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磁炉触摸控制原理与检修技术

电磁炉触摸控制原理与检修技术

电磁炉触摸控制原理与检修技术虽然机械按键(轻触键)控制技术很成熟,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已在很多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但由于机械按键本身具有易磨损,并受温度、湿度影响较大,所以故障率一直较高。

另外,采用机械式按键控制电路的电磁炉,需要在面板按键的相应位置开孔,然后粘贴一张薄膜进行覆盖,如图1所示。

图1机械式按键使用时间一长,薄膜会破裂、变形或者脱胶,薄膜就容易与面板粘贴处开裂,如图2所示。

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面板难免会沾上一些水分、油渍,这些水分、油渍就会从开裂处渗人到内部,轻则引发多种故障,严重时将烧毁元器件。

图2新一代电容触摸感应式控制技术完全能够弥补机械式按键的缺点,具有耐磨损、防水保护及不受温度、湿度影响,且造价低廉等优点,成为新一代电器产品控制电路的新宠。

电容触摸感应式控制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手机、影碟机、电磁炉、抽油烟机、洗衣机,微波炉、电子秤、MP3、MP4、数码相框、多媒体音箱、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产品中。

由于该类控制没有传统的机械按键,不需要在面板上开孔,面板可以采用一块整体的玻璃、陶瓷或塑料等材质,既方便清洁,还美观大方。

另外,将触摸技术应用在电磁炉产品中,同时也消除了从面板上渗水的故障隐患。

一、电容触摸感应式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所谓电容触摸感应式控制技术,其核心就是利用张弛振荡器产生数百千赫兹的正弦波,然后将这个正弦波信号加在各个弹簧导电盘上,当用户的手指接触到导电盘的时候(即使有面板隔开,但对于高频信号而言,玻璃、陶瓷、塑料等材质面板仍相当于导体),相当于给弹簧导电盘对地接了一只电容,利用电容通交隔直的特性,高频信号通过电容分压,弹簧盘上的信号电平将降低。

这个降低的信号电压施加在阈值检测器上(或者被送到比较器内部电路进行处理,使相应输出端输出电平翻转),即可以产生触摸/无触摸的信号。

市场上常见的采用电容触摸感应式控制技术的电磁炉,按控制接口类型分类主要有二种:第一种是将张弛振荡器产生的数百千赫兹的正弦波加到各个功能键弹簧导电盘上。

并将各个功能键与比较器的输人端分别相连,通过比较器内部电路进行比较,在输出端实现高低电平的变化,并且一个按键对应一个I/O口,每个I/O口分别用高或低两种不同的电平来表示按键的开或关。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改动以往主系统的软硬件,只需单独做一块键盘小板就可以实现触摸按键功能,很适用于老产品改造,因此这种方式在较早电磁炉上较常见,其工作原理示意如图3所示。

图3工作原理示意图第二种方式是键盘输人接口与第一种一样,不同的是输出采用SPI、IIC、UART或是采取有限的几根I/O口来输出编码数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所需的I/O 口少,输出一般只需要2~3个I/O口即可实现数据传输。

这种控制方式的工作示意图如图4所示,但在电磁炉中比较少见。

图4控制方式的工作示意图第三种方式是采用高度整合之后的触摸感应产品方案。

该方案需采用专用的CPU芯片,直接将触摸键产生的电压变化送往CPU内部电路,经内部电路处理后去控制电磁炉主板的工作状态,其工作示意图如图5所示。

这种方案能极大地简化电路结构,降低产品成本。

图5采用高度整合之后的触摸感应产品方案工作示意图二、几种电磁炉触摸控制电路介绍由于电磁炉触摸控制技术采用的接口方式不同,所以其电路有很大的区别,下面对三款常见的控制电路进行介绍:1.采用CD4069组成的触摸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简图如图6所示,其原理如下:四比较器CD4069与①脚外围的R1、R2和C1组成一个500kHz 左右的方波发生器,从CD4069⑧脚输出,经C2耦合到由R3、R4、C3、D2及D3组成的检测电路中,然后通过R5送往CD4051⑤脚的内部电路。

