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830-农业推广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试题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830-农业推广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试题


C.后期多数
D.落后者
3.推广某个新项目,可以通过领导讲话动员、技术员具体指导、村干部带头等多种途径,
使整个村子男女老少都关心议论这个问题,一些接受较慢的人就会发生转变,属于( )。
A.流泻式劝导
B.冲击式劝导
C.浸润作物布局和经营结构,导致对新技术采用行为的变化;政
四、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简述动机理论中动机产生的条件。 2.简述农业推广方法的三大类别。 3.简述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业务范围。 4.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5.简述农业推广研究方法的主要程序。
五、论述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1.请画出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简图,并结合实例论述农业创新扩散过程。 2.论述心理定势的类型,并举例说明心理定势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府根据市场和农民需要调整政策及价格等,属于农民需要、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导向三者
互相作用模式中的哪一种类型( )。
A.叠加型
B.相容型
C.抵消型 D.行为型
5.能够反映某地区、某系统在某一事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全面状况的是( )。
A.推广规模
B.推广度
C.推广率
D.推广指数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农业科技成果依据成果性质分成( )。
A.应用性研究成果 B.农业创新成果 C.开发性研究成果 D.基础性研究成果
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 )。
A 心理过程的速度
B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
C 心理过程的强度
D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考试科目:农业推广学
第 2 页,共 2 页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个人行为的改变要经历哪几个时期( )。
尽快地让更多农民知道,加深认识和印象,属于哪一阶段采用的方法( )。
A.认识阶段 B.感兴趣阶段 C.评价阶段 D.试用阶段
2.接受新事物很快,但要使一项创新真正实现采用,必须花很长时间,进行试验、评价,
经过多年重复试验证明确有良好效果,才能最终采用,该类采用者属于( )。
A.创新先驱者及早期采用者 B.早期多数
考试科目:农业推广学
第 1 页,共 2 页
201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农业推广学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80 分钟
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简报、成果示范、展览会、举办报告会和组织参观等方法,
A.缓苏
B.解冻 C.变化 D.冻结
4.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包括( )。
A.普及性 B.内容的实用性 C.实践性 D.时效性
5.群体成员的行为与一般个人的行为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出以下规律( )。
A.服从
B.从众
C.相容 D.感染与模仿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 2.方法示范 3.农业科技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