤纸中央,染料随水向四周扩 散成圆形,晾干后观察染料的情况
第三节 还原染料的染色方 法及工艺
一、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工艺 二、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工艺
一、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工艺
• 传统染色方法 • 将染料用氢氧化钠和保险粉预先还原为隐色体染浴,然后
通过浸渍使染料上染纤维,再进行曲氧化、皂煮而成。 • 浸染或卷染,设备投入少 • 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法操作较麻烦,匀染性、透染性差,
卷染
• 卷染大多数可用全浴法 • 特别法I的染料宜用干缸法 • 匀染性好 • 染色过程中应追加保险粉 • 染色在45~60min内完成。 • 浴比为1:3~1:5 • 氢氧化钠和保险粉浓度较高。
卷染
• 氧化剂氧化工艺流程 染色(6~10道)→室温水洗(4道)→氧化 (4道)→皂洗(4~6道)→热水洗(2道)→ 冷水洗(2道)→上卷
还原黄G 还原金黄RK 还原黄3RT
还原橙GR 还原大红R 还原红FBB 还原紫2R 法 甲法 甲法 丙法 乙法
甲特法 乙法 乙法 甲法 甲法 甲法
染料名称 还原蓝BC 还原深蓝VB 还原艳绿FFB 还原绿GG 还原绿F4GH 还原橄榄B 还原橄榄R 还原橄榄T 还原红棕5RF 还原棕R 还原灰B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