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实用文案 文档 以客户为中心理念解析
一、概述 (一)什么是客户 所谓“客户”就是需要服务的对象,可分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 其中,外部客户指那些需要服务但不属于企业员工的社会群体和个体。 内部客户则是指工作流程的下一道工序,自己是前一道工序的客户,而下一道工序则是自己的客户,只有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把自己的客户服务好,最后面对终端客户的时候才能提供优良的服务。 标准实用文案 文档 (二)什么是“以客户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对外,就是要围绕客户来开展我们的工作,审视我们的理念、战略、价值观、制度、言行、产品、服务等,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客户认同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对内则是倡导责任意识和价值创造,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劳动成果。 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获得客户的认同,尽一切努力实现应尽职责。
(三)为什么要“以客户为中心” 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在进一步扩大,竞争的观念逐渐由以利润为导向发展到以客户为导向、保持持续竞争力为导向。 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不足以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有效地避免的流失,强化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已成为竞争的方向和标准。 客户成为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客户资源无疑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拥有客户就意味着企业拥有了在市场中继续生存的理由,而留住客户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对“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诠释 企业如何通过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的变革,适应、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 反映在运营层面,企业迫切需要解决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管理好当前客户关系的前提下,更快、更好地预测、满足客户多变的需求和期望。 我认为“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坚持“客户导向”。 标准实用文案 文档 在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上围绕客户展开;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战略、组织架构设置、绩效衡量、产品开发、工作流程设计等方面,坚持客户导向。 二、力争“客户满意”。 对客户实施“全过程管理”,规范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最终提高客户忠诚度。 三、追求“价值创造”。 对于外部客户,实现更高客户价值,是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 对于内部客户,只有人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人人创造价值、人人履行职责,才能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二、客户导向 客户导向强调企业全员参与。从而在企业中营造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企业文化和决策方针。 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对外积极与客户交流、获取需求信息; 对内,在不同部门组成的价值传递系统之中,协同响应客户的需求。
1、战略规划、目标设定围绕“客户”展开; 标准实用文案
文档 2、工作流程设计以客户为中心 3、产品开发以客户为中心 4、组织架构、人员配置以客户为中心 5、工作绩效和价值评估以客户为中心 6、制度建设以客户为中心 7、文化建设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三、客户满意 目标:保持与提升现有客户关系,达成长期的客户满意,培养忠诚客户群; 途径:比竞争者更细致、更专业、更有价值; 为达到客户满意目标,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努力。由表及里分别为:展示企业美好形象、提供专业服务、输送卓越价值。
(一)展示美好形象 展示完美形象的核心是呈现对客户的尊重,不仅给客户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还应关注服务的细节,在与客户接触的方方面面用心。如统一的VIS形象、细致的服务流程等。
(二)提供专业服务 1、对客户实施全过程管理, 无论售前、售中、售后,都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 2、客户管理工作科学规范 尤其应尽快优化客户的信息化管理,丰富客户数据库; 标准实用文案 文档 尽快启用专业的CRM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营销、销售、服务活动的集成。 3、建立并不断完善服务的标准、规范及服务质量测量方法,并坚定不移的推进落实。 4、为获得良好的客户体验,建议实施首问负责制。 首问负责制是指接待客户的员工,将全面负责解决客户提出来的问题。如何解决,找谁解决等都由这名员工来负责和协调,而不是客户,更不能推诿客户。
