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什么》教案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定义、要素、特点、结构、传播媒体,激发学生阅读新闻的兴趣,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和初步的传媒素养;指导学生对新闻材料进行筛选、提炼,尝试写作一句话新闻、新闻导语,培养学生初步的传媒素养,并训练学生筛选、提炼、评判的思维能力,语言概括表达能力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定义、要素、特点、结构、传播媒体;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特点,指导学生对新闻材料进行筛选、提炼,尝试拟写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从而训练学生筛选、提炼、评判的思维能力、语言概括表达能力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注意: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的设计,要注意融合三个维度,不能割裂、油水分离、甚至相互冲突。
)4、教学方法:(教师引导、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师方法指导与学生写作训练相结合)1、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新闻材料从而得出关于新闻相关知识的结论,从而加深对新闻的认识;2、指导学生尝试写作一句话新闻、新闻导语,从而训练学生筛选、提炼、评判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闻传媒1、调查采访:(教师模仿报社记者,对学生进行采访。
)(1)你经常看新闻吗?说说看新闻的好处?看新闻很重要:(1)获取信息,扩大视野,增长见识。
(积累作文素材)(2)提高思维的敏锐性和思想的洞察力。
(分析与预见册能力)(2)你最喜欢通过什么传播媒体看新闻?说说你喜欢的这种传媒有什么特点?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
报纸:容易保存,可以反复阅读有很强的阅读自由度适合于尝试解释信息缺点:时效性差,读者有限,感染力相对较弱电视:长于纪实再现,时效性强瞬即逝,不利于保存;按顺序播放,选择性差广播:用描述性话语,创造视觉图像,使人身临其境口语化,重复关键信息缺点:瞬即逝,不利于保存;按顺序播放,选择性差网络:快速,及时(滚动报道,即时翻新)网络新闻标题比传统新闻标题更简洁和追求眼球效应(分层隐藏,由页到层的革命)网络报道生动活泼,趣味性更强网络新闻往往是动态的、联系的网络新闻更为多样,报道更为立体(滚动新闻、视频、图片、相关资料、评论)网络新闻发挥技术优势,增强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的互动(评论栏、评分栏)2、展开辩论:辩题:网络媒介会不会代替报纸?正方:报纸会灭亡反方:报纸不会灭亡正方:网络新闻的多媒体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网络新闻及时性强,可以滚动报道,即时翻新。
网络新闻不需要纸,更适合环境保护的需要。
反方:报纸可以在公交车上阅读。
阅读网络新闻所需要的设备(如电脑)成本太高,报纸便宜。
报纸是言行商投放广告的理想媒介。
网上阅读对视力有损害。
目前,二者是各占一部分秋色,甚至可以相互借助、共同发展。
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媒介会不会彻底击败报纸,就要靠时间来检验了。
二、新闻的定义讨论探究:提供几组关于“新闻”的解释,探讨“新闻”的含义。
1、关于“新闻”概念的几种解释,说说你的理解:(1)《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评:1是狭义的新闻体裁“消息”;2是新发生的事件本身。
)(2)《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
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
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评:1是广义的各种新闻体裁作品;2是新奇事件本身。
)(3)新闻(news)就是东(East)西(West)南(Spitj)北(North)四面八方的信息汇集。
(评:指各种新信息(事件)本身。
)(4)新闻就是“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乎意料的事件的报道”。
(评:指异常性事件的报道。
)(5)“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评:指异常性事件本身。
)(6)韦氏百科全书:第一,它指“消息”,凡是最近发生的事儿、新知识和新信息都可以算是“news”;第二,它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发表的对新近乃至现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评:1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2是广义的新闻。
)2、探究归纳“新闻”这一概念的三方面的基本含义:(1)一是新闻的实质特征,有人概括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评:即新发生、新发现的事件本身)(2)二是各种新闻体裁的报道形式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定、报告等;(评:即广义新闻各种体裁作品)(3)三是专指消息这种体裁,包括简讯、电讯等。
(评:即狭义新闻体裁“消息”)我们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一书侧重于第二层含义,即主要指的是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
(评:即广义新闻)三、新闻的要素1、新闻的六要素: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要把一个事件报道明确,必须要说清楚哪些要素?新闻也是一种叙事性文体,记叙的六要素也就是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即:“5W+H”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因?(Why?)何事?(What?)如何?(How?)可概括为一句话: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2、训练:拟写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1)阅读下面新闻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中新网7月6日电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称定于2008年7月8日发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一张。
