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预测及指导六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报载一些活着的“英雄”四处请人为己塑雕像,或所谓的热心大众在大众场所为活着的“英雄”立石像,以示对“英雄”的尊敬。
英雄是需要尊敬,但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在于其行为本身是英雄的,而不是靠几尊精美的塑像。
英雄只是英雄,英雄应该活在人们的心中;当英雄被还原成石像时,英雄就不再是英雄,英雄不过是一尊尊石像罢了;当英雄成为雕塑、成为艺术,其实人们心中已没有了英雄......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为民族而活着的英雄漫天飞舞的雪花在刺骨的寒风中打着旋落地,你静立于冰雪之上,手持那根毡毛早已脱落无几的使节棒,凝望着大汉的方向......苏武,你知道,人应该为信仰而活着,这样才是值得。
长安,那是你心中念念不忘的地方,那是你永不放弃的信仰,是你为之坚持的彼岸,是让你再次站立起来的支撑。
因为你知道,活着,才是最有力的抗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贝加尔湖的湖水依旧不知疲倦的荡漾着。
你守着那羊群,那便是单于荒唐的承诺。
你知晓,客首异乡的悲剧时刻都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你亦知,手上那根使节棒便是汉朝尊严的化身,越是在漠北,越是在荒凉苦寒的地方,就越应该屹立不倒。
于是你坚持,隐忍,吞下满口冰雪与毡毛,两行老泪滴落的是无人知晓的酸楚。
七尺男儿,铁骨铮铮,你依旧挺直脊梁,擎起一方晴朗的天空,在生命的巅峰里吟唱千古的赞歌!壮哉,奇哉!你用你不屈的双膝谱写了一曲爱国传奇。
面对匈奴的威逼,你昂扬起高贵的头颅,无所畏惧;面对匈奴的利诱,你拒之千里,丝毫不为之动容;枯草寒冰,你用赤胆将之融化;大漠飞雪,你用高尚的气节将之驱逐;多次陷入绝境,你用忠诚将其化解。
不为别的,只为那大汉的尊严,你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骄傲的扛起被鲜血染红的大汉王旗。
单于,你能奈我何?你在冰天雪地中呐喊着,久久回响在广阔的原野上。
你不屈,你愤恨,你用你的双手挥写出时代的奇迹,让辛酸的过往埋葬于西伯利亚的皑皑白雪中。
于是,历史在此刻凝固,定格于你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那是一个白须老人用生命撰写的不朽历史,那是一个汉朝英雄用信念吟诵的千古诗篇。
苏武,你是一个时代的骄傲!你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励志。
你抱着在此终了一生的信念,不知度过了多少春夏秋冬,使节棒已破烂不堪,而羊也不知死去了几批。
苦尽甘来,上苍眷顾你这位忠诚的勇士,让你熬尽了百感交集,尝遍了苦辣酸甜。
当你衣着寒酸的站在长安大道上时,你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19年来,你看惯了冰雪封闭的大地与白茫茫的山颠平原。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江山易主,可国力却更加强盛,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祥和。
繁花依旧,可此时脊梁已填上铮铮傲骨,泪水再次滴落,任它肆意蔓延。
你再也忍不住了,19年的酸楚在此刻尽数发泄......一个国家从不缺少为国效力的死士,骁勇善战的勇士。
当一个民族面临着危机,面临着灾难,急需那些死士勇士时,他们应运而生,纵横疆场,誓死报国,即是被埋葬于滚滚的黄沙之下,他们的灵魂也会含笑九泉,得到安息,只是留给人们以惋惜,英雄难再啊。
而苏武不同,他亦是死士,亦是英雄,他为了民族气节而活,为了民族信仰而活,为了民族大义而活,活得其所,重于泰山而令人仰止。
苏武,你是一个为民族而活的真心英雄!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广场的大理石地板和英雄雕像均出自一座大理石山岗,对英雄雕像说:“瞧,你多么风光,人们在你面前顶礼膜拜!而我却被人们踩在脚下,默默无闻。
”雕像说:“谁叫你当初害怕工匠的雕琢呢?要求:根据上述材料。
挖掘寓意,联系实际,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有人说:“困难是成功人士的垫脚石,是愚者的深渊。
”是啊,正如雕像所说:谁叫你当初害怕工匠的雕琢呢?对待困难的态度就决定了你的成败。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反之,你强它就弱。
这种弹簧效应往往会激发奋斗者的兴趣,挑战极限,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
最终他们成功了;如果被困难吓倒,在险阻面前止步。
在没有挑战的时候先败下阵来。
世界上,每个人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逆境、挫折和困难,不同的人生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有的人勇于面对困境,坚持自信,愈挫愈勇,等待苦难过后,他们在奋斗和挑战中,经过无数次历练,一点点成长并最终成功。
澳大利亚西面有座山峰,山峰上生存着一群老鹰,它们可以活到80岁,但很多鹰只能活到40岁,因为当它们货到了四十岁时,羽毛不再满,鹰爪不再锋利,嘴巴也不再尖锐,这时它们就面对一个选择,如果要重生的话,它们就先一根根拔掉它们的指甲,等待重新长出来后,它们会一根根拔掉它们的羽毛,等待重新长出羽毛来后,它们会拔掉自己的嘴。
过程是极其痛苦的等新的风力的嘴重新长出来时,它们会重返蓝天,再次成为强者,获得重生。
而不忍痛的老鹰会动作缓慢,反应迟钝并且会抓不到充足的食物,最终被淘汰。
上帝没有给鲨鱼鱼鳔,所以他们不会自由的上下浮沉自由游动,不会安然的静止在某一处休息,因为它们会沉入海底面临死亡。
所以他们一刻也不停下,每时每刻的保持警惕,经过上亿年,它们成了海洋的强者。