(三)输送卓越价值 1、成就客户, 提升客户价值。以专业素养、技术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成为客户可信赖的伙伴; 2、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 3、实施专业的产品管理。科学方法和专业人才是产品优良的保障。 建议优化产品系列、实施大规模定制,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四、如何做到良好的客户服务 (一)什么是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是指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价值观,任何能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内容都属于客户服务的范围之内。 标准实用文案
文档 (二)客户服务的重要性 优质服务对企业的影响 好提供优质的服务的企业,其客户会平均转告5个人。通过有效解决客户的问题,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会使95%的客户成为忠诚客户,开发新客户要比维护老客户多花5倍的成本,而1个忠诚客户相当于10次重复购买产品的价值,所以维护老客户的价值是拜访新客户价值的60倍。
劣质的服务对企业的影响 如果企业提供了劣质的服务,那么平均每个客户会把抱怨告诉10个人,其中20%的客户会把抱怨传播给20个人,一次不好的服务需要12次好的服务来修正,一般来说我们只听到4%的抱怨声,81%的抱怨客户会永远的消失了。
(三)良好的客户服务的标准 1.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2.迅速解决客户的需求 3.始终以客户为中心 4.始终如如一的高品质服务 5.设身处地的为客户着想 6.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7.对客户表示热情、尊重和关注 (还需进行服务标准建设) 标准实用文案
文档 (四)如何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 带来好的服务感知的原因: 1、能够理解客户的心情 2、及时的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带来不好的服务感知的原因:没有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想问题 客户从五个方面来确定服务质量 1、有形度(语言、声音、外表、微笑) 2、同理度(是否站在客户的立场上) 3、专业度(可靠性、快速处理) 4、反映度(电话接起的声音、随时反馈、顺畅沟通) 规范服务标准,优化服务工具,如采用微信公众号等即时通讯工具;对客户的诉求即时反馈,提供便捷的技术支持,现场支持1天内调查服务成效和满意度等。 5、信赖度(重要)
良好服务的深层次要求 1、发自内心的尊重 标准实用文案 文档 2、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 3、做客户的参谋和伙伴
(五)提升服务的专业素养 外在的素质—职业化的塑造 1、标准的职业形象 2、标准的服务用语-请求式的说话 3、专业的服务技能 4、标准的礼仪形态
内在的素质—品格素质 1、注重承诺 2、宽容为美 3、谦虚诚实 4、有同理心 5、积极热情 6、服务导向—乐于为别人提供帮助 标准实用文案
文档 五、基本行为规范 (一)全员参与服务 参照与客户的接触频率,将员工分为三类 1、专职类 专职类员工指销售类岗位、客服、售后技术支持岗位的员工 2、支持类 指技术研发类岗位、产品经理岗位 3、职能类 指其他职能类岗位
(二)行为规范 专职类岗位员工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流程、标准行事。具体参照《客服人员标准话术》、《上门服务流程与标准话术》、《首问负责制》等。 支持类岗位需遵守《基本行为规范》、《首问负责制》,并详细记录沟通成果,丰富客户信息库。 职能类岗位需遵守《基本行为规范》、《首问负责制》。
《基本行为规范》 第一条:服务原则 (一)恪尽职守,勤奋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不仅从语言上,更从行动上向客户(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表明:满足客户的需求是首要目标; 标准实用文案 文档 (三)与内外部客户进行顺畅有效的沟通,树立责任意识,遇到问题要勇于承担,快速解决; (四)开发自身潜力,精益求精,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五)做好自我管理,时刻展示良好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 第二条:日常行为规范 (一)待客 1、对待客户及来访者应积极主动、大方得体、礼貌尊重、不卑不亢; 2、与客户及来访者交谈应亲切自然,注意礼貌用语,禁止言语失当、举止粗鲁; 3、对客户及来访者提出的询问和要求要耐心解答,对解答不了的问题,应及时寻求帮助或将问题转交给专业人员,直至问题解决; 4、与客户及来访者相遇,应主动让路;与客人同行,应礼让客人先行; 5、注重电话礼仪,铃响不超过3声,同事不在应主动代为接听并做好记录; (二)形象 1、注重仪容仪表,着装整洁得体,工作期间应佩戴工作牌; 2、注意语速语调,肢体语言得当,不大声喧哗、不高谈阔论,不带口头语; 3、坐如钟、行如风、站如松,面带微笑、双目有神,展示良好精神风貌。 (三)纪律 1、接待客户和来访者、进行上门沟通交流、上门技术支持期间,应谨言慎行,充分理解并记录客户关切,并进行恰当的应答,即使不参与交流,也应认真旁听和记录。 2、接待客户和技术交流期间,无论何时何地,非必要不使用手机,严禁看视频、听音乐、使用社交软件、浏览无关网页、玩游戏等。 3、工作时间不无故离岗、串岗,不闲聊、吃零食。
《首问负责制实施办法》 为促进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公司全体员工在受理、接待本公司员工及外单位人员(以下统称服务对象)的各类业务要求,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