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施工图审查与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摘要:近年来,质量监督站在对人防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审查及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量非专业人防设计单位及施工队伍的介入,加上有关人员在对人防工程设计、施工规范理解上存在偏差,造成部分人防工程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人工程的建设质量。
笔者将近几年来在施工图审查及质量监督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供人防战线的同行们参考借鉴,以达到今后更好的严把人防工程质量关,提高人防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人防工程;施工;审查;处理
Abstract: the author summarized common problems and treatment methods I in the construction plan review and quality supervision in recent years, for civil air defense front of colleagues references, to strict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off better in the future, and to improve the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the purpose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Key words: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construction; review; processing
审批文件方面存在的问题
送审的施工图纸都附有当地人防主管部门的工程审批表。
而这些审批表却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1、现行《战技要求》对人防工程的分类明确规定划分为甲、乙两类。
并详细阐述了甲、乙类人防工程在防护上的各项要求。
但仍有部分人防主管部门在工程审批表中不明确规定拟建工程的类别是甲类,还是乙类,仅简单给出抗力级别。
这种审批方式通常造成非人防专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张冠李戴”,将甲、乙类工程的要求互相混淆。
那么,正确的审批应首先明确拟建人防工程是甲类,还是乙类,其次是防常规武器的抗力级别和防核武器的抗力级别;第三是战时用途。
只有按上述方式明确审批,才可以使设计人员有据可依地按规范中的相关防护标准进行设计。
2、《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是有秘级的规范。
因此在05版《人防地下室设计规范》中并未出现关于防化分级的内容,而是将相关要求溶入各专业的条文规定中,但是目前有些审批文件中出现“防化X级”的内容,这种审批方式除了涉及泄秘问题外,另外非人防专业设计人员会由于在规范中找不到相关条文规定而茫然,从而反复询问,影响设计周期。
因此,这种审批方法是应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必须杜绝的。
口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甲类核6、6B级防空地下室关于用室内出入口代替室外出入口的问
题,规范中明确规定“在首层楼梯间与通向室外的门洞之间应设置与地面建筑的结构相脱开的防倒塌棚架”,对于这条规定发现普遍执行的不好,没有做到“完全脱开”。
有许多设计仍按03版规范在上部作倒塌棚架,也有的设计人员了解一部分,只把楼梯上部不大于2.0米处做局部完全脱开的防倒塌棚架。
都是不符合规范的。
其主要原因是对规范的规定不理解,实际上简单的讲按此条规定设计的出入口就是“只能下,不能上的出入口”,明确这一点,设计就不会再出现错误。
2、规范中明确规定“当防护密闭门设置在直通式坡道中时,应采取使防护密闭门不被常规武器(通道口外的)爆炸破片直接命中的措施(如适当弯曲或折转通道轴线等)”。
目前大量平战结合的工程平时的功能都是汽车库,其直坡道处设有防护密闭门通常没有做弯曲或折转通道,那么一旦工程受到常规武器的打击,其爆炸破片回破坏防护密闭门。
3、规范中明确规定“当防护密闭门设置于竖井内时,其门扇的外表面不得突出竖井的内墙面。
”针对此规定出现的问题最多,尤其是战时功能为物资库的工程,设置在通风口竖井处的防护密闭门很少有嵌入墙内的。
我们这里讲的“不得突出竖井的内墙面”是指关门状态下,也有设计误解为开门状态,是不对的。
通风口、水电口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少工程消波系统设计不合理,选用的扩散室尺寸与活门选型相矛盾。
《防空地下室规范》附表中给出的风量及相应扩散室尺寸、活门型号仅限于选用建设部的防护设备图集,而如果选用的活门型号为总参工程四所的图集时,就不能再选用《人防地下室规范》附表中的扩散室尺寸了,而要重新进行消波计算,以避免设计的扩散室过小,不满足消波要求;或者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消费。
同时,提醒施工图审查部门应要求设计人员提供消波计算书,主要原因是非人防专业的许多设计人员尚未掌握消波计算的方法,其设计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
2、口部洗消防水集水坑的设置位置在《人防地下室规范》3.4.10已明确规定设在防护密闭门外,而许多设计人员却将此坑仍设在防护密闭门内,与规范规定不符。
3、《人防地下室规范》3.4.11规定了对防爆波电缆井的设计要求,但许多设计图纸忽视了其设置要求;还有的设计人员对条文规定理解不够准确,对于电缆由地面建筑上部直接引至防室地下室内的,也设防爆波电缆井,这是不对的。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需要对电缆采取防护密闭措施即可,再设置防爆波电缆井就是一种浪费!
