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灾基础知识PPT课件

火灾基础知识PPT课件


蚊香放在床边。会因床上用品掉到蚊香上引发火 灾。
用打火机或蜡烛照明在杂物间寻找东西。如果不 小心会引燃可燃物。
用遥控器关家用电器而不拔掉插头。电器的部分 部件在长期通电状况下会因发热引发火灾,或是 因雷击引发电器火灾。
将球形金鱼缸放在阳光下。这就如同在阳光下放 置一个凸透镜,会引起焦点处可燃物燃烧。
8、不同性质的物质相遇,有时也会引起自燃。 如油与氧气接触就会发生强烈化学作用,引起燃 烧。
9、摩擦与撞击。例如铁器与水泥地撞击,会引 起火花,遇易燃物即可引起火灾。
10、绝缘压缩、化学热反应,可引起升温,使可 燃物被加至着火点。
六、可能引发火灾的习 惯动作
酒后卧床吸烟或是坐在沙发上吸烟。可能在香烟 未燃尽时人已睡着,烟头引燃沙发和床上用品导 致火灾。
6、企业的热处理工件,堆放在有油渍的地面上, 或堆放在易燃品旁(如木材),易引起火灾,应 堆放在安全地方。
7、在既无明火又无热源的条件下,褐煤、湿稻 草、麦草、棉花、油菜籽、豆饼和沾有动、植物 油的棉纱、手套、衣服、木屑、金属屑、抛光尘 以及擦拭过设备的油布等,堆积在一起时间过长, 本身也会发热,在条件具备时,可能引起自燃, 应勤加处理。
5、汽车失火
汽车失火不仅威胁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毁损车 辆,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公共汽车失火 时,司售人员要果断采取自救、防护和逃生措施, 保障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汽车发动机起火:迅速停车,切断电源,用随 车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灭火。
●车厢货物起火:立即将汽车驶离重点要害地区 或人员集中场所,并迅速报警。同时,用随车灭 火器扑救。周围群众应远离现场,以免发生爆炸 时受到伤害。
火场面积,起火部位可分为:办公室、机房、仓 库、住宅等,燃烧物质 可分为:油、化学物质、 电气及一般物质。
4 、讲清起火单位属于多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 (在第几层)。
5 、讲清报警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号码,以便随 时联系。
6 、如需安排接消防车要讲清楚接车地点,地点 应在起火附件易找的地方或标志性建筑旁。同时 要迅速安排好人员疏通消防车道,清除障碍物, 使消防车到火场后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报警时要牢记以下8点: 1、拿起话筒拨打“119”号键,直至听到对方
回话同时要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回 答。 2 、准确讲清起火单位名称、所在位置,要详 细讲明具体地点、门牌号码、街道巷名,不易 寻找的地方要说明周围有什么标志性建筑以做 参考。 3 、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火势大小、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 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 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 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 丙烷、氢气等火灾。
●逃生无路时,应靠近窗户或阳台,关紧迎火门窗,向外 呼救。
安全提示
●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门或非常出入口都有明显 标志,平时应加留心。
●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轻易不要跳楼,除非火灾已危及生命。
●下榻宾馆、酒店后,应特别留心服务方提供的 火灾逃生通道图,或自行了解安全出口的方位。
●逃生时千万不要拥挤。
4)合并伤处理。有骨折者应予以固定;有出血 时应紧急止血;有颅脑、胸腹部损伤者,必须给 予相应处理,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5)迅速送往医院救治。伤员经火场简易急救 后,应尽快送往临近医院救治。护送前及护送途 中要注意防止休克。搬运时动作要轻柔,行动要 平稳,以尽量减少伤员痛苦。
五、引起火灾的十种常 见火源
(3)保护创面。在火场,对于烧伤创面一般可 不做特殊处理,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龙胆 紫一类有色的外用药,以免影响烧伤面深度的判 断。为防止创面继续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 创面,对创面应立即用三角巾、大纱布块、清洁 的衣眼和被单等,给予简单而确实的包扎。手足 被烧伤时,应将各个指、趾分开包扎,以防粘连。
火灾基础知识
目录 一、火灾的定义 二、火灾分类 三、如何正确报火警 四、对火灾现场烧伤要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五、引起火灾的十种常见火源 六、可能引发火灾的习惯动作 七、各种火灾现场应急处理 1、家庭失火 2、高楼失火 3、人员密集场所火灾 4、汽车失火
一、火灾的定义
7 、报警时要讲清有无被困人员、有无受伤人员。 8 、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
消防队,使他们能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 效果。
四、对火灾现场烧伤要 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扑灭身上的火焰,使伤员迅 速脱离开致伤现场。当衣服着火时,应采用各种 方法尽快地灭火,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 等,千万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长燃 烧,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烧伤。灭火后伤员应立即 将衣服脱去,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可在救护 人员的帮助下把未粘的部分剪去,并对创面进行 包扎。
安全提示
●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 具。
