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立论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立论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立论
谢谢主席,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的发言,对
方辩友的逻辑,无非是认为外来文化有利有弊,我们只要取其精华, 弃其
糟粕就万事大吉了。可对方辩友用一个假设的理想语境,来取代对现实
问题做具体分析。并且用种种表面的利来掩盖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造成
根本性伤害的事实。这样不顾实际情况的想当然,恐怕也是弊大于利吧。

下面请听我方对此问题进行全面而详尽的论述。
首先,今天的辨题告诉我们,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是既
有利也有弊的。我方从不否认,外来文化自有它好的一面,但这是就它
自身情况来说,而非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场。民族文化显著的特征是民族
性、主体性以及纯粹性。就是以民族内部同质的身份出现和存在的。而
外来文化恰恰是与其相矛盾的概念,是作为一个异质的对立面而存在
的。

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思维习惯的精神体现,民族文化发
展的根基是民族精神和全体认同基础上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外来文化与
民族文化的根基不同,自身规律和发展方向也不同,何来促进发展,怎
谈利大于弊呢?

其次,来看文化交流的现实环境:理论上和现实中,文化交流的目
的是政治的,或是经济的,但从来不可能是纯粹文化的。它背后必然隐
藏着权力的斗争与利益的攫取。不管是“两国文化年”还是“中外友谊歌
会”,无一不是借助文化交流作为手段而企图达到政治或经济目的。相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立论
信在座的都熟知文化话语权力斗争的问题,正是世界各国围绕着文化控
制权而产生激烈的冲突与争夺,文化霸权的概念应运而生,对方辩友是
否认为,国家制定文化安全战略的政策纯粹属于杞人忧天,多此一举呢!

最后,从吸收来看,一个自身民族文化积淀还不够深厚的人,就冲动
地幻想着接受外来文化在语言文字、思维方式、心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异
域冲击,其结果只可能是被动地被同化而不是对方辩友假想的取长补
短,主动吸收。久而久之一种文化自我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遗失了,也许
当事者还浑然不知,乐在其中。

文化传统面临威胁,文化贬值,意识形态正在受到不断渗透和改型!
试问对方辩友,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到底是利大还是
弊大呢?

历史告诉我们,夷不乱华,前哲之训,存亡继绝,列圣通规。现实
告诉我们,后殖民时代,政治军事的"硬权力"作为全球西化的手段已经
转移给了文化交流这一"软权力",对方辩友,面对如此深重危机,你们
还忍心坚持利大于弊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