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装配工艺常识

汽车装配工艺常识

一、前言汽车的总装配就是整个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与试验等工作。

机器或产品的质量,就是以机器或产品的工作性能、使用效果与寿命等综合指标来评定。

装配工作任务之所以繁重就在于产品的质量最终由它来保证,所以总装的装配工作决定了我们汽车的最终状态与质量。

本篇主要讲述汽车装配中的基本常识,包括装配生产类型的特点对生产的影响、装配方法、装配过程的几个要素(零部件、工装、工具、设备等)以及通用的一些原则与对装配几个要素的基本要求以及工艺文件、工艺纪律检查。

本内容中同时适用于初、中级装调工的装配工艺知识培训。

为了适用于不同的层次的读者,特将中级要求但就是初级不作要求的部分用楷体标识。

二、机械装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机器装配的生产类型按装配工作的生产批量大致可分为大批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及单件生产三种。

生产类型支配着装配工作而各具特点,诸如在组织形式、从表中可以瞧出,对于不同的生产类型,装配工艺方法各有侧重。

比如我们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总装车间,工艺节拍6、7分钟,具有单班年产30000辆中重卡的生产能力,所以我们的生产类型就是大批大量生产,采用的装配工艺方法也就是与大批大量相符合的。

这些特点在下面的介绍中会充分验证这一点。

三、装配方法机械装配就是将加工合格的零件、部件组合成机器的过程。

凡就是装配完成的机器必须满足规定的装配精度,它就是保证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的必要条件。

在长期的装配实践中,人们根据不同的机器,不同生产类型的田间,创造了许多装配工艺方法。

装配工艺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互换法互换法的实质就就是用控制零件加工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一种方法。

互换法的优点就是:⑴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装配工时易控制,便于组织流水作业及自动化装配;⑵容易实现零、部件的专业协作,降低成本,备件供应方便。

2、选配法在成批或大量生产条件下,如果组成零件不多而且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采用互换法就不太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选配法。

(生产类型上,零件数量上,精度保证上与互换法有不同)。

选配法就是将各零部件的制造公差放大,装配时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

3、修配法在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而且组成件多时,互换法就不能够采用了,选配法也不适合。

在这种情况下,修配法就是较好的装配方法。

修配法就是指在零件上预留修配量,在装配过程中用手工锉、刮、研等方法修去零件的上的多余材料,使装配精度满足技术要求。

修配法的优点就是能够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而零件的制造精度却可以比较低。

缺点就是增加了装配过程中的手动修配工作,劳动量大,工时又不容易确定,不便于流水作业,而且装配质量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4、调整法调整法与修配法在原则上就是相似的,但就是具体的实施方法不同。

调整法就是用一个可调整的零件,在装配时调整它在机器中的位置或增加一个定尺寸零件(比如垫片、垫圈、套筒等)以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调整法的应用就是相当广泛的。

例如自行车车轮的轴承,就就是用可调整零件-轴挡螺纹连连接方式来调整轴承间隙。

还有就就是转向摆臂、横向限位板的安装都就是调整法装配的实例。

调整法的优点就是:(1)能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

(2)零件可以按照经济精度要求确定加工公差。

它的缺点就是:(1)往往需要增加调整件,这样就增加了零件的数量,增加了制造费用。

(2)配精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对于复杂的调整工作,工时较长。

时间较难确定,因此不便于组织节拍严格的流水作业。

我们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总装车间具有单班年产30000辆中重卡的生产能力,装配线具有严格的工艺节拍,从生产批量、零部件数量、生产率上要求、生产组织安排、成本控制上,都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大批大量的工艺来组织生产、装配。