●应随车配备灭火器,并学会正确使用。
让家庭远离火灾(防火)
1、不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
让家庭远离火灾(防火)
2、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让家庭远离火灾(防火)
3、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让家庭远离火灾(防火)
●理性逃生。利用建筑物阳台、避难层、室内设 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应急逃生绳等进行逃生, 也可将被单、台布结成牢固的绳索,牢系在窗栏 上,顺绳滑至安全楼层。
●等待救援。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 靠近窗户或阳台呼救,同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 毛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 侵入。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三、如何正确报火警
《消防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任何人发现 火灾时,都应该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 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 禁谎报火警。所以一旦失火,要立即报警,报 警越早,损失越小。
3、靠近火炉或烟道的干柴、木材、木器,紧聚 在高温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尘、纤维;大功率灯 泡旁的纸张、衣物等,烘烤时间过长,都会引起 燃烧。
4、在熬炼和烘烤过程中,由于温度掌握不好, 或自动控制失灵,都会着火,甚至引起火灾。
5、炒过的食物或其它物质,不经过散热就堆积 起来,或装在袋子内,也会聚热起火,必须注意 散热。
●及时扑救。可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扑灭初起 火灾。
●向下不向上。因火势向上蔓延,应用湿棉被等 物作掩护快速向楼下有序撤离。
●关紧房门。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门, 使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注意防烟。用湿毛巾等物掩住口鼻,保持低姿 势前进,呼吸动作要小而浅。带婴儿逃离时,可 用湿布轻轻蒙在婴儿脸上。
火源是火灾的发源地,也是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直 接原因。所以,防止火灾应控制好10种火源,具 体是:
1、人们日常点燃的各种明火,就是最常见的一 种火源,在使用时必须控制好。
2、企业和各行各业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超负 荷运行、短路、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击、 静电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气体、可燃物质燃烧, 在使用中必须做到安全和防护。
●汽车加油过程中起火:立即停止加油,疏散人 员,并迅速将车开出加油站(库),用灭火器及 衣服等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地面如有流洒的燃 料着火,立即用库区灭火器或沙土将其扑灭。
●汽车在修理中起火:应迅速切断电源,及时灭 火。
●汽车被撞后起火:先设法救人,再进行灭火。
●公共汽车在运营中起火:立即开启所有车门, 让乘客有秩序地下车。然后,迅速用随车灭火器 扑灭火焰。若火焰封住了车门,乘客可用衣服蒙 住头部,从车门冲下。或者打碎车窗玻璃,从车 窗逃生。
●要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
●火势蔓延时,应用衣服遮掩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 吸,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尽量避免大声呼喊, 防止有毒烟雾进入呼吸道。
●离开房间后,应关紧房门,将火焰和浓烟控制在一定的 空间内。
●利用建筑物阳台、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 应急逃生绳等进行逃生,或将被单、台布结成牢固的绳索, 牢系在窗栏上顺绳滑至安全楼层。
4、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
让家庭远离火灾(防火)
5、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让家庭远离火灾(防火)
6、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电器是否断电,燃气阀门 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让家庭远离火灾(防火)
——使用完液化气不关总阀门。如果气灶点火开 关有故障不能完全切断气源,或是由于连接气瓶 与气灶的橡胶管长期受压发生爆裂,会导致液化 气泄漏引发火灾。
液化气灶使用时无人看管。会因锅内食物沸腾溢 出浇灭火焰,导致液化气泄漏引发火灾。
蜡烛放在木制的桌子上。当蜡烛燃尽或是被碰倒 后会引燃桌子或是桌上的可燃物。
●靠墙躲避。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救援时,大 都是沿墙壁摸索行进的。
安全提示
●火场能见度非常低,保持镇静、不盲目行动是 安全逃生的重要前提。
●因供电系统随时会断电,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等待救援时应尽量在阳台、窗口等易被发现的 地方等待。
●不要轻易跳楼。只有在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 垫或楼层不高的情况下,或者如不跳楼就会丧命 的情况下,才能采取此方法。
(2)防止休克、感染。为防止伤员休克和创面 发生感染,应给伤员口服止痛片(有颅脑或重度 呼吸道烧伤时,禁用吗啡)和磺胺类药,或肌肉 注射抗生素,并给口
服烧伤饮料,或饮淡盐茶水、淡盐水等。一般以 多次喝少量为宜,如发生呕吐、腹胀等,应停止 口服。要禁止伤员单纯喝白开水或糖水,以免引 起脑水肿等并发症。
七、各种初级火灾应急 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