电站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人防地下室规范》7.2.11条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规定哪类工程内部应设置电站,但目前许多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对于“大于5000m2设置电站”的理解存在偏差,造成大量的人防工程应设置电站的却未设置。
那么这里的“大于
5000m2设置电站”有以下几层含义:①新建单个防空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这条规定执行较好);②新建建筑小区各种类型的(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掩工程、配套工程等)多个单体防空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m2;③新建防空地下室与已建而又未引接内部电源的防空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m2时,例如:某小区一、二期人防工程建筑面积小于5000m2未设置电站,当建造第三期人防工程时,它的建筑面积与一、二期之和大于5000m2时,应设置电站。
第二、三情况下执行的普遍不好,这也要求从事施工图审查的人员在审查同一规划的小区的设计图纸时,做好文件资料的存档工作,以备后查。
2、关于移动电站的设计,按规范规定许多情况下是可以采用的,尤其是在汽车库内,可不专设发电机房,即节省空间有利于平时使用,又降低工程造价,但许多设计人员忽视了移动电站的应用而采用固定电站设计。
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当发电机组总容量大于120kw时就不宜采用移动电站了。
预埋管线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规范规定穿越临空墙、防毒隔墙、防护密闭墙等处的风管应在土建施工时,预埋带翼环的钢制通风短管。
这对工程密闭、防护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而施工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对于上述部位,施工中有的下木盒预留孔洞,却忘了预留管,安装时现场打洞。
这就破坏了工程的防护、防毒的整体性,给战时加固封堵带来很大的难题。
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应注意孔框图,认真按图施工。
2、自动排气活门的设置要求应与室内的通风短管(或密闭阀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错开布置。
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不尽如人意!由于设备与通风短管在上、下、左、右的设置位置欠妥,从而形成换气死区!我们知道简易洗消本身就是“风淋”起很大作用,尤其是在防毒通道内的换气,这是特别注意的事。
除此之外,我们在施工验收时常常发现,很多工程没有安装自动排气活门和通风短管。
防护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施工图审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防门开启方向不满足平时使用要求,这就需要调整门轴的位置,调整左开、右开,以利于平时使用;
(2)人防门框墙的尺寸不满足安装要求。
人防门的上、下、左、右要求尺寸在图集中都明确标注,这是安装的下限要求,是不能突破的。
设计应考虑施工等各方面因素,留有余地,不要打擦边球,造成人防门安装以后不能够完全打开,即影响美观,又影响使用。
这就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在砼浇筑前应严格检查,避免砼施工完成后再做修改,其难度之大不谈,对工程密闭性造成的破坏是必然,因此应慎重对待。
(3)对于活门槛人防门,大部分设计图缺少详图,造成施工单位将建筑
完成地面与结构地面混为一谈,至使人防门下坎预埋件安装在建筑完成地面标高处,而未与砼浇成一体,下部空出装修层高度,此人防门形同虚设,为人防工程建设留下巨大隐患!
2、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防护设施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及年检的检查,人防工程的防护设备是必须使用定点生产厂家生产的专业设备的,因此对生产许可证的检查格外重要,如果厂家提供的许可证为复印件,一定要加盖红章并注明专用某工程字样。
(2)在砼浇筑前,没有对门框安装情况,门槛高度等进行检查,尤其是汽车库坡道出入口处设置的防护密闭门,需注意检查,否则有可能无法安装防护密闭门或打不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