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pptx
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pptx
学海无涯
13204 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一章 专项辨识评估对象概况 1.工作面概况 1. 工作面位置、周边关系及开采情况 工作面位于二采区的东部,西部隔 25m 煤柱为 13203 工作面采空区; 南部到二采区回风大巷;北部到本工作面切眼,东部隔 25m 煤柱为矿 井边界,上部 8、9 号煤层均不可采。地面的相对位置是砖窑沟东南, 武家庄西南,地表为荒坡及耕地,13204 工作面对应地面为沙坪村东 北, 2. 地形地物 地面标高 1022 m~1104 m,井下标高,965 m~972 m 3. 工作面参数、开采技术条件及煤层赋存特征 1 工作面几何参数 走向长度 1126/1146,倾斜长度 180,面积 204480。 2 工作面煤层赋存特征 开采煤层 13#,煤层厚度平均 13.22m,煤层结构复杂,有 1~4 层夹石,煤层倾角为 2°-6°,煤层硬度 3~44°,煤种长焰煤,稳 定程度较稳定 13#煤层顶底板情况是伪顶、直接顶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厚 度 1.5~3m,老顶岩性为粗粒砂岩,厚度 5~14m。底板岩性为泥岩、 炭质泥岩,厚度平均 0.6m。
(二)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 根据《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 初步设计》提供资料,矿井 13 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为 935m,奥陶系 岩溶水水位为849.50~855.50m,煤层底板标高高于奥灰岩溶水水位, 奥灰水对矿井开采 13 号煤层采掘无影响。
4
学海无涯
13#煤层上覆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为本煤层直接含水层,该含 水层从揭露情况看,仅有局部淋水,水量很小,对工作面回采影响很 小。工作面上下各含水层在正常条件下,一般没有水力联系,层间裂 隙水发育于浅部及构破碎造带,工作面充水条件主要来自顶部含水层 的直接渗透,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人为裂隙增多,浅部裂隙水易于 渗入。
5
学海无涯
——符合可能导致国家安监总局《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判定 标 准》十五条重大安全隐患;
——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 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 10 人以 上的。 3.3.3 风险评估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我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对矿井重 大危险源进行了重新辨识与确认,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有煤炭自燃和爆 炸性煤尘 2 项重大危险源,根据重大风险确定标准,本工作面涉及上 述爆炸性煤尘危险和煤炭自燃 2 项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均为橙色, 为较大风险,水害和顶板灾害风险等级为黄色。为一般风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产技术
机电运输
安全管理
姓名
职务
签字
第三章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3.1 风险点划分 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 则,现将 13204 工作面作为一个风险点排查。 3.2.1 危险源辨识
2
学海无涯
对 13204 综采工作面风险点危险源辨识如下: 环境因素: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表陷落等危险源。 物 的因素(设备设施):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单体液压支柱、乳化液 泵站、移动变电站等。 人的因素(作业活动):开采煤机、开刮扳输送机、操作泵站、 打设支柱、检修设备等。 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要求,只对能造 成重大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以下只对水、火、瓦斯、煤尘、 顶板、冲击地压、地表陷落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估。 3.2.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工作面两巷在掘进过程中各揭露 2 条断层,断层处前后煤层裂隙 多、易冒顶、片帮,回采时应加强断层带顶板及巷道管理。 该工作面煤层走向 NE,倾向 NW,煤层倾角 2°~6°平均 4°。 煤层褶曲处裂隙节理发育,致使煤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易冒顶、片 帮,对回采和支护管理有影响,回采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局部冒落及片 帮现象,回采时应加强顶板及巷道管理。
