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消耗品管理制度4
消耗品管理制度
耗材产品指生产用的焊条,焊锡,密封带,打磨片,磨头,切割片,旋转锉刀,清洁剂,润滑剂等容易消耗的工业用品。
为了加强消耗品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贯彻“物尽其用、杜绝浪费”的方针,制定本制度。
1.耗材产品的入库:由于耗材产品每次订货量较大,所有物品入库,均应凭入库单办理验收清点手续,严格进行数量和质量验收,发现数量短缺、盈余、损坏、质差或凭证不符等情况,必须立即与有关经办人联系处理,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
入库物品应及时对耗材产品进行建卡登记,说明书、图纸和其它资料,是物资的组成部分,要随物资妥善保管好。
2.耗材产品的保管:产品存放要按不同的物资类别分类摆放,做到整齐、易找、易清点、易存取;管理员应每周对耗材产品盘点一次,对库存物品心中有数;每月末全面清点、统计耗材产品,如有丢失或损坏的应及时上报;要经常检查耗材产品的存放情况,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腐、防爆、防尘、防潮工作,出现问题,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3.耗材产品的领用: 计划内的物资首次领用时应按规定填写《物料领取单》,注明用途,由有关领导审批后方能领用;凡超计划领用者,必须申明原因。
领用物品时,保管员应仔细审查手续是否齐全,领用是否合理。
耗材产品的二次领用时必需以旧(坏)换新,仓库管理员回收旧(坏)品后方可发放与旧(坏)品数量等同的新的耗材产品;对没有完全消耗或者可以修复的耗材产品不能用于换领新的耗材产品。
4.耗材产品的废旧品统计:对用于换领的旧(坏)品,仓库管理员应该对其进
行分类存放并每月统计一次旧(坏)品的数量。
所得数据提交给耗材产品管理或产品采购部门。
{由于耗材产品的特殊性质,耗材产品管理部门或者采购部门可以根据仓库管理员每月提交的旧(坏)品的数量,对耗材产品的性能,月需求量等方面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生产辅料管理规定
一、生产辅料是指维修作业过程中易损易耗、价值较低、不需在结算单上体现、不直接和客户结算的生产辅助
用品。
二、生产辅料主要有:螺丝、螺帽、垫片、电线、胶布、胶水、铁线、焊条、线扣、塑料扣、砂布、破布、刷
子、洗衣粉等。
三、生产辅料由工具资料员管理。
工具资料员建立专门的帐本,对采购员采购回来的辅料进行登帐,同时建立
《生产辅料领用登记本》(见附件),对生产人员领用进行登记。
领用按最小单位和实际需要发放,对消耗品实行定人定量配发,避免浪费。
四、工具资料员每月28日根据生产辅料库存情况和每月的需求量上报次月的采购品种、数量给辅料采购员。
对临时紧急需要的辅料,及时上报给采购员。
但应尽量减少临时采购的次数。
五、采购员在每月3日之前完成该月生产辅料的采购任务。
对临时的采购任务应及时完成。
六、采购员在采购生产辅料时,要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合格品。
七、采购员可向公司申请一定金额的的生产辅料采购备用金,专项用于辅料的采购任务,不能挪作它用。
采购
物品应及时入库登帐,并及时报销费用。
八、违反本规定者,按《生产管理处罚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