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止跌倒的措施

防止跌倒的措施

防止跌倒的措施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张世花(青海省互助县中医院护理部8105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273-0 2 【摘要】目的为了避免和减少住院病人发生跌倒,探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现象发生的应对措施。

方法对本院发生的15例跌倒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良好的护理及预防,大大降低了住院患者的跌倒率。

结论对跌倒的高危病人进行识别和全面评估,对患者进行防止跌倒的护理,加强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减少因为患者跌倒而造成的医疗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措施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触及地面。

住院病人因身体虚弱、疾病、环境陌生等原因,容易发生跌倒,尤其是住院老年病人,其跌倒发生率较高。

跌倒不仅对病人造成身体、心理方面的伤害,还可延长住院时间,引起医疗纠纷。

根据我院上报的病人跌倒进行24小时内进行回访登记,分析病人跌倒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0年4月我院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中,其中跌倒事件为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

年龄8~82岁,平均68岁。

15例跌倒病人中,病房跌倒患者4例,走廊跌倒患者3例,卫生间跌倒患者6例,拍片室跌倒患者2例。

跌倒后,导致患者朱网膜下腔出血1例,轻微擦伤8例,其余6例无明显伤害。

二、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对所有住院病人根据跌倒评估量表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确定患者是否有跌倒及潜在跌倒的高危因素,使患者及陪护人员事前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掌握预防措施,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患者在家或住院有无跌倒病史,最近3个月内有无跌倒记录;②不稳定的步态或不平衡的坐姿,步行时是否需要帮助;③接受药物治疗,患者是否使用了引起头晕、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④患者有无肢体的运动障碍、感觉障碍;⑤精神状态,认知行为受损,如意识混乱、意识恍惚、烦躁不安、焦虑等。

根据患者跌倒危险评估量表的危险因素,并给予评分:各项之和0~24分为轻度危险;25~45分为中度危险;≥45分为高度危险。

2一般护理措施:①将呼叫器放在患者随手可及之处,并向患者示范其用法;②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患者随手可得的距离内;③尽量调低病床的高度,对可以活动的病床固定好床脚刹车;④加强巡视,及时给予患者帮助;⑤在马桶附近装上扶手;⑥病室地板保持干燥,安置床旁灯;3对轻度危险跌倒患者的护理:这类患者采用轻度危险防止跌倒措施。

患者的跌倒多属于意外跌倒。

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病区环境的宣教,让患者尽快熟识病区环境。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及环境的要求,并及时给予解决,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及陌生感。

指导患者注意起居安全。

4对中度危险跌倒患者的护理:这类患者采用中度危险防止跌倒措施。

护理人员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

告诉患者服药可引起共济失调、体位性低血压等,使用镇静药时,减少活动,教会患者如何避免意外发生,使患者了解药物性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

使患者及其家属都得到防止跌倒的相关知识。

当患者自感不适或夜间起床时应该叫人帮助,劝说男患者夜间使用尿壶排尿,外出时应该有人陪同。

步态不稳的患者,应使用拐杖或轮椅。

5对高度危险跌倒患者的护理:这类患者采用高度危险防止跌倒措施。

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擅自下床或离开病房。

应该加强巡视,还在床头挂上醒目的“防跌倒”警示牌,以引起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时刻警惕,并进行交班。

患者应有24h的陪护人,帮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

无法起床者应在床上大小便,能起床者可在床旁设移动便椅,防止跌倒。

对烦躁的患者,应上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

6心理护理:患者住到医院后,心理难免产生落差,对于疾病的恐惧使他们心理压力增大,造成谨慎恍惚,加大跌倒的发生率。

护理人员此时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也可进行同病室里病友间的相互交流。

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告知疾病的状况,家属陪伴的重要性。

三、讨论保护病人的安全,预防病人跌倒是医院每一名工作人员和家属共同关注的问题,病人在住院期间的跌倒,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其有可能给医院带来法律问题及不好的影响,只有及时评估病人的跌倒风险,加强病人外出的宣教,落实好医院内病人活动场所跌倒措施,提高病人及照顾者的跌倒意识。

