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文化差异及对待

中西文化差异及对待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我们知道,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形成了差异鲜明的社会关系、民情风俗。

然而,这些不同的文化到底有哪些差异呢?你可能有些许好奇。

那么,就让我们来简单的谈一下中西文化的差异吧。

一、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的不同
在西方,人们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

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这是应该的”、“我自己没做什么,都是大家的功劳”或“不行,不行!差远啦”等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的不同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觉得:自己为自己负责。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

正是由于这些,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

因为他们会觉得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而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

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

在中国,主动关心他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种情况,西方会说“多管闲事”。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

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
之道,中国人不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保持和谐。

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

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二、社会关系的差别
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

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

在美国,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


新中国虽已建立近五十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

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重视传统的观念,论资排辈,等级森严。

中国人对比自己年长的人根据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分别给予不同的称号。

西方国家很少有这个习惯。

2、核心家庭与几代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

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没有义务资助子女。

这种作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

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赡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三.社会习俗的差异
1、对女性的态度
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
受许多传统的骑士习俗,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外侧,女士走内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待女士站好了位臵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比较而言似乎要少一些。

2、对婚姻的态度
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

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

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有权作第二次选择。

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

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谨慎对待,认真选择,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

而且中国人一向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喜新厌旧,或是第三者插足都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我们不能片面的肯定或者否定它,而应该以一种理性客观的眼光去审视它,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它,以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精华为主,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为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