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与抗体
1.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单体 IgA。分泌型IgA(SIgA):双体IgA,粘膜 抗体。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固有层中浆细胞产生。 2.主要存在于初乳、唾液、泪液,以及呼吸道、 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分泌液中。以 初乳中含量最高。 3.SIgA的合成和主要作用部位在黏膜。局部粘膜 免疫的重要因素。
四、IgE——I型超敏反应抗体
1.单体Ig,局部抗体,血清中含量最少。 2.亲细胞抗体,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上的高亲和力Fc受体结合,引起I型超 敏反应。 3.在抗寄生虫方面有一定作用。
五、IgD
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标志着B 细胞成熟。
第四节 Ig的种类与抗原决定簇
一、免疫球蛋白的种类
如:免疫血清(含多种特异性抗体)。
实际意义:
1.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 2.诊断疾病、鉴定细菌 3.表达产物特异性检验
交叉反应
抗 原
31 2 4
BA L / Bc
免 疫
1
2
3
4
脾 脏 淋巴結 B 細胞
31 2 4
传统抗血清
所有抗体混合
二
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将抗体产生细胞与具有无限增殖 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及克隆化使杂交 瘤细胞成为单克隆细胞系。
独特型网络的的调节机制
第五节 抗体的分类
(一)根据抗原来源分类 1、异种抗体 2、同种抗体 3、自身抗体 4、异嗜性抗体 (二)根据有无抗原刺激分类 1、天然抗体 2、免疫抗体 (三)根据与抗原反应的性质分类 1、完全抗体 2、不完全抗体
(四)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表现形式分类 1、沉淀素 2、凝集素 3、溶解素 4、补体结合抗体 5、调理素 6、中和抗体 7、反应素 (五)根据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分类
类(IgG:γ, IgM:μ, IgA:α, IgE :ε, IgD:δ )、亚类(IgG1, IgG2…) 型(κλ)、亚型
二、免疫球蛋白的抗原决定簇 同种型:C区。抗抗体,第二抗体。 胃蛋白酶可降 低其抗原性 同种异型:C区。亲子鉴定 独特型(idiotype):个体基因型,V区,抗体分 子的可变区体现抗原性。抗独特型抗体。
四、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性
(一)基本概念
1.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引起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此抗 体也只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结合。
2.交叉反应:凡是具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微生物间均可 发生交叉反应。 (二)产生抗原交叉性的原因 1.共同抗原:不同种属的微生物间,微生物与其它抗原间, 或其它抗原物质间,除具有本身特异性抗原决定 簇之外,还可有共同的决定蔟,称共同抗原 2.类属抗原:种属相关的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3.异嗜性抗原:种属无关的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三)交叉反应在兽医中的作用——诊断和防治 1.诊断当中出现误诊 (1)牛感染禽结核杆菌或副结核杆菌——牛结核菌 (2)牛感染了肠耶尔森氏菌——牛布氏杆菌 2.诊断疾病 用猪传染性胃肠炎抗原——猫细小病毒感染 用变形杆菌抗原——动物的立克氏体病 用牛心肌酒精提取液作抗原——梅毒患者的血清 3.预防传染病 (1)牛痘苗—人天花 (2)人麻疹苗—犬瘟热 (4)火鸡疱疹病毒—鸡马立克MD
PRRSV病毒粒子结构示意图
问题:下列各物质是否是好的免疫原,为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成好的免疫原? 1.化学药物注入机体。 2.铁钉刺入皮肤。 3.自身蛋白质。 4.牛奶给狗喝。 5.牛奶注入狗的皮下。 6.细菌病毒感染家禽。 7.细菌死苗投喂给猪。 8.gene-表达-产物-Ab。该表达蛋白具有很好的抗原性。
二、Ig的水解片段与生物学活性
1、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1)木瓜蛋白酶:抗原结合片断:Fab片段, 可结晶片段:Fc片段 (2)胃蛋白酶 2、Fab片段的组成与生物学功能 (1)组成: (2)生物学活性: 3、FC片段的组成与生物学活性 (1)组成: (2)生物学活性:
三.特殊结构
三、抗原决定簇
(四)半抗原-载体现象
1、半抗原-载体现象:小分子物质不具有免疫原 性,不能诱导产生免疫应答,但当它们与大 分子物质连接后,就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 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这种现象称为 半抗原-载体现象。 2、载体效应: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首次免疫动物, 可测得半抗原的抗体,出现初次反应,但当第 二次免疫时,半抗原连接的载体只有和首次 免疫所用的载体相同时,才会有再次反应, 这种现象称为载体效应。
1.连接链(joining chain,J链)
2.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
第三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免疫学功能
一、IgG——中和性Ab
1、IgG多为单体,分子量是Ig中最小的一 种。 半衰期约为23天。 2、血清中含量最多,占Ig的70~80%。持续时 间最长,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主导作用。 3、IgG是唯一能通过人、灵长类动物、兔胎 盘的抗体。
