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公司担保业务八级分类评分办法(修订稿)
第一条为了正确评价业务的风险,提高担保资产质量,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风险监测、风险转化、风险责任约束机制,根据集团《担保业务管理手
册》及有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担保业务八级分类评分是指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评定,对担保、委托贷款业务的风险用量化的方法进行测评的一种管理办法。
第三条本集团各控股公司和由本集团实行业务管理的参股公司的担保、委托贷款业务必须依照本办法。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所有公司类业务、个人类业务、委托贷款类业务。
第五条本办法所指的八级分类包括:正常级、关注1级、关注2级、次级1级、次级2级、可疑1级、可疑2级、损失级。
第六条具体评分指标由五大部分组成,采用“百分制”。
每大部分下设若干量化的指标及对应的打分说明
一、企业基本面评价(占30分):主要反映企业过往的财务状况,经营管
理能力,信用状况,所处行业及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等情况;
二、担保项目指标情况及项目能力评价(占30分):主要反映第一还款来
源的可靠性,即项目的进展情况或销售收入的情况及所能产生现金流
量对还款的保证;
三、反担保措施评价(占40分):主要反映第二还款来源的保障性,从反
担保物的价值、反担保物的变现能力、反担保物的抵、质押手续的完
备性及合法性、过程控制手段、反担保措施和过程控制的落实情况等
方面对担保项目质量的保证;
四、其他因素评价:(加、减分指标各占10分):主要是对上述一至三项
所未涵盖而对项目的评价有辅助影响的指标进行补充,同时也将各操
作业务的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对项目的人为影响的因素进行明确;
五、级别限制指标:主要是针对担保业务的特殊性而确定的各类对级别进
行限制的指标。
第七条根据打分的结果确定级别:
正常级,得分在80分(含)以上;
关注1级,得分在70分(含)-- 80分;
关注2级,得分在60分(含)-- 70分;
次级1级,得分在50分(含)-- 60分;
次级2级,得分在40分(含)-- 50分;
可疑1级,得分在35分(含)-- 40分;
可疑2级,得分在30分(含)-- 35分;
损失级,得分小于30分。
第八条担保风险度的高低用得分的大小来表示,得分高的风险低,得分低的风险高。
在项目报批时,如得分低于80分,原则上不予以受理。
第九条评分、定级的组织:
一、企业类业务:
1、业务部门上报项目时,由项目经理A角、B角进行初评,各公司风险管
理部进行复评,以风险管理部的评分结果为准;
2、对在保项目进行保后监管时,由负责保后监管的人员进行初评,各公司
风险管理部进行复评并定级,上报集团风险管理中心备案;
3、当担保项目情况发生变化、逾期、代偿等状况时,由各公司风险管理部
进行评分并定级,报集团风险管理中心确认;
二、委托贷款类业务、个人类业务:只要是项目通过公司内部有权审批人审
批通过的项目均视为正常。
当项目情况发生变化、逾期、代偿等状况时,
由各公司风险管理部进行评分并定级,报集团风险管理中心确认。
第十条对在保项目评分、定级的管理:
一、当项目被评为关注1级和关注2级时,应确定影响评级的主要原因,至
少每月进行一次跟踪检查,主要由项目经理A角、B角负责,各公司风
险管理部监管经理D角或其他指定人员负责督办。
跟踪检查的结果应并
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各公司负责人和集团风险管理中心;
二、当项目被评为次级1级和次级2级时,应确定影响评级的主要原因,同
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
跟踪检查,主要由项目经理A角、B角负责,各公司风险管理部监管经
理D角或其他指定人员负责参与,各公司风险管理部经理督办。
跟踪检
查的结果应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各公司负责人和集团风险管理中心;
三、当项目被评为可疑1级以下时,应采取适时监控的措施,同时针对所存
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主要由各公司风险管理部监管经
理D角或其他指定人员负责,项目经理A角、B角配合,各公司风险管
理部经理、负责人督办。
跟踪检查的结果应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各公司
负责人和集团风险管理中心。
第十一条各公司风险管理部应每季度根据平时跟踪的情况对所有在保项目进行一次定级,上报集团风险管理中心审核。
以集团风险管理中心审核确认
的结果为专项准备金的计提基础。
第十二条专项准备金的计提标准:根据评分定级的结果,提取相应的专项准备金,具体的计提标准分别为:
正常级,0.5%;
关注1级,1.5%;
关注2级,2.5%;
次级1级,20%;
次级2级,40%;
可疑1级,60%;
可疑2级,80%;
损失级,100%。
第十三条专项准备金的计提方法:以每项担保余额为基数乘以对应的计提比率。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集团风险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