CD4051是一块8选1的译码器,其①、②、④、⑤,(12)-(15)脚为电平输人端,③脚为编码信号输出端,输出的高低电平变化的电压就是编码信号,该信号被送到C PU内部电路进行进一步处理。

图6采用CD4069组成的触摸控制电路图当用手指触摸到弹簧电极盘上面的面板时,由于弹簧盘上已经叠加了500kHz 的高频信号,也就相当于在R3、R4的两端并接了一只电容,电容对于高频信号而言属于导体,这样就使电极上的电压降低,从而使CD4051的⑤脚电压降低,CD4051③脚输出电压也就随之改变,变化的电压在LM393内部和⑤脚电压进行比较,从雨使输出端⑦脚电平翻转,该电压送入CPU 电路,CPU 就会通过不同的编码信号做出相应的控制。

2.由SH69P48M 组成的触摸控制电路万利达MC-2051电磁炉采用SH69P48M 芯片,配合DCL6929构成触摸控制电路,其电路如图7所示(说明:电路板上型号为KJT T3,由于暂时没有找到该贴片元件的资料,为了保证图纸的准确性,所以绘成实物图)。

这一点电压是交流6V这点电压2.6到3.2V如果没有C4C5漏电这三个脚是地址脚电压出现问题时触摸不能正常工作。

首先要看开机信号是从那个脚输入的来确定这三个脚的电压是怎么样的改变这两个电阻的阻值可以改变灵敏度丆电阻大灵敏度就高。

这三个肢的电压是从CPU 供过来的。

首先是给开关机键盘接通。

这点的电压取决于它定义的按键功能电压不同丆功能就不同所以每一个输入脚的电压都有差别在按键无效时测量这点电压。

在手触摸上去时这点的电压会不会降低如会降低说明触摸电路没有问题问题出在4051或者4051的地址控制脚这就是4051.实际上就是一电子开关这就是4051的真值表如电压不对丆低于交流2V 说明4069这部分出了问题图7由SH69P48M组成的触摸控制电路图其工作原理是:SH69P48M芯片的①、⑤脚内部电路和外fFl RC元件构成频率为500kHz左右的方波发钅器,产生的方波从③脚输出,通过各个瓷片电容加到每一个弹簧键上,再通过RC及贴片T3等元件组成的检测电路后,加到SH69P48M的⑦~(14)、(19)、(20)脚。

触摸不同的弹簧键时,该弹簧键上叠加的500kHz高频信号的电压就会降低,则贴片T3的工作状态翻转,变化的信号送到SH69P48M内部,由SH69P48M内部电路进行处理,然后通过②、④、(16)、(17)脚与CPU芯片DCL6929的①~④脚进行通信,DCL6929根据通信情况进行控制电磁炉主板的工作状态,达到控制电磁炉的目的。

3.由S3F9454B22二0K94构成的触摸控制电路GECSM牌SM22-18A3型电磁炉采用电磁炉专用的控制芯片S3F9454B22-0K94,具有语音提示功能,并配有大屏幕显示屏,使整机外观豪华大气,深受用户的欢迎。

该机控制板正、反面实物图如图8、9所示,其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10所示(该机的显示、语音电路没有在该图中绘出)。

图8该机控制板正面实物图图9该机控制板反面实物图图10控制电路原理图该机的触摸控制原理是:来自电磁炉主板的16.8V电源电压通过R40加到Q1(8050)的c极,与R39、R38等元件共同组成张弛振荡器,在c极上得到529kHz 的振荡信号,该信号直接接到由R18、D13、D12、It17以及C4(这是“开/关”触摸键的检测电路,其他各功能键的检测电路与此相同)等元件构成的检测电路上,再送到S3F9454B22-0K94的(16)脚(其他几个功能键的检测电路,分别与S3F9454B22-0K94的(11)~(15)脚相连)。

