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景色
课题:窗外的景色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展开想象,创意不同的窗外的景色,并用丰富的美术形式进行表现。
2.通过欣赏窗外的景色,激发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能运用各种不同的绘制方法,绘制窗外的景色。
教学难点:学生能否大胆想象并表现出窗外的景色。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范画作品等。
学具:水彩笔、剪刀、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谈话)我给大家请来一位朋友,(课件显示)他是谁呀?
下面让哆啦A梦给我们讲个故事:《窗外的气球》,啊?原来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啊!那么科利亚在病房的窗外看到了什么?(画着笑脸的红气球)这是科利亚看到的最美的窗外的景色,你最希望透过窗子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窗外的景色》(出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窗户的资料,你们都有哪些方面的收获?
(学生小组交流)学窗户的形状、结构、功能……
2、欣赏图片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全面,对窗户的知识有了定的了解,老师也带来一些资料,我们一起看一下?(欣赏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图片)透过这么多造型奇特的窗户,我们一定能看到许许多多的景色!
3. 听声音
窗户是房间的眼睛,通过这只眼睛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更加精彩的世界!透过这么多造型奇特的窗户,我们一定能看到许许多多的景色!下面我就来和哆啦A梦做个比赛,看看是他的机器机器厉害还是我们的小脑袋瓜厉害!
(1)课件出示一扇窗,并伴随着打雷声音,这扇窗户外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得画面更丰富一些!
(2)给出鸟声,请学生想象这扇窗户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
(3)给出车水马龙的吵杂声,让学生闭眼冥想,畅所欲言。
课件欣赏窗外的不同景色,开阔学生艺术欣赏视野。
(不局限于风景、也可有亲情、故事等)
4. 刚才,我们只是从房子的窗户可以看到了一些美好的景色,还可以从哪里看更多窗外的景色?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扩展他们的思维。
生:飞机上、轮船上、潜水艇、汽车上……师:你想看到什么景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5. 同学们的想力真丰富!可是我们也别小瞧了哆啦A梦呀,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变换出来的窗外景色吧!
出示窗外的幻想画作品,和学生探讨窗外的景色必须得是现实存在的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游戏:给漂亮的景色加窗户。
(1)给出几个不同形状、不同风格的窗户和横竖构图不同的风景,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将窗户添加到最适合的风景上。
让学生根据既有的画面进行联想、补充、添画,分小组交流,进行小组创意PK。
(2)学生全体交流。
为什么这样安排?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能不能给它创造一个更独特的窗户?
7.欣赏作品:
(1)出示画家的绘画作品和现实中窗外风景图片对比,让学生了解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
(2)教师声情并茂地描述故事情节,并适时展示教师创作的有创意的作品范例;
(3)通过孩子喜欢的——动画《飞屋历险记》片段(小屋飞天上看到云彩,鸟,屋顶,暴风雨等)、动画《机器人瓦力》片段(回到梦想的故土地球,透过飞船窗子看到地球已是一片废墟)、童话插图《格列佛游记》(窗口看到巨人的一只眼)、小说插图《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窗口斜逸一枝枯藤挂的最后一片绿叶成了主人公的精神支柱)、丰子恺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窗口只有一弯月亮),创设情境,启发联想,并进行初步的构图意识的渗透;
(4)学生进行交流,进行脑力激荡——窗口林立的黑烟囱、鱼在窗外游、恐龙在窗外的一只脚、母子牵手的背影、倒着的景物或人、蜘蛛侠掠过窗口在暗夜里伸张正义……;
8.出示同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从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分析交流,并请学生区分作品的材料不同,制作做法就不同。
9.提出问题:这节课你打算来绘制一个什么样的窗外的景色?通过哪些步骤来实现?
三、学生作业
哆啦A梦真是太厉害了,但是我们会输给他吗?老师也相信刚才大家有那么多好的想法,一定会创作出比他更好的作品来!下面就请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大胆的创作吧!
四、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采用了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的方式。
展示作品中互评、汇报创作构思、合作感受。
教师鼓励表扬,肯定学生们的成功。
小结:本课教学中,同学们通过探索学习,学会了绘制各种各样的窗外的风景,也学会了从哪些角度欣赏和分析绘画作品,希望孩子们能在课下多观察和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五、教学拓展
先听声音“哐当”,呀!哆啦A梦是不是闯祸了!咱们一起去看一看。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出示打破玻璃的窗外的风景图片。
大家看,透过破碎的窗户外的景色是不是也很美啊?告诉学生其实残缺也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