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文件的更改办法

技术文件的更改办法

技术文件的更改办法(修定版)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企业产品技术文件的更改原则、权限、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产品技术文件的更改,其他文件可参照执行。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SJ/T 207.5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5部分:设计文件的更改
SJ/T 10531工艺文件的更改
2 技术文件的更改原则
3.1技术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相关部门下达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以下简称更改通知单),凭批准后的更改通知单进行更改。

更改通知单格式见附录B,有2种格式,可视情况采用其中的一种格式。

当更改为临时性时,应在表头标题“技术文件更改通知单”后注明“临时”字样,并至于圆括号“()”内,字体要工整、协调。

3.2技术文件的更改,应考虑设计与工艺文件的先进性、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亦不得违背有关标准的规定。

3.3关键工艺及技术参数等的重要更改,其更改通知单应附有论证、试验报告,或注明相关的论证、试验报告文件编号。

3.4技术文件的更改必须履行签署手续,同时进行标准化及工艺的审查,做到完整、正确、统一、协调,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5技术文件的更改要保持底图、复印图和产品相一致;保持基准技术文件(备份光盘等)、工作技术文件和产品的一致。

3.6技术文件更改时,与其相关的文件应同时进行相应的更改,必须做好保持相关技术参数的一致性。

3.7 更改通知单必须进行统一入档登记,以便有据(档)可查。

公司技术档案室负责更改通知单的统一入档登记。

3.8 更改通知单的更改内容应能反映出更改前后的情况,更改的相关部位应
表示清楚。

3.9更改部分与其相关部分的字体、图线和符号应协调,力求更改后的技术
文件清晰、整洁。

3 技术文件的更改权限
4.1自行设计、测绘设计的技术文件,更改权属设计或编制部门。

4.2外购的技术文件,更改权属购入单位的设计或编制部门。

4.3统一(联合)设计的产品、技术引进的产品及上级有明确规定的产品技术文件,更改权按上级规定办理。

4.4由用户提供或合作生产的产品技术文件,更改权按合同或协议办理。

如合同或协议未规定时,更改权属制造厂的设计或编制部门,具体由各项目/岗位相关责任人负责。

4 技术文件的更改程序
5.1技术文件的更改应有申请部门(人)提出的书面申请(申明理由、经过审批),或专题会议的讨论记录。

而后据此拟制更改通知单,和根据更改通知单更改相关的技术文件。

5.2更改通知单由原技术文件编制人负责拟制,应对相关在制品、库存品、交付在途和已交付到顾客的产品提出处理意见、建议,或进行必要的说明。

并经由原审核(职能)人员负责审查,而后经必须的批准手续后方可据此实施更改。

5.3 若原技术文件编制人或审查人离职或缺岗,可由其他技术人员负责更改与审批,但应获得相应所需的背景材料。

5.4标准化员根据批准后的更改通知单对归档技术文件底图和发放的所有复制件进行更改,计算机编制技术文件电子文档的改写由各项目/岗位相关责任人负责。

更改应及时进行(包括电子文档),须保证前述有关文件的一致和统一性。

5.5 对于更改后须更换技术文件的(换页/版),必须同时收回被替换的技术文件。

5.6提供给外协单位的技术文件由外协归口部门负责更改后技术文件的转发、更换,以及被更换技术文件的收回。

5 更改通知单编号
更改通知单的编号方法见附录A
6 技术文件的更改方法
7.1技术文件的更改处应有更改标志,其标志采用小写拉丁字母。

7.1.1 对有“更改”栏的技术文件,其标记填写在相应的“更改”栏内。

7.1.2 对无“更改”栏的技术文件,其标志应填写在直径为4mm-6mm细实线的圆内,字母从a开始,标注在需更改内容的附近。

标志应水平书写。

自该圆可引一条或几条带箭头的细实线,指向更改处。

7.1.3 对于不便在更改标记处标注更改标记的技术文件(如电路图),可采用图幅分区中的分区代号确定更改部分的位置,在“更改标记”栏内填写更改标记和分区代号,其间用斜线隔开。

例如:某设计文件的第一次更改在B2区内,表示为a/B2。

图幅分区见SJ/T 207.2-1999附录A。

7.2 技术文件的更改方法
7.2.1划改
技术文件的更改一般采用划改(不得涂改!):将需要更改的内容(如尺寸、方案、符号、图形等)用细实线划去,被划去部分应仍能清楚地看出更改前的情况。