在静止状态时,S3F9454B22-0K94的(11)~(16)脚电压稳定在4.5V左右,⑩脚稳定在3.68V.当人体触摸到触摸键弹簧时,相当于在检测电路与地之间并联了一只电容,由于电容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电容成为导体,则被触摸键的检测电路⒈的电压就会下降,这个下降的电压被S3F9454B22-0K94内部电路处理后,引起(19)脚输出的电压降低。

实际降低多少电压与触摸不同的键有关,触摸不同键时,芯片通过内部电路与预定程序进行比较,然后引起(19)脚电压下降。

(19)脚电压送到电磁炉主板,控制主板的不同工作状态。

从上述分析可知,触摸控制电路其实并不神秘,可以简化成常见的键控电路进行分析,如图11所示,R1~R6几个电阻串联,当按下不同的轻触开关时,不同的电阻串联后对5V电压进行分压,分压后的电压被送到CPU内部电路,CPU 根据不同的电压,做出不同的控制指令。

只不过这里没有使用轻触键,而是利用在高频信号状态下,电容具有良好的导通性,当人体触摸时,也就相当于是并接了一只电容,这样叠加有高频信号的检测电路上的电压必然降低,再通过比较器等电路控制输出端电平翻转。

图11三、电磁炉触摸控制电路的检修在实际检修过程中,电磁炉触摸控制电路最常见的故障就是触摸时不起作用,或者触摸灵敏度不够。

1.检修步骤在检修触摸控制电路故障时,一般采用4步曲的方法进行处理。

第一步:清洗电磁炉的使用环境造成了它容易进水或受到油烟的污染,从而使控制板、主板受潮而造成整机不工作,工作紊乱等故障。

首先对脏污的电路板进行清洗,这也是电磁炉维修中重要的一步。

观察面板是否脏污,如果脏污严重就要用稀释后的洗涤剂进行清洗,脏污的面板是引发触摸灵敏度降低的常见原因之一。

然后拆开电磁炉,取下触摸电路板,观察电路板是否脏污(是否有油渍、水分或蟑螂等杂物,元件引脚是否锈蚀),如果有这些现象,就要用天那水(香蕉水)或无水酒精对电路板进行清洗并烘干。

若铜箔或元件引脚有腐蚀开路的情况,要连接铜箔或更换同规格元件。

对于目测没有发现问题的电路板,可以取下电路板直接用手触摸弹簧盘进行试验,看是否能正常控制,如果能控制,就说明电路板正常,故障应为灵敏度不够。

第二步:测量任何电器要正常工作,都得要有正常的工作电源电压,所以首先测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至关重要。

若测得电源电压偏低或偏高,都要先将其维修正常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在电源电压正常的情况下,再测量电路中关键点,比如在图10中,Q1的c极上必须有12V工作电压,S3F9454B22-0K94的(20)脚必须有5V的工作电压,否则电路不可能正常工作。

然后用数字万用表的频率挡测量Q1的c极上是否有500kHz的振荡信号。

若一时不能确定振荡器的具体部位或元件,可以直接测量各个弹簧键上是否有500kHz的信号;如果各个弹簧键上都没有这个信号,同样可以说明振荡器没有工作或工作失常,导致触摸电路将失效。

在500kHz信号正常的情况下,直接触摸弹簧盘,同时跟踪测量该触摸弹簧上的电压,看是否随触摸而降低,然后测量S3F9454B22-0K94的(19)脚电压是否随之变化。

正常情况下,这几处电压都会随触摸弹簧而降低。

第三步:代换首先说明,这里的代换并不是平常维修时所说的用正常元件代换怀疑元件,而是在确定500kHz正常的情况下,将S3F9454B22-0K94的(11)~(16)脚外接的检测电路整体进行代换试验,比如用美工刀将(11)脚和(12)脚划开,然后将(11)脚外接的检测电路接在(12)脚上,将(12)脚外接的检测电路接在(11)脚上进行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