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州概况

徐州概况

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

为华夏九州之一。

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中文名称: 徐州外文名称: Xuzhou别名: 彭城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下辖地区: 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等政府驻地: 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1号电话区号: 0516邮政区码: 2210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西北部 面积: 11258平方公里 人口: 940.95万(2008年) 方言: 徐州方言 机场: 徐州观音机场 火车站: 徐州站 车牌代码: 苏C 市树: 银杏 市花: 紫薇目录展开概述简介徐州市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灯火通明徐州城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端一个人口超过三百万的特大城市。

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滨微山湖。

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我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派作家王茂飞这样评价自己的家乡: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市情概览英文名: Xuzhou简称:徐经纬度:市中心位于北纬34°15′、东经117°11′。

省份:江苏省(Jiangsu Province)时间:北京时间UTC+8牌照:苏C 苏OC(徐州警察和行政用车)政府:市委书记曹新平,市长张敬华。

人口:2010年市辖区人口306.4万。

面积:市区面积3037.3平方公里。

城市荣誉徐州涌现出一批项目创造或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世界上最大陆战博物馆(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世界最大岩体壁画("汉风新韵")世界最大太阳能多晶硅生产研发基地亚洲最大的淡水水族馆(水上世界)亚洲最大的动漫博物馆(徐州动漫博物馆)亚洲第二大编组站(徐州北站)中国首座水下兵马俑陈列馆(徐州水下兵马俑博物馆)全国最大的汉画像石专题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全国第一家以煤炭科技和矿山安全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中国第一家以圣旨为主题的博物馆(徐州圣旨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具有纯正(印度)佛教风格的寺庙(龙华寺,公元412年)中国第一座佛教民间寺庙(丰县永宁寺,建于永平初年)中国跨铁路股数最多的大桥(和平大桥,37股)中国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九里湖公园)中国四大家居物流建材中心之一(徐州八里)中国最大的高速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基地中国最大工程机械生产研发基地,“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中国最大特种工程汽车生产基地中国最大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摊铺机租赁商集聚地中国最大摩托三轮车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电动车生产基地(徐州丰县)中国最大的固定机械租赁市场中国最大板材加工出口基地中国最大豆奶制品基地中国最大的光伏电站中国最全的苏轼景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东最大电解铝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食品城(淮海食品城)京杭运河上最大的港口产业集群淮海经济区最大的金属交易平台(金地商都五金机电城)淮海经济区首家4D动感影院(云龙湖水上世界)淮海经济区第一家5A级国际影城(星美国际影城)江苏首家获批的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基地江苏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古彭广场)江苏最大的软件园(徐州软件园)江苏唯一的新能源国家产业基地江苏最大高效农业基地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跨国公司眼中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6连冠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中国十大幸福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书法名城江苏省文明城市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第三位(徐州工程机械)(2008)中国百佳产业集群(邳州板材加工、沛县铝材加工、铜山工程机械)(2009)中国最具竞争力低碳产业基地城市(2009)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第二名(2009)十大活力地级以上城市(2009)全国金融生态环境50强城市(2009)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2009)中国十大品牌经济城市(2009)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2009)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2009)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09)首批中国创业之城(2009)中国最安全城市(2009)江苏省唯一入选的首批国家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城市(2010)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排行榜第二位(2010)中国十大文化品牌城市第十位(徐州彭祖文化)(2010)中国十大高效政府排行榜第十位(2010)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2010)城市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交通主枢纽,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商贸都会。

发展主轴-东陇海铁路主要城镇有:大庙、徐庄、大许、八义、碾庄、运河、炮车、新安、阿湖等;发展副轴-徐沛铁路上主要城镇有:郑集、张庄、沛城、大屯、龙固等;徐州市位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

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

属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

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

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

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Suī]、安河水系。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徐州地处南北相交之处,历史上多出英雄美人。

湖光山色,刚柔相济,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

这里依山带水,岗岭四合,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水特色十分明显。

黄河故道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

被誉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素称“五省通衢” 。

黄河故道明嘉靖31年(1552年)黄河决徐州,淤四十里。

明万历2年(1574年)8月,黄河于砀山决口,淮河亦在高家堰决口而东泄,徐州、邳州、淮河南北淹没千里,徐州城内进水。

万历18年(1590年),大溢徐州,水渍城中愈年,众议迁城改河,季训(潘季驯)浚魁山支河(今奎河),以通之,积水乃消。

是时,水势横溃,徐淮泗扬间无岁不受患。

据史料记载:毁城最甚者为明天启4年(1624年)6月,河决徐州魁山堤,一向东北灌州城,城中水深1丈3尺,一自南门至云龙山西北大安桥入石狗湖(今云龙湖),一由旧支河南流至邓二庄,历租沟东南以达小河,出白洋,仍与黄会。

徐民苦淹溺,议集赀迁城。

给事中陆文献上徐城不可迁六议。

而势不得已,遂迁州治於云龙(即云龙山)。

8月又复大雨,河水持续泛滥。

幸存的百姓避在云龙山及户部山等高处。

地质构造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中心,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在地震区划上则属于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

徐州的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均较低。

从地壳结构来看,徐州地壳厚度变化较小。

莫氏面(地面与地幔的分界线)平均深36公里左右,康氏面(花岗岩与玄武岩分界线)平均深20公里,一般是西部较深。

再看构造运动。

徐州属于苏北平原的大面积沉降区。

地貌上表现为地势低平,在断陷盆地内的沉积物厚度较大(几百米到几千米),表现出共震荡运动的特征。

在断裂构造上,徐州地区断裂较为发育,按其规模大小和地质发展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北、东向的断裂分布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彭城为宋邑,徐国国都、楚国国都。

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

彭城还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

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则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

西汉时期,彭城为刘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国——楚国和彭城国。

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

徐州又有“千年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誉。

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其后秦末刘邦生于丰县而长于沛县。

徐州也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现代战争中就有以徐州为的中心抗日战争徐州会战和解放战争淮海战役。

两汉文化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其发迹之地。

公元前206年4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经过四年多楚汉战争,于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在定陶行皇帝礼,初都洛阳,后徙长安。

此时,强大的汉王朝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遥相响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递。

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

徐州西汉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洞山楚王陵、龟山楚王陵和狮子山楚王陵。

以“精”“奇”“雄”各领风骚。

被誉为徐州文化三绝之一的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