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对铜行业来说,生产、贸易企业面临着铜价格下跌的风险,一旦市场价格下跌。
企业经营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同样,铜消费、贸易企业又可能因价格上升而使得生产成本提高。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的功能,即指生产经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业务,可以有效地回避、转移或分散现货市场上价格波动的风险。
在铜上市之后,铜企业只有深入了解期货市场运作尤其是套期保值,才能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套期保值的原则就是对现货有什么担心,就通过期货做什么(简称“担心什么做什么”)。
担心现货价格下跌,就通过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合约;担心现货价格上涨,就通过期货市场买进期货合约,这样就可以使现货的风险得以回避。
提起套期保值,初接触期货者总以为要在期货市场上交割。
事实上,通过套期保值,我们只需是锁定价格波动的风险,而不必去实物交割。
而且,在多数情况下,由于交割品质、地点和交割成本等原因,实物交割并不经济。
对铜来讲,由于现货是以上海期交所的现货月份期价为基准定价的(即期价+当日现货对期货的升贴水),因为期货与现货价格波动高度一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锁定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实现价格管理和实物流基本分离。
企业套保操作,并不需要改变其实物购销渠道,但可以通过期货更加优化。
(一)铜生产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铜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价格上涨,对企业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但如果价格下跌,甚至面临如08年国庆节后的暴跌时,企业将面临的不仅仅是收益的减少,甚至会导致亏损。
在经济大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当做出对后市的基本判断,那就是价格仍将继续下跌,在基于这种担心的前提下,企业为了规避价格风险,应进入期货市场做卖出套期保值。
假设7月份,一铜厂了解到铜现货价格为60000元/吨,该铜厂担心到9月份铜价格下跌,从而减少收益。
为避免将来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该铜厂决定在铜期货交易。
交易情况如下:
(注:交易所推出的期货合约是5吨/手)
在上例中,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均下降,但现货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期货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得铜厂在现货市场上因价格下跌卖出现货蒙受的损失大于在期货市场上因价格下跌买入合约的获利,从表中可以看出,该铜厂在现货市场的亏损是50000元,而在期货市场的盈利30000元,其损失已部分地获得弥补,盈亏相抵后仍损失20000元,但仍比不保值亏损50000元好得多
(二)铜消费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
铜消费企业需要根据客户订货情况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必缩小企业的盈利空间。
消费企业在进入期货市场之前,首先应该对铜的远期价格进行基本的判断。
如果看涨,则应当在期货市场上做买入套期保值。
7月1日,铜的现货价格为60400元/吨,某铜商对该价格比较满意。
为了避免将来现货价格可能上升,导致原材料成本提高,决定在期货市场上进行铜期货交易(5吨/手)。
此时,铜9月份合约的价格为60100元/吨。
该铜于是在期货市场上买入20手9月份铜合约。
8月1日他在现货市场上以60800元/吨的价格买入铜100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以60500元/吨卖出20手9月份铜合约,对冲7
通过这一套期保值交易,虽然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了对该铜商不利的变动,该铜商在现货市场的损失40000元(100×400);但是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盈利了40000元,从而消除了价格不利变动的影响。
如果该铜商不做买入套期保值交易,现货市场价格下跌他可以得到更便宜的原料,但是一旦现货市场价格上升,他就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相反,他在期货市场上做了买入套期保值,虽然失去了获取现货市场价格有利变动的盈利,可同时也避免了现货市场价格不利变动的损失。
因此可以说,买入套期保值规避了现货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
(三)铜贸易商如何利用期货市场铜贸易商面临的最大问题往往是积压的库存,
许多贸易商在进口铜后,先存放在保税仓库。
随着市场行情变化决定出手时机。
若铜价格上涨,贸易商的库存都是赚钱的。
而价格下跌,则库存风险加大。
此时可以通过卖出铜期货避险。
当铜贸易商已与下游企业签订了未来供货合同,那么为了规避价格上涨风险,贸易商可以做买入套期保值。
案例一、买入套保某地区的铜贸易是月初定价,月末交货,贸易商被动接货。
若这一个月期间铜价格下跌,则铜厂按照时价交货,若这一个月期间价格上涨,则铜厂发货部分价格为月初定价加上上涨幅度的一定比例(60%),未发货部分按时价交货。
因此,在这一个月期间,贸易商采购铜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价格上涨风险,贸易商需要做买入套期保值。
假设某贸易商2月1日与某铜厂签订100吨购货合同,价格为62000元/吨,2月28日交货,同时贸易商在期货市场上以价格66000元/吨买入20手(5吨/手)9月期货合约。
在这一个月期间,铜现货价格上涨到65000元/吨,同时期货价格也上涨到69000元/吨。
2月28日贸易商在现货市场上接货,同时在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