所以它的装配工艺必须就是互换法装配,只允许有少量的简单的调整,工艺过程划分的很细,即采用分散工序原则,以便达到高度的均衡性与严格的节奏性。

在这样的装配工艺基础上与专用高效工艺装备的物质基础上,才能建立移动使流水线以及自动装配线。

我们绝大多数的装配都就是互换法,比如悬架中的钢板弹簧中的吊耳连接,变速箱与发动机的连接,传动轴与变速箱、桥以及传动轴之间的端面齿连接(见图1),都就是配合的例子,她们都就是互换法,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满足要求,同时使流水线的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

附图1:传动轴端面齿连接四、装配过程4、1汽车装配概述我们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总装车间具有单班年产30000辆中重卡的生产能力,装配线具有严格的工艺节拍,从生产批量、零部件数量、生产率上要求、生产组织安排、成本控制上,都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大批大量的工艺来组织生产、装配。

所以它的装配工艺必须就是互换法装配,只允许有少量的简单的调整,工艺过程划分的很细,即采用分散工序原则,以便达到高度的均衡性与严格的节奏性。

在这样的装配工艺基础上与专用高效工艺装备的物质基础上,才能建立移动使流水线以及自动装配线。

汽车总装的装配过程就就是产业工人在工艺文件的指导下,依照“三按”(按图纸、按标准、按工艺文件)与“三定”(工序定人、定机、定工艺参数)的原则,用工艺规定的合适的工具(比如气板机、扳手)、工装(比如压装台)、设备(比如液压设备等),将状态正确、质量合格的零部件,用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装配,达到工艺规定的技术要求与检查要求,并且用工艺规定的合适的检具(比如力矩扳手等)进行正确的检查、确认技术状态,并进行记录。

在装配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零部件图号不清楚、状态不正确、设计或零部件质量造成的无法安装或安装后不合乎要求等各种问题。

出现问题后,应该保持现场,及时与班线长联系,反映情况,及时通知工艺人员,由工艺人员核实确定原因,采取措施。

必要时通知服务厂家、采购、外检、设计人员等人员到现场核查确定原因。

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尤其就是在起吊装置附近,比如翻转、吊桥、发动机、后悬置、驾驶室等工位。

4、2汽车装配通则4、2、1一般要求1、所有装配件都必须有相应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装配零件明细表、工艺技术通知单等),并严格按工艺规定进行生产。

2、所有用于装配的零部件及配件应符合产品设计图样及有关技术标准(比如零件标识、没有铸造加工缺陷等),严禁不合格件上线装配。

3、上线装配的零部件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尘土、油污与杂物。

4.上岗者必须经过安全教育、相关基础知识与装配作业培训,合格后持上岗证才能上岗(关键工序必须取得关键工序操作资格证)。

4、2、2上岗前的准备工作1、上岗者操作前必须熟悉装配作业指导书内容及本《装配守则》中的规定。

2、上岗者应按劳动保护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3、上岗者应对设备、工装、工具进行点检,确认符合要求、安全、可靠,才能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拆卸与更改设备、工装、工具的型号、工艺参数。

4、上岗者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5.上岗者按照工艺要求装配零部件,检查所装配的零部件,应齐全、合格,安装表面应清洁,无油污、锈蚀、碰损、划伤现象,如果发现与工艺不符、状态不确定、标识不清的零部件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待问题解决后方能进行装配,否则不得上线装配。

4、2、3上岗操作1、上岗装配时要集中精力进行操作,避免人为的错装、漏装、损坏零件及设备、工装。

2.上岗操作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技术要求及规定进行装配,不得野蛮作业,严禁用钢棒、冲头及零(部)件直接在零件上敲击。

若必须敲击时,可用木质、橡胶或其她软金属制的手锤、冲棒等工艺规定的工具。

3、上岗操作应在本工位装配作业范围内完成,不允许跨工位作业。

4、上岗操作时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流水线应保证生产节拍稳定,不允许忽快忽慢。

