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的意义 (3)

小数的意义 (3)

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P28-30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1、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3、在探索活动中,会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米尺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先学提纲一】:1、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 1 分米=()米 2 角=()元1 厘米=()米1分=()元 1 毫米=()米2、观察例1情境图,思考:(1)橡皮的单价0.3 元是()角;信封的单价0.05 元是()分,练习簿的单价0.48 元是()角()分或()分。

(2)阅读例1下面的文字,读一读:0.01读作(),0.05读作(),0.48读作()。

(3)0.3 元是1 元的几分之几?0.05 元是1 元的几分之几?0.48 元呢?为什么?【先学提纲二】:观察例2,并思考:1、分数小数1 厘米是()米,可以写成()米。

4 厘米是()米,可以写成()米。

9 厘米是()米,可以写成()米。

2、这三个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点?这三个小数有什么共同点呢?3、分母是()、()、()……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二、交流共享1、根据先学提纲(一)交流例1(1)读一读橡皮、信封、练习薄的单价。

如果用“角”或“分”作单位,你能说出这些物品的价钱吗?指出: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它们也都是小数.(2)学生再读一读,写一写。

(3)思考:1元等于多少分?1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元?写成小数是多少元?5分呢?4角8分呢?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写一写,再回答。

2、根据先学提纲(二)交流例2(1)根据刚才的学习收获,观察手中的直尺,找到1厘米的刻度,说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怎样用小数表示?自己先试一试,再集体交流。

明确:因为1厘米是1米的100分之一,也就是一百分之一米,所以写成小数是0.01米。

(2)学生独立写出4厘米和9厘米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

交流时说出思考过程。

(3)讨论:1米等于多少毫米?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可以写成怎样的小数?根据两位小数的已有认识进行类推,明确三位小数的读、写方法。

(4)把7毫米、15毫米也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5)比较归纳:比较上面的每组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

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含有几个数位,这个小数就是几位数。

如0.3是一位小数,0.05是两位小数,0.007是三位小数。

追问:还有没有位数更多的小数?你还能想到什么?(万分之几……小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完成“试一试”学生按要求独立填一填,再交流:第一个图形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你写出的分数和小数分别是多少?第二、第三个图形呢?4、完成“练一练”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三、检测完善1、练习五第1题学生在书上涂色表示相应的小数,再说说是怎样涂怎样想的?2、练习五第2题先在小组内读一读,再指名说出每个数表示几分之几?3、练习五第3题在自练本上写一写,指名上黑板,说说写出的各是几位小数?4、练习五第4题学生练习后,说一说写出的每个小数各表示多少个十分之一或多少个百分之一,多少个千分之一.5、练习五第5题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小数,指名说思考过程。

强调: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几个百分之一、几个千分之一。

6、补充: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读写法)A、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高达5.98米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13米读出这些小数,归纳读法.B、鸵鸟高达二点五米,最高体重可达一百五十五点零二千克。

写出这些小数,归纳写法C、加大难度(渗透名数化聚)矿泉水每瓶1元5角=()元非洲象体重11吨750千克=()吨鸵鸟蛋重1千克350克=()千克老师身高1米62厘米=()米四、全课总结今天学到什么知识?小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进一步探索。

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P16数位顺序表教学内容:教科书P30页例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第6~10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3、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探索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中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和小数点卡片。

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先学提纲一】1、写出下面的小数,并说出各是几位小数四点三九点五七零点零八三点零二零六点零四2、读出下面的小数,并说出各表示几分之几0.36 0.45 0.002 0.7 0.90【先学提纲二】从右边起按顺序说说整数的数位。

并说说每一位的计数单位,再说说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先学提纲三】1、小数点左边部分叫()部分,右边部分叫做()部分;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计数单位是()。

2、0.6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结果等于1。

3、0.57是由()个十分之一和()个0.01组成的。

4、一个数的百位和百分位上的数字都是4,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5、2个十和3个十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6、7.683中的6在()位,表示6个();3在()位上,表示有3个()。

二、交流共享1、交流先学提纲(一)(1)学生完成后指名读一读,在说出各是几位小数。

(2)同桌互相说说再集体交流。

2、交流先学提纲(二)从右边起按顺序说说整数的数位。

并说说每一位的计数单位,再说说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教师适时板书)3、根据先学提纲(三)交流例3、例4(1)学习例3,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

a 你能举例说说1和0.1的关系吗?引导学生把1和0.1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

如:1米和0.1米,0.1米是1分米,1米=10分米,也就是1米是10个0.1米,或者说10个0.1米是1米。

1元和0.1元、1分米和0.1分米等。

可不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探索1和0.1的关系?学生自主画图探索。

结论:1里面有10个0.1。

b 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0.1和0.01有什么关系?0.01和0.001 n呢?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c 填一填:0.6里面有()个0.1,0.06里面有()个0.01。

d 归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追问: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小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2)学习例4,探究数位顺序表。

a 出示例4,写出横线上的小数,并说说每一位上的数各是几,各表示什么?b 进一步认识小数: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3 4 4 . 7 2 5c 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

填完后,交流。

提问: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个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一位呢?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1个千是几个百?10个10是几个百?0.1是几个0.01?10个0.001是几个0.01?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4、“试一试”:1.45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同桌一个说小数,一个说小数的组成。

5、“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三、检测完善1、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第7题学生读题后写出相应的小数。

3、第8题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信息填写在表格中再集体交流。

4、第9题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5、第10题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卡片进行操作。

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P17小数的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例5、例6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1、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3、在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小数的性质。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先学提纲一】:1、认真阅读例5并思考: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证明吗?2、仔细观察学生尺。

你能在直尺上分别找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的位置吗?位置相同说明了什么?说说100毫米、10厘米、1分米分别是几分之几米吗?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3、小数有什么性质?说说你对“末尾”这个词的理解?【先学提纲二】:1、小数化简的依据是什么?10是一个整数,你是怎样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的?2、完成第35页上的“试一试”。

二、交流共享1、根据先学提纲(一)交流例5(1)出示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交流得出:其实这两样文具的单价是相等的,0.3元=0.30元追问:为什么?可能出现的解释:a 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 画图理解。

c 从小数的意义解释。

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2)完成“试一试”学生结合直尺图独立完成填写,再集体交流。

(3)总结归纳: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从左到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交流得出: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追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0,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根据先学提纲(二)交流例6(1)出示例6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试一试”。

学生自主改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