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瓷砖的调查报告

关于瓷砖的调查报告

瓷砖调查报告一、瓷砖的定义瓷砖是指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制造的用于覆盖墙面和地面的薄板制品,瓷砖是在室温下通过挤压或干压或其他方法成型,干燥后,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温度下烧制而成。

瓷砖的定义、分类、尺寸、检测等适用于国标GB/T 4100-2006。

二、瓷砖的分类1.按吸水率分E(国标):瓷质砖:E<=0.5%炻瓷砖:0.5%<E<=3%细炻砖:3%<E<=6%炻质砖:6%<E<=10%瓷砖:10%<E2.根据使用部位,可分为外墙砖、墙砖、地砖、广场砖等3.根据有无釉面,分为:釉面砖(仿古砖,烧制温度釉面砖是1100~1110℃)、无釉砖(通体砖、抛光砖等)4.根据制造工艺:干压砖、挤压砖。

干压砖:指将混和好的粉料置于模具中于一定压力下压制成型的(如:墙、地砖、通体砖,外墙通体砖等);挤压砖:是指将可塑性配料经过挤压机基础成型,再将所成型的泥条按砖的预定尺寸进行切割(如劈离砖,又叫劈开砖等。

)5.市场上几种分类的联系与区别:市场上对于墙、地砖的分类有:釉面砖、通体砖、抛光砖、玻化砖等各类名称,以上几种砖有的是对同一物品的不同称谓。

上述几种砖从生产工艺来讲都为干压砖,即将混合好的粉料置于模具中一定压力下冲压成型的。

釉面砖在砖胚之上施有釉料,通体砖、抛光砖、玻化砖则没有。

通体砖是指外构成材料一致的砖体(外墙砖通常如此称谓);抛光砖是指在砖胚表面实施了抛光加工的瓷砖(地砖通常如此称谓);玻化砖是指完全玻化或者玻化程度较高的瓷砖,该种瓷砖一般硬度较高、耐脏、吸水率较低,是通过较高的烧制温度实现的。

由于瓷砖生产技术逐渐提高,抛光砖、玻化砖已基本一致,且吸水率在0.5%以下。

釉面砖因不耐磨,但色彩纹路丰富,富有装饰性,通常用于墙面;抛光砖等因耐磨、硬度高、吸水率低,常用于室地面。

但因近年装修设计风格偏向素净,抛光砖也被大量用于室墙面,替代石材节省成本。

釉面砖、抛光砖比对标抛光砖高、耐磨吸水率很低渗花、多管布料等三、主要原料瓷砖的主要原料为粘土、砂子及长石粉等。

其中粘土为可塑性原材料,用于维持瓷砖形状,砂子为脊性材料,提供瓷砖硬度,长石粉为溶剂,促使两者融合,降低熔融温度。

瓷砖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含钠、铝、钾、钙、镁、铁等金属元素。

在主料中加入不同颜色的色料,或在转胚表面施釉,可以调节瓷砖颜色。

粘土:粘土是一中重要的矿物原料。

由多种硅酸盐和一定量的氧化铝、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组成,并含有、长石、及硫酸盐、硫化物、等杂质。

长石是钾、钠、钙、钡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属架状结构。

其主要成份为SiO 2、Al 2 O 3 、K 2 O 、Na 2 O 、CaO 等。

长石粉为乳白色,因含有杂质,常被染成黄色、褐色、浅红、深灰色等四、生产流程1.无釉砖原料进厂—检验—均化—配料—球磨—放浆—过筛、除铁—浆料均化—喷雾造粒—除铁—粉料腐—送料/配料—压机成型—干燥—多次渗花(纯色砖无此步骤)—烧成—冷却—磨边—刮平—粗抛—精抛—磨边、倒角—吹干、分级—防污—包装、入库球磨:是指将配好的原料及吕球放入球磨机中混合均匀并研磨细致。

