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2月29日在***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区人民政府区长***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开拓进取、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秉持市区共建,紧紧围绕“两个中心”建设不动摇,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团结拼搏,超额完成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工作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市更加宜居宜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8.5亿元,同比增长22.3%;财政总收入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67.3%;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2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4亿元,同比增长10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84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9.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251元,同比增长17%。

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4315元,同比增长22.1%。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3.6 : 48 : 48.4。

多项指标总量位居全市第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二)项目带动成效凸显,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全年实施工业重点项目38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1亿元,同比增长74.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54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35.4亿元,同比增长50.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6.3亿元,同比增长29.8%。

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产业承接能力进一步增强,被确定为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产业承接基地。

园区上划和整合工作顺利完成,辖区内的园区收益分成机制初步确立,工业企业财源贡献进一步提高。

引进大企业带动大项目入驻成效显著,大唐集团在我区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已达4个,大唐1830化肥、大唐5万千瓦风电项目按期完工;冀东物贸集团年产3000辆专用车项目顺利开工,填补了全市汽车装配制造业的空白。

蒙西煤矿扩能改造、顺兴煤矿改造复产全面完成,煤炭产量达到150万吨。

重点项目按期推进,古纳河酒业等22个项目顺利投产;天富城市燃气、产业基地22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进展顺利。

工业企业效益不断攀升,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三)第三产业发展强劲,集聚辐射能力持续增强。

商贸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商业规模不断扩大,商贸流通持续繁荣。

全年新建、续建商贸类项目11个,完成投资10.2亿元,新增商业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

传统商贸业发展势头强劲,三角地商贸核心圈优化升级进展顺利,友谊公司与大商集团实现强强联合,众和地壹街、华汇地下金街开工建设,苏宁电器、爱购超市、满购儿童百货等大型专业商场投入运营。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一汽大众4S店入驻中俄蒙国际汽车产业园,时利物流二期等工程按期实施。

金融集聚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成功入驻,金融机构达到36家。

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俄蒙经贸洽谈暨产品展销会,商品交易额突破73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商贸业、物流业、会展业融合发展。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达到309.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1.8亿元。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万豪二期、世纪天伦等星级酒店即将投入运营;五星级酒店引进实现破题,喜来登、洲际酒店项目顺利签约;****古城和农业发展园区分别晋升为国家3A和4A级旅游景区。

冬季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成功举办了冰雪欢乐园、魅力草原之都花灯节、首届国际雪雕大赛、莲花汽车杯冰雪汽车拉力赛、中国北方地区冬泳邀请赛等系列冰雪活动和赛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

国际航空口岸地位得到加强,通航能力显著提高,新开通***至香港、上海等6条航线,国内外航线达到25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4.6万人次。

(四)现代化农牧业进程加快,示范带动成效显著。

按照“做精一产”的发展思路,全年共实施现代化农牧业项目27个,完成投资1.75亿元。

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作物种植面积44.8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3.2万头。

农牧业园区化、设施化、集约化进程加快,重点实施了农业发展园区蔬菜大棚、温室建设,现有蔬菜大棚生产面积保持6000亩以上,启动了光明、富强、友好三个蔬菜生产园区建设,有效保证了中心城区的“菜篮子”供给。

**现代化牧场二期、团结规模化养殖基地扩建、新桥市场扩建等工程顺利推进。

马铃薯种源基地建设进程加快,土地流转得到群众认可,全年规范流转土地4万亩。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实施了农林桥和呼达罕桥改造、谢尔塔拉公路等工程,新建农村道路79.5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投入使用,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发放惠农补贴资金5846万元。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19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7个专业合作组织,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农牧民致富的主渠道。

2011年,***农业发展园区被命名为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成功协办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以会促创效果显著。

(五)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宜居水平显著提高。

一年来,我们坚持市区一体、市区共建,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全年城市建设完成投资55.9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运行良好,11公里污水管网、16公里雨水管网、18公里供水管网和19公里城市道路等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

旧城区改造扎实推进,完成了55万平方米旧有平房征收,5000余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将得到彻底改善;由我区承担的****市中心城新区河东部分、2.2平方公里中心文化区、火车站南迁、老年公寓等市级重点工程的房屋和土地征收工作进展顺利;中央桥加固、城市绿化、亮化等工程按期完工;天润新城、尚品国际等重点城市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新开工20层以上高层13栋,已建和在建高层达42栋,全年共建成房屋总面积201.6万平方米,城市品位和宜居水平大幅提升。

公路客运总站、公交调度中心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新增74辆无人售票公交车,改建57座新型公交候车站亭,城市公共交通更加便民利民。

城市管理规范有序,“门前三包”管理、东出口综合治理、春季环境卫生会战成效明显,城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80%以上。

成功举办了全区首届物业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有力地促进了物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向规范化发展。

(六)“创森”工作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再创佳绩。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国生态县(区)创建稳步推进,生态县各项创建指标基本完成,**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深入,完成了6条城市道路、10处公园绿地、60个小区等城区绿化工程;实施了“三山绿化”等工程,栽植大树大苗10万余株;城区冬季植树进展顺利,已完成种植大树1万余株。

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有序推进,封山育林20万亩、禁牧休牧90万亩。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北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全面完工,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七)民生投入大幅增加,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实、抓好。

全年我区共投入各类民生资金6.8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47.5%,是历年来抓民生工作力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的一年。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扩面提标工作全面完成。

全年发放各类社保金3.6亿元,新增社会各类参保人员1.4万人;社会保障公共业务服务中心成功组建,实现了各类社会参保人员就近缴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继续提高,年人均提高2556元,1.6万名离退休人员受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城镇年人均提高600元,农村年人均提高200元,均高于自治区标准;社区干部生活补贴、环卫工人工资再次提高,年人均增加2400元。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2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69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8%以内。

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位。

投资近15亿元实施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3万多居民群众直接受益,城市困难群体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6000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32条背街巷道改造等民生工程顺利完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誉。

(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连续五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区)”荣誉称号,连续四次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县(区)”荣誉称号。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教育部确定为“家庭教育试验区”,第一职业学校晋升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府路标准化学校、扎罗木得学校改造等工程进展顺利。

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新建的区人民医院、呼伦、靠山、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继投入使用,靠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能顺利划归,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

新农合参合率再创新高,达到98.5%。

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投入使用,群众文化体育工作全面提升。

社区建设不断加强,80%的社区办公用房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呼伦社区文体馆建设基本完工,方舟、秀水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投入使用。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顺利通过自治区文明城复检。

信访工作不断加强,积案化解“百日攻坚”成效显著,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普法工作扎实推进,全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公安工作稳步提升,城市数字化监控工程全面启动。

“平安幸福***”创建活动成效显著,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体系日趋完善。

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双拥工作取得新进展。

监察、审计、外事、侨务、档案、史志、物价、供销、安监、统计、人口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监督、工商联、红十字、妇女儿童、老龄工作以及残疾人事业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全区人民团结拼博、奋发有为的一年,是我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成绩喜人的一年。

在前不久全市奖励工作大会上,表彰各旗市区的7项大奖,我区均榜上有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1年度全市财政收入贡献一等奖、工业经济贡献一等奖、第三产业发展一等奖、城镇建设一等奖、生态环境建设一等奖、“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推进二等奖、农牧林区改革三等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