(三)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顺槽低洼处有积水。 3.3 风险等级评估 1. 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风险等级评估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 对危 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 本专项报告对风险点、危险源和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分级。 ——风险点风险等级:风险点内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 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危险源风险等级:危险源内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出的最高风 险级别作为该危险源的级别. ——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等级:本报告选用风险矩阵法(LS)或作 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对进行评估。 2. 重大风险确定标准 ——经风险评估确定为重大风险的风险点、危险源、危险有害因 素;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第四章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 防治煤尘爆炸措施: 1. 通风措施 1 依据规程规定的矿井风量计算办法进行综合计算和验算, 确保合理安全的配风量,营造井下良好的气候条件,确保职工身心健 康和安全。 2 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熟知通风线路,保证通风设备、设施正 常工 作。
6
学海无涯
(3)各风门必须设置好闭锁装置和声光装置,加强巷道维护、 及时清理巷道障碍,保证风路畅通。
水,并向调度室汇报;必要时启动井下水灾应急救援预案。 3 主汛期工作面回采时,要加强地表塌陷、裂缝的巡查和治 理, 遇到大到暴雨极端天气时,立即停产撤人。 4 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顺槽低洼处有积水,回采过程中在 洼处 积水处必须配备潜水泵,及时排出积水。
4.1.5 矿压顶板管理措施 (1)在两顺槽断层及顶板破碎带已加强支护,回采时要根据巷 道和工作面实际情况加大超前支护距离、密度,增加支护数量、缩小 超前支护排间距或及时移架。 (2)13#煤层顶板由泥岩、炭质泥岩、粗粒砂岩组成,抗剪切度 低,易碎易断,给正常回采与支护管理造成隐患,队组要根据实际情 况制定相应的开采安全措施,并认真做好日常矿压观测工作,确保安
全生产。 第五章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因年度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包含煤尘爆炸和煤层自然发火重 大风险,所以不用修定矿井年度重大风险清单。13204 工作面专项辨
8
学海无涯
识重大风险清单如下: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13204 作面专项辨识评估确定了两项较大风险,分别是煤尘爆炸 和煤层自然发火,并制定了相应管控措施。生产技术部要根椐辨识评 估报告所列措施在工作面设计方案中要有体现。
4.1.3 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措施: 1 利用人工取样色谱分析预测预报。 2 在进、回风隅角设挡风帘,及时构筑拦浆墙。 3 提高回采率和保证回采进度。 4 移动变电站处备足相关防火材料,对两隅角、面后遗煤地 点注 防火材料、洒阻化剂;
5 利用面后预埋注浆管路及时注浆等。
7
学海无涯
4.1.4 防治水措施 1 开采前,对工作面排水系统要进行联合试运转,运转正常 后方 可进行生产;排水设备要随采随移,要定期维修,确保随时能正 常 运转。 2 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放顶煤后,工作面作业人员及安监 人员 要随时掌握顶板变化情况,发现涌水预兆时,要及时开启水泵排
煤层具有自燃性,自燃发火期 4 个月。
地温危害
无高温热害区,地温梯度为 1.80C/100m
(3)矿压 在掘进过程中,未发现压力明显显现。
(4)水文地质
(一)工作面涌水量 根据矿井二采区地质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13#煤层正常涌水量 11.1m3/h,最大涌水量 14.7m3/h,本工作面巷道掘进过程中,巷道顶 板、煤壁局部有淋水,属于煤岩层裂隙水与孔隙水,涌水量较小,远 小于二采区地质报告提供的矿井 13#煤层涌水量。
级) 爆 炸 危 险 (4)加强个体防护。工作面采煤机司机、放煤工、移架工以及在工作面和回风
性
巷工作的其他人员均配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5)按规定设置隔爆水棚。在工作面轨顺和皮顺按规定距离设置辅助隔爆水棚,
棚区长度不少于 20m。
10
学海无 涯
煤的自燃: 1 利用人工取样色谱分析预测预报。 有 自 然 2在进、回风隅角设挡风帘,及时构筑拦浆墙。 ( 3)提高回采率和保证回 采进
400mm, (2)喷雾降尘。按有关规定完善综放工作面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放煤
重大 挥发分
口喷雾、进回风流净化水幕及各转载点洒水喷雾装置等降尘设施。
煤尘爆 13204 工
风险 32.73%, (3)对容易积存煤尘的工作面及回采巷道应定期进行清扫和冲洗。工作面每班
1
36
炸
作面
(Ⅰ 煤 尘 具 有 清洗一次,防止煤尘堆积。
4.1.2 综合防尘措施: 1 建立完善的工作面防尘洒水管路系统,轨道顺槽、皮带顺 槽敷 设相匹配的供水管路,保证水量供应,并设置反冲洗水质过滤器, 确 保各用水地点的水质。 2 喷雾降尘。按有关规定完善综放工作面采煤机内外喷雾、 架间 喷雾、放煤口喷雾、进回风流净化水幕及各转载点洒水喷雾装置 等 降尘设施。 3 对容易积存煤尘的工作面及回采巷道应定期进行清扫和冲 洗。 工作面每班清洗一次,防止煤尘堆积。 4 加强个体防护。工作面采煤机司机、放煤工、移架工以及 在工 作面和回风巷工作的其他人员均配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5 按规定设置隔爆水棚。在工作面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按规 定距 离设置辅助隔爆水棚,棚区长度不少于 20m。
9
学海无 涯
13204 工作面设计前专项辨识重大风险清单
序 风险 号 类别
地点
风险 风险 风险及其 值 级别 后果描述
管控措施
负责人
管控 部门
督察 部门
煤 粉 火 焰 (1)建立完善的工作面防尘洒水管路系统,轨道顺槽、皮带顺槽敷设相匹配的
长 度 > 供水管路,保证水量供应,并设置反冲洗水质过滤器,确保各用水地点的水质。
发 火倾向, 度。
重大 Ⅱ
4电站处备足相关防火材料,对两隅角、面后遗煤地点注防火材料、喷洒阻 化
2
煤层自 然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