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试说明: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使用(28分)1、准确工整地书写下面的文字。
(2分)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4分)我并不想贬低牺牲个人利益的无私奉献,在物质kuì()乏的年代,正是靠着这种奉献,人们才克服了种种困难;就是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无私奉献的人增多,同样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xié()溶洽,同样会搏得我们的赞扬。
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②划线句有两个错别字,写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3、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横线上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组词(2分)()第一次见到日月潭,我便被那一泓湛绿的潭水,深深地迷醉了。
……放一汽艇,便把人带进了晶莹剔透的世界。
汽艇轻捷地行在平静如镜的潭上,一时间玉碎翠裂,船尾在碧绿的水面出两雪白的浪花,一路展漾开去。
A、艘、航、划、条B、艘、滑、剪、条C、只、航、剪、排D、只、滑、划、排4、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准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B、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南方,将有大雨。
C、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B、天逐步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泻下来。
C、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D、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6、古诗文填空(①—③题必做,④⑤题任选一题)。
(6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4)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也常引发诗人写景抒情,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5)古诗文中有很多名句蕴涵着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7、走进名著。
(3分)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写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A、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
……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领下。
B、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哪里去!”那只虎礴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C、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A、B、C、8、综合性学习(5分)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项目小学生初中高中生生54% 66% 91%祝福母亲生日的56% 86% 92%祝福同学生日的差值2% 20% 1%①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②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
(6个字以内)二、阅读理解(42分)(一)8分23秒的震撼(13分)(1)那年,我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拍摄风光片,意外地捕捉到了一段动人心弦的真实画面。
(2)那天傍晚,一群野牛正沿着河岸缓缓前行,而在前方不远处,六七只狮子,正藏在草丛里,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两头大野牛和一头小野牛不知道前方危机四伏,它们欢快地向前奔跑,距离队伍越来越远,却离狮口越来越近。
(3)没有任何征兆,埋伏的狮子们就纷纷跃起,3头野牛猝不及防,已与狮子狭路相逢。
(4)野牛急忙掉头逃跑,但是,狮子的速度更快,一只狮子几个起落,就追上了落在最后面的小野牛,并将其狠命地扑进河里。
小野牛在河水里挣扎着,几只狮子一起咬住它,它们要把这个战利品拖上河岸来享用。
但就在小牛即将被拖上岸时,河水里突然一片翻腾,一条巨鳄从河中一跃而起,它张开血盆大口,牢牢地咬住了小牛的尾巴,向河里狠命地拖拽着小牛。
就这样,群狮与鳄鱼在河边展开了争夺小牛的拉锯战。
几番撕扯,胜负已见,最终小牛被拉上了岸。
(5)我看着镜头里那可怜的小牛,它即将成为狮子的美餐了,这也许是自然界弱肉强食的必然结局。
但我发现,镜头里突然有了新的内容。
(6)那刚刚逃走的两头野牛,竟带着近百头身强体壮的野牛狂奔而来。
原来,它们在生死关头,丢下小牛逃去,并非为了苟且偷生,而是去搬救兵。
(7)众野牛如风而至,把几只狮子团团围在中间,一头野牛开始狂追一只狮子,这画面让人毕生难忘:在强悍的猛兽面前,这头食草动物的温顺软弱已经荡然无存,它吼声如雷,似威武的战将;而那狮子的威风,早已消失殆尽,它在这头野牛面前落荒逃跑。
但是,剩下的狮子依然咬住小牛不肯松口。
(8)野牛们终于发怒了。