建立护士长安全检查制度,要求护士长对所辖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对重症患者的安全通过护理查房能够提出指导性意见。

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护士安全管理的意识,做到常抓不懈。

才能真正避免和减少病人跌倒的发生。

参考文献[1]姚丽文,侯黎莉.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与评估表的建立[J].上海护理,2005,23(1):22.[2]屠新丽.对住院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和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4(1):29.[3]唐晓英,蔡学联,郑芝芬,等.住院患者跌倒普防和专科化预防研究及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2(2):239.骨折一般多见于老年人。

因为老年人严重衰退,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反应迟钝,加上骨质疏松,外力直接作用于疏松的骨质上,而极易发生骨折。

如老年人晚上起床小便,不能承受自身重量就容易发生骨折。

骨折的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

养生指南:一.练功强身:应积极长期地坚持锻炼,增多在户外活动时间,多呼吸新鲜空气,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保健操等项目。

多活动能使血液中的钙质更多地在骨骼内存留,因而提高骨的硬度,能有效地减少骨折的发生。

二.多晒太阳: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而钙的代谢依赖维生素D 的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体内钙的形成和吸收,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使骨骼中钙质增加而提高骨的硬度。

三.未病先防:老年人不宜到人多和车多的地方活动,下雨、下雪或地上积水、结冰时不要外出,以免跌倒而发生骨折。

不要攀登或爬高活动,不宜在陡坡上行走,因老年人下肢无力,反应迟钝而易跌倒。

平时出门时,须缓步慢行,若有眼花、耳聋、头晕等症状时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有帮助搀扶走路或手拄。

夜间上厕所之前,应先在床沿坐上片刻,以使腿部肌肉力量处于兴奋状态,并可防止体位改变时的一时性低血压的发生。

洗澡时,要准备好小,坐着穿裤和鞋,防止跌倒。

四.饮食调摄:多吃蔬菜、蛋白质和富有维生素的饮食,可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

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以利于祛瘀消肿,后期应偏味重,选择合适的饮食调补肝肾,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五.密切观察:当遭受损伤后,如怀疑有骨折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在转送途中,应采取必要的临时固定措施。

如上肢骨折应用木板将手臂固定,木板长度应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面。

也可将骨折的手臂与胸部缚在一起固定。

下肢骨折可用长木板将伤肢缚扎在一起,木板长度上至腋下,下应超过脚跟,或可将患肢与另一健肢缚扎在一起固定。

脊柱骨折应由双人平行搬至木板上缚扎固定,应将头部两侧用垫好,限制头部活动,然后才能送医院。

如有出血,应用清洁布临时包扎伤口,然后用结扎。

一般结扎时间每次不超过1小时,每隔1小时可放松1~2分钟,以看到鲜血流出为止,可防止因结扎时间过长而引起肢体缺血坏死。

用石膏等方法作骨折固定后,24小时内须密切观察伤肢末端皮肤色泽的变化和肿胀情况。

如发现肿胀加剧,皮肤有瘀紫应立即就诊,放松或拆除石膏,以防因石膏固定太紧而引起肢体缺血、回流不畅而坏死。

骨折固定期应遵医嘱定期复查。

六.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锻炼未受伤的关节,每天每小时一百次,能避免关节僵硬、挛缩和。

采用轻按摩的方法自我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恢复。

在医院的病安事件通报件数中,跌倒事件通常具有相当程度的案件量,因此,跌倒是医院内住院病人常发生的事件,其轻者可能发生摔伤、瘀伤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造成骨折、内出血等让病人延长住院天数、增加医疗费用支出及产生合并症,甚至影响到病人的家庭负担。

