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说到橘皮汤,大家应该能猜到这是一种中药的方剂,但是这个方剂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症的,很多人却不是很清楚。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番。

【别名】生姜橘皮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小橘皮汤(《医方类聚》卷五十七引《伤寒指掌图》)。

【处方】橘皮6克生姜12克【功能主治】行滞,止呕。

治干呕哕,手足厥冷者。

【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

下咽即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别名】橘参散(《普济方》卷十五)、橘参饮(《古今医鉴》卷五)。

【处方】甘草15克人参7.5克陈橘皮(去白)60克【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暑痰逆恶寒,吐利后,胃虚,呃逆。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青竹茹1团、生姜4片、大枣1枚,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处方】橘皮45克甘草15克人参7.5克竹茹15克【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大病后发热,误用汗法,心中大烦,骨节疼痛,目瞤,恶寒,食则反呕,谷不得人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处方】半夏(制)150克茯苓陈皮各90克细辛青皮桔梗枳壳甘草(炒)各60克人参旋复花(去叶)各30克【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胸膈停痰,咳嗽痰甚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厚片,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七【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两,甘草(锉,炒)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4两,白术4两,草豆蔻(去皮)2两。

【制法】将葱1握细切,拌药罨1宿,炒令黄色,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心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处方】真橘皮(用日照西方壁土炒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反胃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大枣略煎服。

【摘录】《直指》卷七【处方】陈橘皮(去白,焙)1分,大黄(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3-4岁儿每服1钱匕,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别名】加味香苏散【处方】橘皮半两,枳壳(炒)半两,川芎半两,槐花(炒)半两,槟榔2钱半,木香2钱半,桃仁(浸,去皮2钱半,炒)2钱半,紫苏茎叶2钱半,香附2钱半,甘草(炙)2钱半。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气痔。

因忧思恐怒,适临放前,痔疮发作,肿痛,大便难,强努则肛出。

【用法用量】加味香苏散(《医部全录》卷二○九)。

【摘录】《直指》卷二十三【处方】橘皮1两,甘草(炙)1两,葛根1两,麦门冬(去心)1两,半夏4两(切,焙),竹茹1两,小麦3合。

【功能主治】阳明病,呕吐痰水青黄,胸中烦者。

【用法用量】以水7升,先煮葛根,减2升,去上沫,纳诸药,加生姜3两,煮取3升,去滓,再煮取2升,温服7合。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七【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枳壳(麸炒)1两半。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胸痹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1分,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七【处方】橘皮3两,生姜4两,茯苓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天行壮热,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5-6次温服,中间任食,1日服尽。

【注意】忌大酢、蒜、面。

【摘录】《外台》卷三引《近效方》【处方】陈橘皮(去白,焙)1分,牵牛子(炒)1分,甘草(炙)1分,大黄(锉,炒)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5-6岁儿每服1钱匕,水1小盏,加葱白1茎(擘碎),同煎至5分,去滓温服,未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葛根(锉)1两,甘草(炙,锉)1两,石膏(打碎)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饮酒过度,酒毒积在肠胃,或呕吐不食,渴多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六【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青竹茹3两,生地黄(切,焙)3两,黄芩(去黑心)3两,山栀子仁3两,桂(去粗皮)1两,白术3两,芒消(研,汤成下)、赤茯苓(去黑皮)2两。

【制法】上药除芒消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马喉痹。

势如奔马,肿痛烦满,数数吐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2枚(擘破),煎至5分,去滓,下芒消末1钱匕,搅匀,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二【处方】广陈皮、杭青皮、陈枳壳、南木香、生甘草、山楂肉、白云苓、麦芽1撮为引。

【功能主治】痘疹不能饮食,由伤食所致。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五【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橘皮2两,甘草(炙)2两,生姜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呕吐反逆,食饮不下。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煎取3升,每服1升,食前服,日3次。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范汪方》【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麻黄(去节根)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气虚乏,胸喉中干。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小麦半匙,煎至小麦熟,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处方】橘皮18铢,竹茹18铢,人参18铢,白术18铢,生姜1两,厚朴12铢。

【功能主治】妊娠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

不愈,重作。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此方竹茹能平少火,厚朴能下逆气,橘皮、生姜所以开胃,人参、白术所以益脾。

开胃益脾,欲其安谷云尔。

【摘录】《千金》卷二【处方】陈橘皮(去白)1两,人参(去芦)1两,紫苏叶1两。

【功能主治】脚气。

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8钱,水1中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类方》卷四【别名】生姜橘皮汤、小橘皮汤、小陈皮汤【处方】橘皮4两,生姜半斤。

【功能主治】行滞消痰,止呕吐。

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

【用法用量】生姜橘皮汤(《活人书》卷十六)、小橘皮汤(《伤寒总病论》卷三)、小陈皮汤(《普济方》卷一八四)。

本方方名,《赤水玄珠》引作“陈皮汤”。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橘皮汤主呕哕厥冷良,由浊痰阻遏清阳,不得旁达四末。

但须橘皮、生姜涤除痰垢,不得妄议温经也。

【摘录】《金匮》卷中【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细辛(去苗叶)1分,干姜(炮裂)1分,大黄(锉,炒)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呕吐,膈上有冷。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分3次温服,1日令尽。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前胡(去芦头)1两,甘草(炙,锉)1两,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处方】香附米(炒)2两,半夏2两,橘皮2两,甘草7钱半。

【功能主治】七情所伤,中脘不快,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水2盏,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1盏,通口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八【处方】陈橘皮(去白,焙)1两,当归(切,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鹤虱(微炒)半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炒)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腹(疒丂)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午、临卧各1服,未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阿胶(炙燥)1两,白术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虚冷,胎萎燥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1分(切),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别名】陈皮干姜汤【处方】橘皮2两,通草2两,干姜2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人参1两。

【功能主治】呕哕。

【用法用量】陈皮干姜汤(《普济方》卷二○六)。

【摘录】《千金翼》卷十八【处方】橘皮2两,干姜2两,人参1两半。

【功能主治】止呕。

主【用法用量】水6升,煮得2升,服7合,每日3次。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医门方》【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木瓜(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草豆蔻(去皮)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恶,霍乱吐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栀子仁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后,烦满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豉半合,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甘草(炙)1两,枇杷叶(拭去毛,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如人行5-7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1分,羌活(去芦头)1分,防风(去叉)1分,芎䓖1分,紫菀(去苗土)1分,桔梗1分,细辛(去苗叶)1钱半,甘草2钱(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脏本热,因伤于风,寒壅相交,痰唾稠浊,发而成嗽,服凉药其嗽愈加。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同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处方】陈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焙),槟榔2两,麦糵1两(炒令微黄),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木香3分,草豆蔻1两(去皮),甘草3分(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胸膈气滞。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卷八九引作“橘皮散”。

【摘录】《圣惠》卷十三【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两,生姜(切,焙)6两,缩砂仁1两,甘草(炙)1两,白芷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气逆,心腹膨胀,干呕不止,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口干加牛乳少许同煎。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楮白皮(炙,锉)1两半,桑根白皮(锉)2两半,紫苏子(炒)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水,遍身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