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练字
2012-05-03 13:02:15| 分类:班级事务|举报|字号订阅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
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
”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
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
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
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
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
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
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
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
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
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
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
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
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
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
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
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
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
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小学生练字怎样练?
如果是练书法可以从毛笔开练,如果时间紧精力少只想把字写漂亮直接硬笔也行,市面上有些硬笔字帖,不过质量大多不高,要谨慎选择,请懂行的朋友参谋参谋也行,但关键是自己看着顺眼。
选好了就刻苦练下去,像小学生一样,先临再摹,临摹结合。
一次顶多十几个字,掰开揉碎了分析结构和笔画,别贪多别贪快。
尤其要注意的是只要字帖质量好,就暂时不要想着写出自己的风格,一心一意写得“像”,这叫“入帖”,等你把帖练纯熟了,再练别的帖,自己慢慢才能琢磨出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出帖”,对待帖子要像对待老婆一样小心谨慎,千万别写滑了,毛主席的字也是老老实实临帖临出来的。
二是选择什么帖。
如果您小时候从来没练过字,最好从楷书开始练,字帖嘛,电脑上的楷体就行。
用钢笔描拓、临写,等到写字的时候觉得手顺溜了(就是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写,不会不听使唤),再上有书法味道的帖。
我小时候老师强迫我练楷体,一开始我还觉得特死板,现在受惠无穷。
三是谈谈方法。
首先要经常看字帖,把它带在身边,没事就揣摩。
要是只有临写时才看,手里的钢笔或毛笔悬空久了墨就干了,就会觉得局促,没法认真观察。
然后是写字时要胸有成竹,总是看一笔写一笔是大忌,看一眼就瞎写叫“抄帖”,是大大忌,都不行。
黄庭坚说闭上眼睛能看到这个字在眼前重现,才能动笔写。
要是时间没那么多,您就先看一笔写一笔,第二次就看一字写一字,逐渐练到看一行写一行,字的笔画结构都牢记于心的时候才是你的。
在我练字时觉得这个真的很难做到,总是不老实,心急,为此浪费不少时间,您千万别学我,慢慢来,一天学会一个字,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个字,中国字虽然多,结构部首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慢慢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最后,您可以读读书法理论,不一定要有什么所得,陶冶一下情操也不错。
如果能引起您对练字的兴趣最好了,那样您肯定突飞猛进。
练字的用品:1、练字时一定要用田字格纸或本,它可以规范不好的书写习惯。
2、笔最好用木质铅笔,书写者可以稍用力,而自动铅笔用力易断。
练字须注意:1、坐姿正确、握笔姿势正确。
(小学《写字》课本中有具体的指导)
2、循序渐进,不拔苗助长。
3、引导小学生心平气和,心情愉悦的练字才有效果。
4、及时肯定,练到一定程度可参加比赛,以从中获得成就感。
汉字书写间架结构规律
1、左边偏旁或部件短,偏上不偏下,(左小左齐上)
如“唱、吩、明、峰”“听”等;
2、右边偏旁或部件短,偏下不偏上,(右小右下停)
如“打、知、妇、细”配、缸等。
3、上盖稍长,罩住下方;
如:会、富、穿,
4、底横要长,托住上方;
如:至、孟、监(“垂”除外)
5、上下相同,上小下大才像样。
(重形下载上)
如:吕、炎、串、昌”等。
6、左耳小,右耳大,单耳向下拉。
如“队、陈,都、邦,印、即”等。
7、横长则撇短(横长撇易短)
如“布、右、有”等;
8、横短则撇长,(横短撇易长)
如“左、龙、灰、存”等;
9、横长竖短则撇捺收,横短竖长则撇捺放,
如“杂、杀,术、朱、本”等。
10、有中竖的字,笔画要正直,
如“甲、平、午”等;
11、有中横的字,中横要长,
如“喜、安、意、类”等。
12、左右有竖的,左竖收右竖伸,
如“日、固、临、界”;
13、上下有横,上横短下横长,
如“二、天、正、亚(“末”除外)”。
14、三包框的字,下缺、右缺向里收,如“同、用,臣、医”等;
15、上缺、左缺向外出,
如“凶、幽、司、匐”等。
16、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写肥一点,
如“翼、冀、霎、蕊”等;
17、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瘦一点,如“嫩、渺、徽”等;
18、全包围的字要写得略小点,
如“国、回、囫、囵”等。
19、捺在左内缩成点,如:林
20、左边底横要变提,如:地
21、月字当底撇变竖,如:育
22、左竖弯钩变竖提,如:
23、西四当头不拐弯,如:谭
24、雨字当头短而齐,如:需
25、小可几羽在上钩收起。
如:歌,翼
26、排点齐有形如:雨、函
27、重横上易短如:春、老
28、重竖右易伸如:川、顺
29、连折兼方圆如:界、花、富
30、连勾角不同如:弯、穷
31、三点意不断如:法、亦
32、两撇对上胸如:行、得
33、四横求变形如:兼
34、四竖下合迎如:带、舞
35、疏者易舒展如:大、小
36、堆积要等腰如、品、晶
37、并立让右行如:林、流
38、大字促其小如:赢、赣
39、小字见大形如:一、十、东
40、长者自然长如:廿
41、横竖起平衡如:十、田
42、撇捺求飘逸如:贪、春
43、勾折有力量
44、点要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