因此,鹰和鲨鱼如人也,鹰鱼亦然,人亦然。
我想说的是要想成长、成功,你必须有意识的经历困难和坎坷的磨砺,虽然过程痛苦,但坚持下去,你就是胜者。
但是,有的人面对困境不再积极乐观,甚至就此消糜,败在困境中,不能自拔,结果成就了失败的人生,遗憾了他们的遗憾。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位美丽的女神凡娜迪丝。
有一天,女神正在房里休息,她听见了敲门声。
女神慵懒地躺在床上,没有立即起身开门。
那敲门人敲了一阵阵后,便垂头丧气,失去了耐心和勇气,悄然滴离开了。
女神很纳闷儿,这样的家伙怎能配做自己的新郎?她跑到窗前一看,哦,原来是维勒。
过了一阵子,又有人来敲门了。
这次敲门声持续了很久很久,他执着和坚定的精神终于感动了女神,她开门迎纳了这位勇敢与执着化身的塞夫斯德朗。
于是他们相恋了,他们的孩子化学元素钒诞生了。
所以,我们要坚强,经得起风吹雨打,任何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会是成功快乐的。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树经历风吹雨打,它才变得高大挺拔,傲立于天地之间;草经历践踏磨损,它才变得挺立葱茏,点染于草原之上;煤经历烘烤烧灼,它才变得黝黑厚重,宝藏于大山之底。
时代青年当自强,我们强则国强,我们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我们一代人手中实现。
【点评】1、亮点一:文章采用规范的议论文结构—“总分式”论述;中间的事例正反对比,观点鲜明,例证有力;条理清楚,思路清晰,行文间过渡自然,笔势流畅舒缓、排比彰显蹈海之气势;题目有些俗气。
2、亮点二:善于引用名人名言、诗词寓言典故,丰富了文章内涵和人文特质,彰显文化积淀。
3、亮点三:首尾照应圆和,迅速升格。
显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历史责任感,深化和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人生要结交两种人:一良师,二益友;人生要喘两种气:一是生命之气,一是精神之气。
一生要三舍:舍的气度,舍的智慧,舍的境界;一生要三爱:爱国,爱家,爱自己;处世要三点式:谦恭一点,礼貌一点,淡泊一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生命的呼吸人生两口气:一曰生命,一曰精神。
若想使生命之气生生不息,需要一种力量去支持,这种力量就是坚不可摧的精神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能量。
因为有着正常的心跳,因为有着平稳的呼吸,这生命就是活着的吗?表面上看起来应该这是这样。
不过真正有意义有内涵有价值活着的人,不仅仅是一口气。
生命,是一切生物活着最重要的标志。
他不单单是消耗氧气,索取自然资源,腐朽地生存在世界上,又有什么价值可言?在人的一生中,是否具有一种精神之气,决定了人生的亮度和价值,这些任何事物都不可比拟。
精神的力量无穷,它可以带领千军万马打遍大江南北;它可以鼓舞人们奋发向上。
精神是生命这漫漫航程的指南针,没有它,我们便会在生命的旅程中迷失方向。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看似矛盾的话却字字句句都闪耀着哲理的光芒。
单单让生命得以延续、苟延残喘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和不可雕琢的朽木有什么分别?没有了生命的底色,没有了生命的延续,没有了精神的支持,生命只是以一个躯壳的存在,活着,不等于死亡一样吗?“人”字,是由两笔组成,一撇一捺正是表明生命与精神的关系。
生命虽长,而且在上,但没有精神之气在下牢牢地支持,怎么能塑造出一个完美的人生?坚贞的气节,崇高的精神会被铭记。
英勇抗日的民族英雄杨靖宇烈士,用他那青春和热血,用他那熊熊的生活之火,在白山黑水之间,在点燃着抗日的烽火。
饥饿、寒冷和日本鬼子残酷的扫荡,常人忍受不了,可他坚持着打击鬼子,死死地托住大股的敌人,不使其南下增援。
在叛徒的出卖下,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分钟,最终倒在了叛徒的枪口下。
这位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的崇高精神气贯长虹,感天动地;他的民族气节,令日本鬼子心惊胆寒折服。
卑劣的人生,龌龊的行为会被人蔑视。
因为这些人身上没有坚贞的气节,没有正义的精神之气,没有正确的志向,没有为民族和国家奋斗的精神,有的只是一个空空的躯壳和腐朽的肠胃。
抗战时期的大汉奸汪精卫等人,出卖中华民族的利益,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搞所谓的日伪亲善,建立大东亚共荣,打击残害中华民族的抗日志士,他们活着的时候是民族的罪人,死后照样被钉在民族的耻辱柱上。
为民族利益而死,重于泰山,气贯长虹;替法西斯卖命,替民族的敌人卖命,终将受到人民的审判。
支撑肉体的是骨骼,支持生命的是精神。
正如徐悲鸿大师所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
让我们时代的青年,21世纪的主人牢记大师的话,做一个有热血的、有傲骨的时代青年,活着就要用坚贞的气节,高尚的民族精神等信仰,来支撑着我们的精神大厦。
请铭记梁起超先生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点评】1、本文在立意上,能够把握材料精粹:两口气。
在生命之气和精神之气对比上,侧重精神之气的崇高重要。
2、善于运用递进式写法,内用正反对比手法,突出精神之气的不可或缺。
3、结尾引用徐悲鸿大师的名言和梁启超的精典,结束全文,深刻而大气,结合现实,给人以精神的振奋和力量的鼓舞。
人活着为了一口气,但一口气绝非仅仅是为了活着。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明代《笑林》中的一则笑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