第二章
一、概念
抗
原(Antigen,Ag)
二、构成免疫原的条件
三、抗原决定簇
四、抗原的交叉性 五、抗原的分类 六、重要的天然抗原 七、佐剂
一、概念
(一)抗原与抗原性
1、抗原(Antigen, Ag):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 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抗原性: (1)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 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反应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 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此特性又称为免疫 反应性
二、构成免疫原的条件
(一)异源性
1、异种物质 2、同种异体物质:如血型抗原
3、改变和隐蔽的自身物质(自身抗原)
(二)理化性状 1、分子大小 2、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立体构象的复杂性 3、物理状态
三、抗原决定簇
(一)基本概念 1、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抗原分子表面 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 决定簇或抗原决定基,也称表位(epitopes) 2、构象决定簇和顺序决定簇 3、功能性决定簇和隐蔽的决定簇 (二)抗原决定簇的性质及大小 1、蛋白质性抗原决定簇:一般由4-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2、多糖性抗原决定簇:一般由5-6个单糖残基组成 3、核酸性抗原决定簇:一般由5-8个核苷酸残基组成
第三章
抗体(Antibody,Ab)
Emil von Behring (1845-1917)
1890-1901, antitoxins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
1、抗体(Ab):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 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 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 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
4、IgG的CH2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5、通过Fc段与细胞表面FcR结合。
与吞噬细胞结合发挥调理作用;与K细胞结合,发挥ADCC—抗体依 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与葡萄球菌A蛋白结合。
6、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 7、具有抗菌、抗毒素、抗病毒和杀伤肿瘤细胞的 作用。
二、IgM——高效能抗体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 抗体的人工制备
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以1890年Behring发现白喉抗毒素为代 表,其特点是用抗原免疫动物来获得多克隆 抗体。——生物工程抗体 (2)以1975年Kohler和Milstein 创建杂交瘤 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细胞工程 抗体 (3)以1994年Winter以基因工程方法制备抗 体为代表。——基因工程抗体
六、重要的天然抗原
(二)高等生物的抗原 1、ABO血型抗原 2、动物血清与组织浸液 3、酶类物质 4、激素
GP5 (ORF5) GP2,GP3,or GP4 (ORF 2,3,4) M proUein (ORF6) N proUein (ORF7) ssRNA(+) Lipid bilayer
AAA
两者在概念上的区别:
五类免疫球蛋白
第二节 Ig的分子结构
一、Ig单体的分子结构 1.基本结构:
2 重链(H链) 450aa:50Kd
四条对称 多肽链 -S-SL-H-H-L
2 轻链(L链) 214 aa:25Kd
H链 按Ag性分出5类:µ 、γ 、α 、δ 、ε 、 Ig相应分出5类:IgM IgG IgA IgD IgE
Y
癌细胞 Y
Y Y Y Y Y Y
Y
可培养生长
细 胞 融 合
融合瘤
Hybridoma
Y Y Y Y Y Y Y Y Y
浆细胞 可分泌抗体 一個 B cell 只 产生一种抗体
两组染色体混在一起
也可以培养生長 产生专一性抗体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一、概念
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
生物水平抗体生成技术
多克隆抗体(抗血清)
细胞工程抗体生成技术
单克隆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生成技术
基因工程抗体
一 、 多克隆抗体
polyclonal antibody
一、概念
1.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采用传统免疫方法,将抗原注入动物机体,数次免疫后,采取 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由此获得的抗血清就是多克隆抗体。 指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刺激不同B细胞产生的针对不同抗原决 定簇的多种抗体混合物。
三、抗原决定簇
(三)抗原决定簇的数量
每个抗原分子上抗原决定簇的数量称该抗原的抗原价
1、单价抗原:是指只有一个的抗原决定簇抗原 2、多价抗原:是指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 3、单特异性决定簇:抗原分子只含有一种特异性 决定簇
4、多特异性决定簇: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特异性的 决定簇
天然抗原一般都为多价和多特异性决定簇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