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高效课堂是效率最大化的教学新型模式,在高效课堂中,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和教学效果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政治课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在传统教育体制影响下,课堂基本延续了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技能的培养。
而高校课堂则提倡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特征和五步三查的模式进行了探究。
高效课堂的构建要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探索,以追求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而政治课作为实践性基础课程,更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的探索。
那么,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特征是什么?五步三查的模式如何在课堂中实施?这正是本文要探究的重点。
一、高效的政治课堂应该具备的特征。
1.师生互动性。
教学本身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
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光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就能领会的,而是要通过师生互动,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解决过程来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学生的指导者,而学生是整个探究过程的主体,二者相辅相成。
2.手段的丰富性。
高效课堂提倡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参
与的积极性,以此摆脱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那么,听、说、读、写、讨论、交流、图片、多媒体、活动等都将成为可以利用的有效素材。
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利用,以此保证学生的参与,顺利达到目标。
3.目标明确性。
高效课堂以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为核心,摆脱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上课而上课的模式。
如此,在整个课堂中,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学生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探究来达到目标。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就是整个模式的核心。
五步三查模式高效课堂以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为基本模式,主张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出疑问,教师进行释疑,从而解决问题。
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就是整个模式的核心。
1.学生自学质疑,教师一查进度。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目标,以教材为学习的基本材料进行自学,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问,教师则负责进度的检查和效果的评比。
在自学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能提出问题。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
教师查学生的进度,是督促学生更好地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指导行为,而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监管”,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
生生互学,群学质疑。
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以个体为主,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个人的知识、能力范围有限,看待问题自然
就不会全面。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应用合作策略就能让问题变得更加清晰、明朗。
于是,进入到同学间的互助质疑过程。
如教学《相逢在花季》一课,学生个体在研究”男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哪些方面”问题时,考虑到的也许只有“生理和心理”或“兴趣和爱好”一方面,通过互学,学生相互交流,让问题进行碰撞,思维得到集中,加强了对问题的深度研究。
2.小组展示,教师二查“问题”。
学生通过自学、互学,对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到底学生是否得到了全面的认识?此时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结果,提出还有待思考的问题,暴露学生的不足。
在这个过程中,小组之间的成果展示是集体探究的小结果,当各个小组的结果进行碰撞时,会得出相同的和不同的结论,同时也暴露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让学生更深一层地看到问题。
3.共同总结,教师三查测评。
通过小组间的展示和问题暴露,接下来便是对整个目标的总结。
在此,教师要以小组讨论中共同的观点为基础,以学生发言和教师补充的形式来进行系统的理论升华,再通过问题的检测来验证学生的收获效果。
三、在五步三查的模式中,模式并非是一种恒定不变的定律,而是根据课堂情况而调整的,教师要灵活处理。
1.保证高效实施的问题性原则。
在整个引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建立在问题基础上的,
因此,要保证课堂的高效,问题的提出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2.问题的全面性原则。
高效课堂的开展是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那么,课堂的高效就要以学生全体为对象,而不是照顾个别。
因此,教师的问题引导就要做到在难易度上适合教学对象。
通常而言,教师的引导性问题要根据小组或班级的情况来进行。
针对优秀学生群,问题难度可稍大;而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问题难度要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启发性。
3.问题的层次性原则。
学生个体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由简而难,逐层推进;考虑到思维的层次递进关系,问题也要遵循层次性。
此外,问题的反馈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也是在引导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总之,在政治高效课堂构建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主导,问题是桥梁,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能让高效课堂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