而造成病人住院期间内跌倒的原因,通常包括病人本身年龄较大(65岁以上的老年人)、视力模糊不清(如:白内障、老花眼)、有头晕目眩感或全身无力的情况、过去一年曾经跌倒过的人、肢体功能障碍且平衡感差、使用易造成嗜睡及晕眩的安眠药或降血压药、贫血或姿态性低血压…等。

住院时可以特别注意病床到浴厕间的环境是不是保持乾燥通畅,尽量不要在床边堆积杂物,以及多加利用床栏进行防护。

加上,大部分的跌倒事件发生上下床移位及在进出洗手间时,尤其是清晨时段最容易发生,其次为行进中或上下轮椅时,家属及照顾者可以特别留意这些地方,给予病人适当的协助就可以避免跌倒的发生。

为了维护病人的安全及降低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本院於新病人入院时,护理师会依「跌倒高危险因子」评估表,以年龄、跌倒病史、活动状态等项目评估病人,若总分≧5分者则予以收案为跌倒高危险群,且当病人术後、病况有改变时均会重新评估,此外,住院後每周亦会由护理师重新评估。

当住院病人评估为跌倒高危险群时,护理师会将「小心跌倒」的警示牌放置於床头牌,放置警示牌的用意在於提醒医护团队,另一方面也提醒病人、家属及主要照顾者应特别注意病人的状况以预防跌倒,此外,也会提供预防跌倒的卫教指导及给予「预防跌倒」的卫教单张。

除了给予病人及其家属与主要照顾者卫教外,本院也执行多项跌倒防范措施,包括:(1)各病房公布栏及浴厕张贴卫教海报,(2)各病床旁及浴厕有设置叫人铃,当病人需要任何协助时可随时通知护理师,(3)评估各病房夜间照明设备後,增设浴厕前小夜灯及加强夜班护理师巡视。

(4)每月定期回馈各病房病人跌倒监测结果并提出改善措施。

此外,本院也透过跨团队合作方式,由护理部及复健科共同针对神经内外科病房之肢体乏力病人,设计阶段性肌力训练运动,由护理师主动教导肌力训练运动,每日持续评估学习进度,提高病人及家属对预防跌倒警觉性,并制作肌力训练的卫教单张、海报及DVD 教学影带,对病人及家属提供卫教指导。

预防跌倒系医疗团队、病人及其照顾者的共同责任,期盼您的参与,将可更加提升医疗照护品质。

【保命防跌十二知,提醒您一同注意】保命防跌第一知:当病人有头晕、卧床数日後第一次下床或服用镇静安眠药物,下床前要先坐於床缘,再由照顾者扶下床,放慢动作采渐进式下床保命防跌第二知:当您需要协助而无照顾者在旁时,请立即按叫人铃通知护理师保命防跌第三知:地面如有潮湿,请立即告知护理师协助处理,以防不慎滑倒保命防跌第四知:物品请尽量收於柜内,保持走道畅通及避免地板表面杂乱,以防不慎滑倒保命防跌第五知:使用床栏者,下床时请先将床栏放下保命防跌第六知:当病人休息卧床时,请将床摆置於最低的位置;所照顾的病人躁动不安、意识不清时,请将床栏拉起,并视需要给予约束保护保命防跌第七知:请穿着合身的衣裤,避免衣裤太大被绊倒保命防跌第八知:行走时应穿着具防滑的鞋子,切勿打赤脚保命防跌第九知:病房尽量保持足够的灯光,以增加能见度,并可使用床旁小夜灯照明保命防跌第十知:如厕时需有人陪同,需协助时可按叫人铃告知护理师保命防跌第十一知:小心药物副作用,晚上九点後少喝水,睡觉前请先上厕所,减少夜间下床如厕机会,并可将尿壶放置於床边,方便使用保命防跌第十二知:小心使用拐杖及轮椅,避免上下床及行走时跌倒选取2010年3月~2010年7月住院患者246例,其中发生意外跌倒33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3.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