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生个人简历及自述表

考生个人简历及自述表

2009年第四十六期党校“优秀学员”;
2008年获“第七届宿舍文化节”之“寝室设计大赛”一等奖。
参加科研工作、课外科技活动情况:
2009年暑假在马铭教授指导下完成关于“D2EHPA为载体的反萃分散组合液膜提取氨基酸研究”的中期水平测试实验。实验用煤油做膜溶剂,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D2EHPA)为载体,盐酸作内水相,氨基酸料液为外水相的液膜系统,在适宜的酸度下,以H+浓度差为推动力,对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在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液膜迁移结果进行检测,通过优化实验条件考察了迁移时间、载体浓度、萃取相与料液相体积比等因素对氨基酸迁移效率的影响。
特长爱好
写作,画画,阅读
英语水平
良好,已过四六级
何时获得何种奖励或处分
2009年国家奖学金;
2007-2008年以及2008-2009年度专业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
200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
2009年英语“学习优秀奖”一等奖;
2009年暑期“三下乡”校级“优秀个人”奖;
2008-2009年院“优秀干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主要内容:
论文题目:聚丙烯腈、聚苯乙烯合成邻二肟修饰树脂的研究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徐满才教授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钯属于铂族元素,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类关键材料,在我国钯资源稀缺,价格昂贵,其废料再生回收提取价值很高,正受到国内外科学研究重视。近年来,钯在尾气净化、珠宝首饰、生物医药、燃料电池、电子工业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加,怎样更有效的从废料中提取钯成为当今重要的科研课题之一。为此,本课题参考比较一系列国内外研究资料,通过合成邻二肟吸附金属钯,为提高其选择吸附的能力,将邻二肟吸附于树脂上。
在本科学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化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化学学习方法和研究技能。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化学领域的认识不断加深,而对生命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也尤为感兴趣。
三、学术研究
2009年暑假在马铭教授指导下完成关于“D2EHPA为载体的反萃分散组合液膜提取氨基酸研究”的中期水平测试实验。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实验不仅考验了自己的毅力,而且这种经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钻研探究并最终达到成功的经历也使我充分体会了科研带来的无穷乐趣。也更坚定了我以后从事科研的决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生个人简历及自述填表日期:2012-2-29
姓名
彭桂红
出生日期
1990年3月20日
性别

政治面貌
团员
民族

身份证号
通讯地址
及邮政编码
湖南师范大学江边一舍125寝室
邮政编码:410008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报考培养单位(院、所、中心、园、台、站)及专业
考生个人陈述
一、学习情况
在大学的几年里,我一直保持着勤勉严谨,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踏实,学习成绩在本专业一直名列前茅,并因此获得了2007-2008以及2008-2009年度专业一等奖学金,大二由学院推荐获得了2008-2009年度国家奖学金。在扎实地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2009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了三等奖;因四级成绩优秀入围英语“学习优秀奖”,并获得了一等奖。2008年参加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笔试、机试成绩均为优秀。
二、学术背景
2007年9月,我从湖南省长沙县一中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我们本科前三年的学习任务是相对繁重的,大学前三个学期除了设置英语、数学、政治等公共课,也展开了化学专业几门主干课如无机、分析、物化的学习;在理论知识学习之外,我们还有大量的实验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大三开始着重进行专业知识教学,除了主干课有机化学,还开设了结构、生化、化工、高分子等专业课程,其中双语教学不仅巩固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还提高了我们的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国内外关于钯的提取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但大部分都是传统的沉淀法,工艺过程冗长、收率低、成本高、操作麻烦;而近年来兴起的溶剂萃取法虽然操作简单,产品纯度稳定,但设备多,流程复杂。笔者分析比较了各种钯提取工艺和国内外各种研究方法,发现将邻二肟吸附于树脂来提取金属钯的方法还很少涉足,故提出本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有效提高选择性吸附钯的能力。
4.1.3双肟的合成(由亚硝酸钠与亚硫酸氢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合成羟胺单磺酸钠再与上述合成的单肟反应)
4.2 从聚苯乙烯丙基酮合成二肟
4.2.1聚苯乙烯丙基酮的合成(聚苯乙烯与丙酰氯通过傅克反应生成聚苯乙烯丙基酮)
4.2.2讨论
6、 结论
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或其它研究成果情况:
在搞好学习之外,我也十分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在业余时间喜欢阅读曾国藩、龙应台、纪伯伦等人的作品以及一些国学经典,并不断从中反省自己的言行。我认为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完善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因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于社会有益的事业上,才能充分地发挥科技之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药物化学专业)
本科就读学校、院系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入学时间
2008年9月
本科学习专业
制药工程
毕业时间
2012年6月
计算机等级及成绩
国家二级:及格
英语等级及成绩
(四级或六级)
四级:543
社会工作
实践经验:
2010年暑假在孟勇老师的指导下的中期水平测试实验。
2009年7月赴湖南桃江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拜访政府机构,问卷调查以及走访村民等方式对桃江核电站建设对桃江人民的影响做了全面调查,并获得了校级“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奖。
四、个人学术研究兴趣
主要研究内容:
1、课题的提出(综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分析研究的可行性
3、实验仪器与试剂
3.1 实验仪器
3.2 实验试剂
4、实验步骤
4.1 从聚丙烯腈丁基酮合成二肟
4.1.1聚丙烯腈丁基酮的合成(由1-溴丁烷合成格氏试剂再与聚丙烯腈反应合成聚丙烯腈丁基酮)
4.1.2单肟的合成(由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反应生成亚硝酸乙酯在与上述合成的酮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