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环境类
小说的特点
1、完整的故事情节 2、鲜明的人物形象 3、典型的环境
4、深刻的主题
5、精巧的构思
分清类别
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时 间、地点、气候以及花鸟虫 鱼等场景的描写。 社会环境:对人物活动的具 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 际关系的描写。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小说环境描写常见题型。
2.探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掌握此类题的答题技巧。
本 身
烘托人物的心 理;象征或暗 人 示人物的品格。物
引出下面的情 节。
情 节 主 题
确定位置 课内巩固
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
《故乡》开头景物描写: “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 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 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中间环境描写的作用
烘托人物的心 烘托人物的心 理;象征或暗 理、品格;衬 示人物的品格、 人 物 托人物的形象。 命运; 为下面的情节 作铺垫;推动 情节的发展。 和下文形成 对比,凸显 主题。
引出下面的情 节或为下面的 情节作铺垫。
与结尾呼应, 烘托作品主题。
情 节
揭示社会的本 质,与开头呼 应,深化作品 主题。
主 题
环境描写的答题技巧:
• 1、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 2、答题规范:环境+人物+情节+主题 • 3、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 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 染……气氛)-→②人物(烘托,衬托)-→③情 节(推动、铺垫)-→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 揭示)。 •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 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 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 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 动……的情节发展。
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 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 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 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 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 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 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 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 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失误点析
做此类题常见的失误在于许多考生除 不能辨清描写手法或不清楚其具体作 用外,更多的只是干瘪地、机械地写 上该描写的概括作用, 缺失和“内容” 与具体文本的有机融合。如景物的渲 染气氛作用,只写出渲染作用,而不 知与具体文段联系写出“它渲染了什 么样的气氛”。另外,景物描写的作 用很多,作答时要从各个角度多思考。
风雪(环境描写)
内容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 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 雪来。 (2)那雪正下得紧。 (3)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4)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 坏了,又被朔风吹撼,动摇得很。
(5)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6)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高考文学类阅读 如何设题
2010年《溜索》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 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 表现特色。(5分) 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 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 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
13.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 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 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4分)
2011年《这是你的 战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自到天王堂取了包裹, 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管营,两个 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 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 密了,但见: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 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银世界,玉乾 坤,望中隐隐接昆仑。若还下到三更后,仿佛填平 玉帝门。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 早来到草料场外。 • ……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 包裹被卧,就坐上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 ,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 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开头)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 ,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 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 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 故乡鲁镇的。
开头部分
中间部分
渲染、营造 气氛。
结尾部分
渲染营造、气 本 氛。 身
自 然 环 境
交代时间地点; 渲染、营造气 氛。 烘托人物心 境。
2012年《邮差先生》
设题类型(4-6分)
1.概括所写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所 用的手法。 2.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分析环境 描写的作用。 3.探究文中景物寓意,分析其对人物 的作用。
规律总结 真题探讨
自 然 环 境
渲染、营造气 氛。 烘托人物心 境。 象征人物的品 格;衬托人物 的形象。 为下面的情节 作铺垫; 点明作品的主 题。
风 雪
身 寒 沽 酒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 厅
投 宿 庙 中
大 石 倚 门
隔 门 偷 听
结尾环境描写的作用 《祝福》结尾:“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 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 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 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 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 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 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 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