上图为球磨机上图所圈出部分为研磨用的铝球,用于将原材料打碎,研磨细致。

上图为研磨后的泥浆过筛除铁:是指将泥浆中的铁元素除去,使基浆颜色变白。

在球磨好的泥浆中加入耐高温无机颜料,可以调整泥浆的颜色,最终将影响瓷砖颜色。

未加颜色的泥浆通常为白色,称为基浆,带色的泥浆称之为色浆。

喷雾造粒:将基浆或色浆通过压力从下方喷入造粒机,形成雾状,并从造粒机上方鼓入干燥的热风,形成对流,使泥浆在造粒机中干燥,形成圆形颗粒状粉末,此为造粒工序。

粉料腐:指将制好的粉料储存余约24小时以上,旨在让粉料及水分混合均匀。

送料/配料:指通过布料将腐好的原料放入模具中。

配料通常有一次布料(如渗花砖),二次布料(如部分呈现出两层的微分砖),多管布料等(如仿石纹路的微分砖等。

)压机成型:将布好料的模具移送至压机中(压强为40吨/平),冲压成型。

上图为压制过程2.釉面砖生产流程原料—球磨—成浆—喷雾造粒—入粉料仓—压制成型—干燥—施底釉—施面釉—印花—烧成—检验—分级—包装—入库釉面砖除施釉外,其他生产皆与抛光砖类似。

但釉面砖烧成温度较抛光砖低,约在1100摄氏度左右烧制成型,抛光砖烧制温度在1200摄氏度以上烧制成型。

施釉:将釉料以淋盘、喷涂等形式附着在砖胚上,一般淋釉釉层较厚,喷釉较薄但较为均匀。

五、生产工艺对瓷砖质量的影响瓷砖的质量参数通常有:平整度、边直度、直角度、光洁度、硬度、吸水率、色差等。

流程中的每道工艺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对瓷砖的质量产生影响。

影响瓷砖平整度的有球磨环节、压制环节、施釉环节、烧至环节、抛光环节等。

球磨环节是将原料混合、打碎、充分研磨,为下一环节制粉做好准备。

原料研磨得越细致越均匀,制粉效果越好。

如果球磨后颗粒不均匀,会导致砖体表面不平。

压机吨位越大压制的砖胚越致密,边直度、直角度、平整度越好。

高温烧制时,应当尽量受热均匀,否则影响瓷砖的翘曲度。

抛光环节影响影响表面平整度。

瓷砖的硬度、致密程度、吸水率、光洁度同样受到球磨、压制、煅烧等生产环节的影响。

球磨越细致,造粉越细致,压机吨位越大,烧结温度越高,生产的瓷砖越致密,硬度越高,吸水率越低。

生产流程中原料选择、施釉、添加化学制剂及烧成环节将会影响到瓷砖的颜色及色差。

因瓷砖中含有钾、钙、钠、镁、铝、铁等金属氧化物,这些成分将影响砖体的颜色,如果在原料中加入其它化学成分(如金花米黄颜料中的钛、铬等)也将改变胚底的颜色。

胚底压制成型后,在其表面施釉或渗化可使其带有不同的图案及色彩,以达到不同的装饰效果。

配料、烧成的温度及受热的均匀程度影响瓷砖的色差。

每一种图案或颜色都对应了一定比例的原料配比,如果不同批次的瓷砖原料配比不一致,各批次生产的瓷砖将会有色差;在同一批次瓷砖烧至过程中,受热不均也会导致同批次瓷砖出现色差,甚至同一块瓷砖上产生色差。

六、抛光砖的分类,1220~1250℃由于墙砖、地砖一般采用抛光砖,市场中抛光砖相对于外墙砖种类较多,花色不一,价格区间较大,因此本文专门将抛光砖单独列出,分类说明。

根据工艺,可以抛光砖分为渗花砖、微粉砖、聚晶微粉砖、透晶砖、多管微粉砖等。

其中渗花工艺是在普通的砖胚表面,通过辊道或网面施一层渗花釉,让色釉渗透至胚体(约2-3mm),然后抛光而制成。

渗花砖为最早开发的产品,色黄白且仿石纹路,价格较低,因此广泛用于工程用砖,主要用于楼盘的公共区域精装修。

一般渗花液是采用纤维素类物质作为基质, 并加以调粘剂、渗透剂、防腐剂等经过适当的加工工艺而制得的。

微粉砖是在生产过程中球磨环节将原料磨得更加细致,因此干燥造粉时,粉料每颗的直径更小,通常为150目以上(普通的为40目,目数越大表明颗粒越细),将这种微粉通过压制成型后抛光制成的瓷砖,称为微粉砖。