有新内容时,在被划掉内容的附近填写新内容。

示例1:明细表更改
@
示例2:图形、尺寸更改
7.2.2刮改
当(且仅限于)技术文件底图采用硫酸纸(描图纸)打印时可采用刮改,将需要更改的内容刮掉,有新内容时,在刮改处填写新内容。

此方法一般应用于:7.2.2.1 当划改会引起误解时;
7.2.2.2 当划改会有损技术文件的清晰时;
7.2.2.3 当划改后更改内容填写不下时。

7.2.3 技术文件的更换(换页/版)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须更换新的技术文件底图代替原底图,但不得改变该技术文件原编号。

此时“标记”、“数量”栏的填写分别按下述7.3.1条、7.3.2条的规定,其余各栏不填写。

7.2.3.1当划改会引起误解时。

7.2.3.2当划/刮改有损设计文件的清晰、整洁时。

7.2.3.3当划/刮改后更改内容填写不下时。

7.2.3.4经多次更改,技术文件的底图已模糊不清时。

7.2.3.5虽初次更改,但更改内容较多,更改后文件不清晰时。

7.2.3.6 紧急情况下非常规更改的工作技术文件。

7.2.4改写
此方法适用于计算机编制技术文件的修改(其中包括删除、增加内容)。

其修改程序如下:
7.2.4.1 相关操作人员按更改通知单的更改要求更改工作设计文件,经更改通知单的拟制者复核后,在技术文件“更改记录”栏分别填写“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各栏。

7.2.4.2 相关操作人员用更改后的工作技术文件拷贝出基准技术文件,并在计算机编制技术文件履历表更改记录栏内分别填写“文件名”、“技术文件编号”、“更改单号”、“签名”、“日期”各栏。

计算机编制技术文件履历表格式参照SJ/T 207.5附录B(提示的附录)。

7.2.4.3 相关操作人员用更改后的工作技术文件打印或拷贝出生产文件,供有关部门使用。

7.3 技术文件“更改记录”栏的填写
“更改记录”栏是指技术文件中的“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字”及“日期”各栏。

对无标题采用签署页形式的技术文件,应将文件的更改情况及时填入更改记录页,更改记录页的内容及格式见SJ/T 207.2-1999的9.2。

7.3.1 “标记”栏填写更改通知单中“更改标记”栏的标记。

每一次更改用一种标记,不能合用。

对于更换的底图,“标记”栏填写最后一次的更改标志。

7.3.2“数量”栏填写同一标记下更改处数。

(如:示例1为1处,示例2为5处)。

对更换的底图,
可按顺序填写“更换”两字和阿拉伯数字,如:“更换1”、“更换2”……。

7.3.3“更改单号”栏填写更改通知单的更改单号。

7.3.4“签名”、“日期”栏内更改人员签名并填写日期。

7.4技术文件的作废与销毁
7.4.1被更换的收回技术文件应做作废、销毁处理。

被更换、作废的技术文件底图/备份光盘须留档存查,对确有保留价值的收回、作废技术文件,亦应照此办理。

存查的作废技术文件(底图/备份光
盘和确有保留价值的收回、作废文件)须加盖“留用参考”印章。

7.4.2 对作废技术文件,应将其从有底图打印权限的计算机中删除。

7.4.3 对作废技术文件的销毁处理按有关规定办理。

7.5通用件的技术文件更改应谨慎,不得破坏其通用性,更改时应同时更改与其相关的一切技术文件。

不能更改时应保留原有技术文件,这时应编制新的技术文件,重新申请编号。

7.6 紧急情况下可由项目/岗位相关责任人,或具备资质的其他相关人员先行更改(或授权先行更改)工作技术文件,随后须按规定及时补办更改通知单。

通常,该被更改的工作设计文件应更换,且应随同事后补办的更改通知单一并归档。

7.7 技术文件的临时更改
7.7.1 在生产中,当发生需临时脱离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但可接受这种情况时,须拟制临时更改通知单(必要时,可同时编制临时技术文件)。

以使过程重新纳入可控状态。

此种情况下,相关的技术文件不可更改。

7.7.2 临时更改通知单(和临时技术文件)须规定其使用期间。

通常,当需临时脱离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但可接受这种情况消除后,该临时更改通知单(和临时技术文件)即自行作废。

7.7.3 作废的临时更改通知单(和临时技术文件)其复制、发放件的收回与销毁按前述相关条款的规定,但其原件必须归档管理,以备存查。

7.7.4 临时更改通知单的提出、拟制和审批等按前述相关条款的规定,临时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批参照ZHA JXXXX-2008技术文件编制/审批办法的相关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