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第一轮复习——内能 热和功 教案12

高三第一轮复习——内能 热和功 教案12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内能 热和功

一、考点聚焦

1.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

2.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二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

3.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永动机的不可能。绝对零度的不可达到。

4.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

二、知识扫描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 ,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 标志 。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它的分子热运动 平均动能 增大。

2.分子势能跟分子 间距 有关,如图所示。

3.物体内能是 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 和 ,

与物体的 温度和体积 以及物体的摩尔数有关。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 热传递和做功 。

5.热力学第一定律关系式为ΔU =Q+W 。注

意正负符号。第一类永动机是 不能 制成的。

6.热力学第二定律一种表述是: 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这是按照热传导的方向性来表述的。 另一种表述是: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这是按照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的,它也可以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是 不可能

制成的。

三、典型例题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小

C.一定质量00C的水结成00C 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解析: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但不是内能的标志。所以A是错误的。

温度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但分子质量大小不清楚,因而B是错误的。C答案中要放热,由能量守恒可知,内能一定减少。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在热传递不清楚的情况下,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D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掌握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和物体内能等概念,并要正确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

例2 一个小铁块沿半径为0.2m的固定半球内壁的上端边缘由静止下滑,当滑到半球底部时,底部所受到的压力为铁块重力的1.5倍,设此下滑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并有40%被铁块吸收,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J/(g·ºC),g取10 m/s2,求铁块升高的温度?

解析:设铁块的质量为m,则N一mg=Rmv2,铁块在半球底部的动能

EK=)(mgNRmv21212,据能量守恒有tcmmvmgR0024021)(,解得

Δt=1.3×10—3 ºC r0 r O Ep

图8.2-1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点评:对于由多种形式组成的较复杂问题,应先搞清物理过程,注意从能量的角度,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情况搞清.

例3 如图所示,两相同的容器装同体积的水和水银,A、B两球完全相同,分别浸没在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A、B两球用同一种特殊的材料制成,当温度稍升高时,球的体积会明显的变大,如果开始时水和水银的温度相同,且两液体同时缓慢地升高同一值,两球膨胀后,体积相等,则

A.A球吸收的热量较多 B.B球吸收的热量较多

C.两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小球吸热用于小球内能的增加和膨胀对外做功,

对外做功等于液体重力势能的增加.因此,由热力学

第一定律可知,答案B正确

点评:此题须结合系统的能量守恒来分析。

例4.某热机一小时燃烧20kg柴油,柴油完全燃烧的燃烧值为q=4.3× 104J/kg,而该热机燃烧20kg柴油,只能对外做功2.58×105J的功,那么该柴油机的效率为多少?

解析:燃烧20千克柴油,所放出的热量为:Q=qM=4.3×104×20=8.6 ×105J, 而对外所做的功为2.58 ×105J,所以该热机的效率为:η=2.58 ×105/8.6 ×105=0.3。

点评:此题必须准确理解柴油的燃烧值和效率概念。

例5.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很大 B.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可能增加

C.物体的内能损失时机械能必然减少 D.物体的机械能为零而内能不可为零

解析: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的机械能可为零,但物体的内能不可是零。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可能增加。物体的内能损失时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但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答案B、D正确。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内能和机械能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的区别。

四、过关测试

1.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大气层时,表面温度不断变化。这是因为( )

A.卫星的速度不断增大,卫星中的所有分子动能都增加,所以卫星表面的温度不断升高

B.卫星的高度不断减少,卫星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所以卫星表面的温度不断升高

C.卫星的机械能不断减少,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卫星表面的温度不断升高

D.在大气层中运行的卫星其表面由于空气的阻力,的温度不断升高,卫星表面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C.热传导是有方向的 D.能量耗散说明能量是不守恒的

3.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p表示两个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设两分子相距很远时Ep=0.当r=r0时两分子间斥力等于引力.以下正确的是( )

A.当r0>r0时,Ep随r的增大而增加 B.当r<r0时,Ep随r的减小而增加

C.当r>r0时,Ep不随r而变 D.当r=r0时,Ep=0 水水银

图8.2-2 B

A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4.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恰能沿斜坡向下匀速运动,在这过程中( )

A.汽车的机械能守恒

B.汽车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C.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总能量守恒

D.机械能逐渐转化为内能,总能量逐渐减小

5.子弹头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头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内能的增加量

B.子弹头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和子弹内能的增加量

C.木块的内能改变是由于做功

D.木块和子弹组成的系统的总能量守恒

6.图中活塞将气缸分成两气室,气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以E甲、E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 )

A.E甲不变,E乙减小 B.E甲增大,E乙不变

C.E甲增大,E乙减小 D.E甲不变,E乙减小

7.从某高处下落的水,总势能的20%用来升高水的温度,若发现水温升高了9.5×10-3℃

则水下落的高度为多少?

8.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中,活塞对空气做了2×105J的功,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1.5×105J,则它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还是放出了热量?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7.质量M=4kg的重锤锻打铁器,铁器质量m=0.6kg,已知打铁器前重锤的速度v=10米/秒,设打击时有60%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其中50%使铁器升温,已知铁的比热c=5×102J/kg℃,求重锤连续打击20次后,铁器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

8.质量m=10g的子弹水平射入静止悬挂着的质量M=1kg的沙袋内,沙袋摆过=60角,摆长l=lm,子弹射入沙袋时产生热量的80%被子弹吸收,子弹的温度升高多少度?

(子弹的比热为C=378J/kg·℃,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9. 如右图所示,在质量为m1的细玻琉管中盛有少量乙醚液体,用质量为m2的软木塞将管口封闭。加热玻璃管使软木塞在乙醚蒸气的压力下水平飞出,玻璃管悬于长为l的轻杆上,细杆可绕上端o轴无摩擦转动.

欲使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忽略热量损失的条件下,

乙醚最少要消耗多少内能?

10.如图,两端足够长的敞口容器被固定住,有两个可以自由滑动的光滑活塞A、B,中间封有一定量的气体,现有一块粘泥C,以EK0的动能沿水平方向撞到A并粘在一起.由于活塞的压缩,使密封的气体的内能增加.设A、B、C质量都相等,则封闭的气体在绝热状态变化过程中,内能增加的最大值是多少?

C

A

图8.2-3

图8.2-4

B

图8.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