由于微粉砖质地更细密,因此吸水率更低,耐脏,耐磨,花色有立体感,更为逼真,相对于渗花砖成本较高。

聚晶微粉砖:是指在微粉砖的基础上,在原料中在烧制的过程中融入了一些晶体熔块(有机树脂、无机硅胶等)烧制而成,通常晶体与微粉的比率为1:3,烧制后,瓷砖会呈现出类似石中的透明或半透明颗粒。

透晶砖:是在微粉砖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晶体熔块,通常晶体与微粉的比率为3:1,烧制后呈现出大片的如同玉质的块状图案。

由于微粉、聚晶微粉等成本较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降低成本的工艺,即,将胚底用普通的砖胚粉料,表面使用微分一次压制成型的,即:用普通粉粒布料作为砖的底层,再将微分颗粒布料于砖的面层,然后一次压制成型,微粉厚度通常为3mm左右。

该种类型的瓷砖成本较低,因表面仍是微粉材料,能够达到微粉砖的功效,但烧制不好的瓷砖容易出现分层情况。

多管微粉砖:瓷砖仿石材是瓷砖发展的趋势。

现在的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仿石纹路的瓷砖,花纹及色泽可以以假乱真,并且颜色、花纹均匀,易控制、辐射小。

仿石材瓷砖的图案及颜色是通过多管随机布料而生产的,将粉料通过电脑随机布料,最终产生的瓷砖花纹自然立体,不存在重复,能达到很强的装饰效果。

我司较常用的仿洞石瓷砖是在多管布料的瓷砖表面添加有机晶体块,在烧制过程中,晶体快溶化,形成有洞表面,或是在压制过程中,在压机上添加特殊装置,使瓷砖在压制过程形成有洞表面。

总体来讲,由于微粉砖、聚晶微分砖、透晶砖的材料颗粒更细,烧结所需要的烧制及维持温度比渗花砖更高,尤其是聚晶微粉、透晶砖等,需要高温使其结晶,以达到更加致密、吸水率低等效果。

七、适用部位由于砖的种类众多,性能不一,不同的瓷砖有不同的适用部位。

考虑瓷砖的适用部位需要考虑瓷砖的以下几个方面:1.吸水率吸水率高的砖通常砖体本身的致密度不高,砖体表面的毛孔较大,不耐脏,不适用于地面。

对于温差较大的地区,吸水率较大的砖容易变形、开釉、甚至脱落,不适用于外墙面。

2.耐磨性硬度越大的瓷砖,通常砖体较为耐磨,适用于地面、广场等人流较大的地方,而对于硬度较低,不耐磨的瓷砖则不适用于上述部位。

3.外观瓷砖用于楼盘的外墙地面装饰,外观的选用一般以设计选样为准。

通常情况下外墙砖颜色较单一,墙砖颜色较缓和,有变化,花色较多。

八、行业生产情况墙、地瓷砖的国最大产地在(鹰牌、欧神诺、博得等)、(诺贝尔等),为新兴的产地,外墙砖的产地集中在(腾达、恒达、万利等)、(冠珠、白兔等)。

瓷砖品牌有很多,各种品牌又有不同种品种的瓷砖。

一般情况下,墙砖、地砖各厂家只生产自己高端产品,对于渗花,基本都外包给各工厂生产。

一般的瓷砖厂家不自己生产胚底,都从外部订购,尤其是渗花砖档次较低,从胚底到抛光皆外包给外部单位。

对于外墙砖,砖一般为炻瓷转,吸水率在0.5%-3%之间(如恒达、腾达、协力),砖一般为瓷质砖,吸水率低于0.5%(如冠珠、白兔等),由于敌吸水率对压机吨位、烧结温度要求较高,因此的外墙砖一般要比的外墙砖价格贵。

九、成本价格分析通过询问供应商,收集了600*600的玻化砖不同系列的价格(均为货到工地含税、甲供价格),现将价格区域列示如下表。

需要说明的是,玻化砖的价格会因品牌、规格、地域、用量及采购方式的不同而会上下浮动。

一般情况下,品牌等级越高、规格约大(如800*800,1000*1000)、运输路程越远、甲指乙供价格越高,品牌档次越低、规格较小(如600*600)、运输越方便,用量约大、甲方直接采购价格越低。

外墙通体砖的价格一般在19-25一平(含缝)之间,厂家通常所有的标准产品为白色、浅灰色及浅红色,三种常规产品价格较低,其他产品颜色越深,价格越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