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顶思考帽心得

六顶思考帽心得

高效的思考工具
上完了老师上课所讲的六顶思考帽,之后觉得这种水平思考法的确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种思考方法让原本不喜欢思考的人学会了思考,让会思考的人更富有思维。

它只能允许思考者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给我们的道理:思考者要学会将逻辑与情感、创造与信息等区分开来,这一概念就是六顶思考帽的方法。

戴上任一顶帽子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类型的思考方式。

在社会生活中,为了集思广益,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思考。

然而,思考的结果则并不能如人所愿,谈不上效率,更谈不上执行。

六顶思考帽是一套思维的工具,既可以用于个人思维,也可用于团队沟通。

“六顶思考帽是爱德华·德·博诺博士开发并流行于西方企业界的,是最有效的思维训练。

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从而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人们建立一个思考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思考,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与个人的效能,降低会议成本、提高创造力、解决深层次的沟通问题。

它为许多国家、企业与个人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工具。

在实际运用中,它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六顶思考帽”的颜色各不相同:白、红、黄、黑、绿、蓝。

颜色和它们的功能有关。

但我们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戴哪顶帽子。

一个团队的成员常常在同一时刻戴着不同颜色的帽子,因此导致我们的大量思想混乱,相互争吵和错误的决策。

“六顶思考帽”思维方法使我们将思考的不同方面分开,这样,我们可以依次对问题的不同侧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考虑。

就像彩色打印机,先将各种颜色分解成基本色,然后将每种基本色彩打印在相同的纸上,就会得到彩色的打印结果。

同理,我们对思维模式进行分解,然后按照每一种思维模式对同一事物进行思考,最终得到全方位的“彩色”思考。

中国人喜欢开会,无论什么问题一般都会通过开会来解决,可是大家发现没有,一个问题通常要开N多次会议才能解决,甚至还解决不了。

在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每个人都在扮演一种角色,坚持着自己的观点,最后意见还是未能达成一致。

或许有时候一个好的会议主持者在出现这种情况时,能及
时的引导大家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这时候会议也会取得成效,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浪费了很多的宝贵的时间了,造成“会议落实会议”的局面。

如果运用了“六顶思考帽”这种思维方式,很多问题都是会迎刃而解的。

运用“六顶思考帽”,可以将争论的双方由传统的互相对立,转化为有统一目标的两个方面。

这时,双方争论的焦点不是证明谁对谁错了,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贡献各自的力量,这样一来容易形成合力,问题解决起来就方便多了。

“六顶思考帽”,一是简化思考,让思考者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二是让思考者可以自由变换思考方式。

把事情简单化,一次做一件事情,一次使用一顶帽子,到最后所有颜色的帽子都会用到,事情也就很容易的解决。

用“六顶思考帽”来考虑公司单位存在的问题,也会起到意外的效果。

运用“白色思考帽”来思考、搜集各管理环节的信息,收取各个职能部门存在的问题,找到基础数据。

戴上“绿色思考帽”,用创新的思维来考虑这些问题,不是一个人思考,而是各层次管理人员都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大家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办法、好的建议、好的措施。

也许这些方法不对、甚至无法实施。

但是,运用创新的思考方式就是要跳出一般的思考模式。

接着,分别戴上“黄色思考帽”和“黑色思考帽”,对所有的想法从“光明面”和“良性面”进行逐个分析,对每一种想法的危险性和隐患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切合点。

“黄色思考帽”和“黑色思考帽”这两种思考方法,就好像是孟子的性善论和性恶论,都能进行否决或都进行肯定。

到了这个时候,再戴上“红色思考帽”,从经验、直觉上,对已经过滤的问题进行分析、筛选,做出决定。

在思考的过程中,还应随时运用“蓝色思考帽”,对思考的顺序进行调整和控制,甚至有时还要刹车。

因为,观点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会进入死胡同。

所以,在整个思考过程中,应随时调换思考帽,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讨论。

思考是智慧的源泉,我们只有充分掌握思考这门艺术,挖掘和利用这一科学的充满理性和文明的“软”资源,学习不断,追求不断,创新不断,真正戴好“思考帽”这个高效的思考工具,才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完成自己的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