纪念钞面值10元,与现行流通人民币具有相同职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Who陈述对象:中国人民银行What做何事:发行奥运纪念钞When何时:7月8日再补充其他关注要点:面值10元,等值流通答案:一句话新闻:7月8日央行将发行10元奥运纪念钞,具有流通职能。
(2)全国高考试题:用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
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
这颗恒星被编为HE0107—5240。
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Who陈述对象: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What做何事: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恒星再补充其他关注要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三、新闻的特点1、真实性:(1)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准则,是新闻的生命。
例:国外媒体充满偏见的假新闻。
记者调查揭穿达赖所谓“中国军人扮僧侣”谎言CCTV消息(新闻联播4月5日播出):日前,有国外媒体称:有中国军人扮成僧侣,并刊登出一幅“数十名武警手里抱着喇嘛的僧袍”的照片。
一经刊出,即引起很多网友的质疑。
最后确认,这是一张2001年拍摄的照片,与“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完全无关。
照片一发出就引起了人们的质疑。
记者围绕这张照片进行了调查。
确认这张照片是2001年9月,武警西藏总队官兵在拍摄电影《天脉传奇》过程中,充当群众演员,分发演出服时拍摄的。
记者找到了照片中的两位战士。
他叫刘鹏勃,当年是一级士官,现在已经提干担任武警拉萨支队某中队副指导员。
武警拉萨支队某中队副指导员刘鹏勃:当时这士官就是我。
这个照片是2001年9月中旬,我们参加《天脉传奇》这个电影充当的群众演员,这张照片具体内容就是我们当时在领取剧服,当时我们穿的是八七式军服,面料是布的,我们现在,2006年5月1号以后,我们部队的服装已经换了,换成仿毛料的,当时还没有胸标,我们现在有胸标,还有臂章。
照片上的这名战士名叫邵洪,2004年12月他就已经复员,现在在拉萨市工作。
退伍战士邵洪:2001年9月份,中旬拍的《天脉传奇》,主要是当时天气比较热,就是穿的夏常服,八七式的,而且当时的周围的群众都穿得比较单薄另据记者调查,照片中三轮车上蓝色帘布是2004年10月份以前的款式。
2004年月10月以后,拉萨市的人力三轮车全部统一使用这种蓝、红、绿相间的帘布。
(让学生说):国际影响,对中国形象的贬损!例:周老虎假新闻事件。
《华南虎照事件始末》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公布华南虎照,称在镇坪发现野生华南虎;10月15日,有网友质疑照片经过合成而出,一时间被热捧;10月23日,周正龙与陕西林业厅一行向国家林业局汇报“拍虎经过”;11月16日,四川一网友指出虎照原型出自一幅年画;12月3日,包括神探李昌钰在内的六方专家共同为虎照鉴定,得出照片中老虎为假老虎;2008年1月14日,国家林业局专家赴镇坪调查;2月3日,陕西林业厅就未按程序草率发布华南虎信息向公众致歉;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华南虎照系周正龙造假。
2008年6月29日上午10点,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结果: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一个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
涉嫌诈骗犯罪的周正龙已被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华南虎照片事件”涉及的13名相关公务人员受到处理,其中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孙承骞被免职;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万云、信息宣传中心主任关克被撤职;陕西省林业厅去年10月做出的“周正龙提供的华南虎照片是真实的”和“对周正龙奖励2万元”的行政决定被撤消;陕西省镇坪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干部李骞因虚造华南虎照片勘验报告等严重失职行为被开除公职。
(让学生说)“周老虎”假新闻的影响:1、“周老虎”这条假新闻欺骗了13亿中国人,在国内外造成巨大恶劣影响:不单是败坏了陕西的形象,更是政府公信力的丧失!重创了中国新闻的真实性,重创了政府的诚信!给中国政府形象带来很大的危害!国人还相信国内的新闻和各级政府吗?国外还相信中国人、中国政府和中国的事情吗?陕西的政府官员为什么一路开绿灯?第一,我们不排除他合谋的可能性,就是合谋策划制造陕西镇平有野生华南虎这样一个假象,来向中央骗取巨额拨款,要成立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另一方面就是说,他没有和周正龙合谋造假,但是他在这个照片的过程中故意放纵了这个行为,甚至把他推到前台来,让上级也好,让人民也好,以为这有野生华南虎,然后来提升他的政绩,或者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周老虎”事件的所谓水落石出,再一次证明了网络力量和民意表达的强大,从中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1)促使2008年5月1日,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行,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
(2)最后中央介入,处罚了13名政府公务员!坚持正义的信念:假丑恶必败,真善美必胜!(3)新闻工的倾向性与事实表现的倾向性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