它们结成战阵,逼近狮子。
一头野牛对着狮子疾冲上去,用牛角猛力一挑,一只狮子就飞到了空中,然后狠狠摔到地上。
几个动作,在瞬间内一气呵成,让人忘记了这竟是一头野牛。
群牛怒吼,开始发动进攻,在雷霆万钧的气势下,剩下的几只狮子终于面露惶恐,它们无力地抵抗了几下,便松开口,四散逃窜了。
(9)如血地残阳中,野牛们如一个个勇猛的战士,它们用勇敢与力量,上演了一场悲壮的生命之歌,令人动容。
(10)我看了摄像机上的时间,从小野牛落入群狮之口,到众野牛奋力救出小野牛奇迹逃生,这个过程只有短短的8分23秒。
(11)8分23秒的牛狮之战,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于强者和弱者的定义。
强者与弱者,原来并不取决于体魄的强壮或孱弱,也不在于其食肉还是食草。
(12)强与弱,是一种精神与意志的较量。
有些个体,看似软弱,可它们一旦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会形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再强悍的对手都会被折服,被击败。
9、阅读第(4)段,说说小牛遇到了怎样的危险。
(3分)10、第(8)段“几个动作,在瞬间内一气呵成”一句中,“几个动作”指的是什么?(2分)1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8分23秒的牛狮之战,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于强者和弱者的定义。
12、第(10)段和第(11)段都提到“8分23秒”,有什么作用?(3分)13、读完本文后,你一定明白了一些道理,请简要的写下你的感悟。
(3分)(二)缺憾(13分)(1)每当旅行到一处地方,往往该走该看的还没走遍看完就得离开了;当地的主人为我惋惜,我总是笑说:“这样才好,留些遗憾,以后才会想再来。
”(2)不完美的状态才充满可能,有时甚至因而成为一种美——缺憾美。
(3)印度泰姬陵的故事正是个有趣的例子。
三个多世纪前,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沙加汗,决心为他难产而死的爱妃蒙泰兹建造一府举世无双的、华美壮丽的陵寝,设计时当然从外到内巨细靡遗,无一处不是完美的对称。
不料这座耗资过巨的爱之杰作弄得民穷财尽,沙加汗被篡位的亲生儿子囚禁起来,郁郁而终;原先想为自己另建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寝,与泰姬陵遥上对应的美梦也碎了。
更可悲的是:他死后无处葬身,棺材就被放置在泰姬陵墓内、蒙泰兹棺椁之旁——这个来,就破坏了他讲求的至高无上的对称美了!不过正因为此,沙加汗得以与爱妃生同枕死同穴。
他若地下有知,是该喜还是憾呢?(4)其实对称并不一定就美。
就像太整齐完好如蜡像的脸孔是乏味的,有时左右不太对称的脸反而更有魅力。
至今还觉得《乱世佳人》里的费雯丽是电影史上最美的女人之一,我尤其喜欢她那两道高低长短不一的柳眉,每当她高高挑起右边的眉毛,无论是表示挑逗或者挑衅,都显得特别有个性而迷人。
(5)缺憾美多半是无意和无奈的意外结果,但还是有故意经营的例外。
对比泰姬陵的例子,日本建筑就另有一种思维,像东照宫,据说建造时设计得因为自觉太完美了,恐怕会遭天谴,就想出一个办法:把其中一支梁柱的雕花有意颠倒,刻意造成一份缺憾美。
这种故意经营出来的缺憾,竟是一种哲学思维了——也能够说是宗教层次上的吧。
(6)原来完美的状态也是可怕的——这不一定是迷信,其实是生活的智慧:因为没有任何状态(包括完美)是持久的;而完美状态的改变只有一个可能:变美不再完美。
惟有不完美的状态,才充满变化与发生的可能,才具有一种持续的生命力。
中国人也深刻意识到这个点,所以“月盈则亏”的道理一直是深入人心的。
(7)我们当然不能否定追求完美的重要——对完美的要求,正是人类持续自我提升的驱动力。
不过日常生活中完美状态的终止并不一定是坏事——那往往也是紧张状态的终止:小时候第一张不再是满分的考卷,新衣服上的第一点污渍,成人后新车的第一道刮痕……虽然都令人懊恼,却也让人在潜意识里松一口气:不必再成天提心吊胆地保持完美状态了!(8)我觉得古今中外最美丽的神话是中国的女娲补天,因为贴近人之常情——就算是老天也会有损坏的,不过不怕:有位健壮又善良的女神,能采炼石头把天的破洞补好。
这是何等亲切的大地之母啊!既然连天都会是残缺的,人世间的缺憾遗恨更是常态,又何须苦苦痴想求全呢?14、阅读全文,说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3分)15、对本文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印度泰姬陵的故事说明了不完美的状态有时不是缺憾,反倒因而成为一种美。
B 、电影《乱世佳人》里的费雯丽显得特别有个性而迷人,说明有时不太对称反而更有魅力,对称不一定就美。
C 、缺憾美多半是无意和无奈的意外结果,也有刻意造成缺憾美的。
D 、不必追求完美。
人世间的缺憾遗恨是常态,不必苦苦痴想求全。
16、第6段中说“中国人也深刻意识到这个点,所以“月盈则亏”的道理一直是深入人心的。
”句中的“这个点”指代什么?你是怎样理解“月盈则亏”的道理的?(4分)17、“日常生活中完美状态的终止并不一定是坏事”,除了文中列举的事例之外,你还能举出实例来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3分)(三)(8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能够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万钟于我何加.焉( ) (4)是亦不能够已.乎(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0、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2分):21、孟子文章语言犀利,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入手,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之引出下面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