5、起吊操作时应先稳定可靠地卡牢工件,再稳定地升降与吊运,吊运过程中吊装下方严禁站人,要求起落平稳,不得有磕碰现象。

4、2、4装调要求1、整车、零部件及附件应按作业指导书进行装配与调整,整车外观应整洁、各零部件应完好、技术状态正确,连接可靠,无错装、漏装现象,各装配技术参数与性能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2、螺纹连接装配(1)选用装配用拧紧工具时,应按扭矩大小及允许偏差进行选择与确认,一经确定,未经工艺同意不得随意更改。

(2)螺纹连接时,螺栓、螺母对正拧入,按工艺规定的工具拧紧。

普通螺纹拧紧力矩应符合QC/T518的规定,使用的拧紧工具的具体要求按时进行标定;对产品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有扭矩要求的重要部位螺纹连接按产品设计要求,用扭矩扳手进行检查,按规定要求将螺栓或螺母再拧紧到力矩标准。

(3)对于易发生质量问题的螺纹连接部位,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质量控制点,按重要部位螺纹连接要求进行控制,严格按照相关工艺文件。

(4)使用扭力扳手进行扭矩检查时,用力要平稳,逐渐增加力矩,切勿冲击。

(5)如果三条或三条以上螺栓紧固时,应交替均匀地拧入后,按对角顺序逐次打紧,且紧固次数不少于两次,不应存在装配应力。

同时,同一部位的数根螺栓、螺母等级必须相同,特殊情况根据工艺规定。

(6)当扭矩要求为某一范围而无基准扭矩时,应将扭矩的中间值作为基准扭矩。

(7)螺栓露出长度3mm-10mm,且不应少于三个螺距。

如有特殊要求时按工艺要求执行。

(8)螺纹连接件拧入深度H 要求如下:对于双头螺柱连接,螺孔材料为钢或青铜时: H ≈ d 。

螺孔材料为铸铁时:H≈1、25~1、5 d 。

对于螺钉连接,铝合金:H≈1、5~2、5 d 。

对于螺栓螺母连接,螺纹伸出长度:b≈0、2~0、3d 。

(9)凡就是涂防松胶的螺纹连接件,应均匀的在螺栓螺纹上直线涂抹,安装螺母后按要求力矩拧紧,24小时内不应再拧动螺母。

(10)在制动管路中安装锥螺纹接头时,应采取密封措施:密封剂或密封带,并且应从锥螺纹小端第二圈以后涂抹或缠绕。

(11)在制动管路中旋入阀体或储气筒弯通与三通的直螺纹管接头推进旋入量:M22×1、5螺纹旋入量为13mm;其余螺纹旋入量为10mm3、车辆的材辅料必须符合工艺要求,工作液的加注量、型号,应按照整车技术条件规定。

加注时避免飞溅,污染环境。

4、涂胶工艺(1)胶剂应密封保存,切忌明火,夏天应在阴凉处存放。

(2)按规定有效期限使用,过期胶剂不能使用。

(3)涂胶前,接触胶的粘结面一定清洁干燥,不能有油污、灰尘等杂物。

(4)涂胶层应均匀,防止出现气泡,粘结牢固,无鼓起皱褶现象。

(5)涂胶过程应避免直接用手接触。

5、线束铺设平顺、连接紧固,不与其它件干涉。

线束多余的接头应用电工胶布包裹可靠,绝缘保护套应装套牢固,搭铁处应去除油漆,严格按照工艺规定,保证搭铁可靠。

6、管路铺设平顺,不与其它件干涉,管接头连接牢固。

尼龙管应远离热源,不准许与酸、碱与其她具有腐蚀性溶液接触,表面不准许涂漆。

在装配时避免过分拉伸或压缩,以免造成尼龙管损伤,若存在与车架、各类支架刃口、车架横梁螺钉头以及其她运动件直接接触等情况,应按产品图样要求装配尼龙保护套,并且每隔400mm尼龙管应按产品图样要求用适宜的管夹(或拉带)固定一次,在可能发生摩擦的部位情况下必须使用隔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