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
技能大赛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附件1:
小学科学部分典型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
目的
实验原
理
实验仪
器
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
串并联电路 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电池、电池夹、小灯泡、开关、导线等若干。 1、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小灯泡,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2、把两个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或并列的连接起来,观察现象。 3、用同样的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串联电路可以让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但光亮弱;并联电
路可以控制某个灯
泡,光亮一样。
热传导实验 探究热在固体中传递的的特点。 热就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铜棒、支架、火柴、凡士林、酒精灯等。 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 2、在火柴上抹少许凡士林,依次粘
在铜棒的三个凹痕上。
3、用酒精灯加热铜棒的一端,观察
有什么现象。
火柴由被加热的一
端向另一端逐渐脱
落,说明热可以沿
着铜棒传递,从温
度高的一端传向温
度低的一端。
土壤成分分析实验 探究土壤的成分。 烧杯、玻璃棒、玻璃片、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石棉网、一块土壤、火柴、水等。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
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
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
加热,观察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
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土壤里含有空气、
水、沙、黏土、无
机盐和腐殖质等。
沸腾 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给水加热,水温度不断升高,水的内部形成气泡,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并搅动水面,使水剧烈翻滚。 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酒精
灯、温度
计、笔、
钟表、火
柴等。
1、组装好铁架台,在它的下一铁圈上垫上一石棉网,放上半烧杯凉水,下面放好一个酒精灯。在铁架台上一铁圈上挂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 2、未加热前,先记下温度计的读数,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 把水加热到一定温
度(100℃),水会
迅速变成水蒸气并
不停地翻腾起来,
这种现象叫沸腾。
水沸腾后温度计读
数不变,这个温度
就是沸点。
凸透镜成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聚座、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光聚座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 3、研究:像的大小可以变化吗有什么规律 1、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
形成的是缩小的
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
近、距蜡烛近时,
形成的是放大的
像。
杠杆的作用 体验杠杆的作用 杠杆原理。 杠杆尺、
钩码、铁
架台等。
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让杠杆尺平衡。 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 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 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 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 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 杠杆尺平衡。 1、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
就越小,到杠杆尺
中心的距离越小,
用的力就越大。
2、当支点到力点的
距离大于支点到重
点的距离时,省
力。
3、当支点到力点的
距离小于支点到重
点的距离时,费
力。
4、当支点到力点的
距离等于支点到重
点的距离时,既不
省力也不费力。
滑轮
的作
用
体验
滑轮的作用 杠杆原
理。
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等。 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两个钩码用的力。 2、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绳子绕在定滑轮上,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3、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两个钩码,用测 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4、在滑轮组上挂两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5、把2、3、4的数据与1的数据作比较。 1、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
了用力的方向。
2、使用动滑轮时,
省力,但没有改变
用力的方向。
3、使用滑轮组时,
既省力又改变了用
力的方向。
摆的秘密 研究摆摆动的规律,知道影响摆摆动大小的因素 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铁架台、线绳、螺丝帽(或小铁锁)、橡皮泥、秒表 1、制作一个摆,记录30秒时间内摆摆动次数。 2、测量摆锤重量对摆的快慢的影响。
3、测量摆角的大小对摆的快慢的影
响。
4、测量摆线的长短对摆的快慢的影
响。
5、观察分析数据。
发现摆摆动的快慢
与摆锤的重量无
关,与摆线的长短
有关。
电磁
铁的
特性
影响电磁铁磁性、磁极、磁力大小的因素。 电能转化成 电磁能。 铁钉、包皮细电线、鳄鱼夹、电池若干、胶带、闸刀开关、大头针、小磁针、电池夹等。 1、包皮细电线缠绕在铁钉上,将电池装在电池夹中,正负极用包皮细电线和鳄鱼夹分别连接闸刀开关、铁钉,控制闸刀开关,观察铁钉能否吸起大头针。 2、铁钉旁边放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磁极方向。 3、增大线圈匝数,观察铁钉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增加电池数量,观察铁钉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4、改变线圈缠绕方向,用小磁针测试铁钉磁性。改变电池正负极,用小磁针测试铁钉磁性, 1、电磁铁通电时有
磁性,断电时无磁
性。
2、电磁铁正负极与
电池正负极有关,
与线圈缠绕方向有
关。
3、电磁铁磁性大小
与线圈匝数、电池
节数有关。
固体
热胀
冷缩
固体
在受
热或遇冷时会怎样 一般情况下,固体在加热时体积变大,在冷却时体积变小。 固体金属球、金属环、酒精灯、铁架台、镊子、火柴、烧杯、冷水。 1、在支架上用铁丝吊起金属球,用酒精灯加热。 2、用镊子夹住金属球从金属环上方开始向下通过金属环,观察现象。 3、用镊子夹住金属球放入烧杯中,静置一会,然后放入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固体具有热胀冷缩
的性质。
附件2
东沙河镇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比赛
自制教具作品登记表
单位:
自制教具名称
制成日期
制作人
联系电话
使用的主要材料
教具简介(包括原
理、特点及其用途、
使用说明、教具示意
图、盘片等,可另附
页)
教具创新点
教学中使用情况效果
说明(可另附页或盘
片)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