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何赛飞:书法要作为必修课进入中小学
【新民网·独家报道】2009年1月12日,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正式开幕。
14日,新民网记者连线市政协委员、著名演员何赛飞。
本次两会期间,何赛飞将继续去年的提案:中国书法要作为必修课进入中小学。
何赛飞向新民网记者表示,去年提交提案后,虽然得到了教委的答复,但她并不满意。
教委答复称目前正在规划,中小学已经有课时安排。
但何赛飞并不希望书法课只是一门选修课,她希望将书法课列为必修课。
何赛飞说,当今社会越来越现代化,电脑的普及,让人们对记录形式的文字符号包括书法慢慢淡忘。
推广书法可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书法的意义也会被完全确立。
此外,她认为,孩子从小练习书法既可以让他们练得一手好字,也可以调节他们的心态,将心静下来。
对此,何赛飞建议,学校可以专门设立一个书法教室,教室里备有纸墨笔砚,这样孩子们就不用麻烦每天带工具了。
书法课上,老师不仅培养孩子们的书写能力,也可以教授他们书法的历史以及艺术特质。
最后,何赛飞表示,如果今年的提案仍然得不到很好的答复,明年她还会继续提交,直到达到自己的预期为止。
(新民网徐媛媛)
书法课今秋将进入我市中小学
本报讯(记者张帆)昨日上午,我市被选拔的180名中小学生,在市二中初中部挥毫泼墨,参加“第二届珠海市青少年书法大赛潮联杯现场挥毫比赛”,据悉,今秋书法课将作为必修课进入中小学课堂,此次活动成为书法进学校的前奏。
比赛由市政协会同市教育局、团市委、珠海特区报、珠海电视台、市书法家协会及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举办。
市领导余炳林、邓群芳、钱文炉等参加开幕式。
一段时间以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小学生是否学书法一事颇受争议。
据悉,去年举办的首届珠海市青少年书法大赛,在全市中小学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来自市教育部门的资料,我市中小学校目前开展书法情况不平衡,其中一小、香华学校、十五小、市七中等学校,一直以来已开设自己的校本课程写字课或书法课;但更多的学校为了应付考试,很少或没有开展这项活动。
不过,这种状况将在今年下学期有所改变。
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今年秋天书法将列入全省中小学地方特色课程,书法课将成为广东中小学的必修课。
市教育局有关专家表示,我市教育部门正在积极开展工作,落实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
目前面临两大困难;一是书法老师没有那么多,二是课时安排有一定困难,而这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推进。
“在中小学校开展书法课程,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法亭表示,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其点画、结构和形体与外文不同,从中可以领略的东西很多,确实值得孩子们好好学习。
代表建议让书法和武术进入中小学课堂
特派记者夏友胜
今报北京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三峡画院院长周森,日前向大会提交建议,让书法艺术普及到中小学教育。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之一,书法正逐渐远离中国教育。
”周森代表表示,电脑越来越普及,学生过于依赖电脑输入法,平时写字都嫌麻烦,更别说练书法了。
经过调查,周森发现,目前中小学校对写字课普遍不够重视,虽然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但常常被其他课程占用,有的学校把写字课程并入语文课,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有的学校干脆减掉写字课。
“这样下去,再过10年、20年,还有多少人会传统书法,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周森对书法的前途表示担忧,认为书法教育必须加强。
周森代表建议,应该和豫剧、京剧、武术一样,让书法艺术也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
豫剧或京剧可列入音乐课内容之一,武术或太极拳可列入体育课,书法艺术可列入美术课。
虽然书法不能计入学生考分,但可列入素质分里面。
(本文来源:东方今报作者:2008全国两会)
概论书法教育进入小学课堂的可行性
当前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倡中华古典诗词进入校园。
这些提倡都是值得我们落实进行。
而且越早越好,所以就提出了要从小孩子抓起。
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树上的一枝魁宝,我们更应该把她继承和发扬,让书法教学进入小学课堂。
一、对书法艺术基本认识的可行性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门传统艺术,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唐代,中国书法便传入日本、朝鲜,成为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一些西方绘画大师如毕加索等,也曾从中国书法中吸取过营养。
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国本土的文化现象,而且已日益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艺术门类之一。
从最简单的实践形式上说,中国书法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书法能成为一门艺术,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
汉字的特殊性产生了中国书法别具一格的形式意味,毛笔的特殊性丰富和拓展了书法形式意味的内涵,并产生了丰富的笔法审美体系。
当两者结合成一个自觉的有机整体,成为人们表现自己心灵的方式和审美的对象时,书法就成了一门艺术。
书法艺术的语言是线,它以中国汉字为载体进行平面空间的分割,可称为纸上舞蹈。
它的起伏变化,节奏韵律,书写时的精神状态,可谓美的享受。
傅包石曾说过;“中国艺术最基础的源泉是书法,对于书法若没有相当的认识与理解,那末,和中国一切的艺术可以说绝了姻缘。
中国文字为‘线’组成,他的结构,无论笔画繁简,篆隶或其他书体,都在一个方形的范围内保持非常调和而镇静的美的平衡。
这是和别的文字不同的地方。
试参观一次中国的印刷工厂,一粒一粒大小相同的铅字,这便是中国艺术的原子。
中国人在这相同的范围上面,凝神静观,可以透过与生俱来的欣赏力面对这不同的笔画发生无限的境界、无限的趣味、无限的新意。
中国一切艺术差不多都是着眼这个方式发展的”。
这里我们可以充分认识书法艺术价值和意义。
至于汉字书写和电脑打字是根本不可代替它对我们的存在意义的。
我们书法教育者就应该把书法艺术发扬光大;国人大力支持,从小孩子抓起,让书法艺术走进小学课堂。
二、教学对象上的可行性
书法教学能否进入小学课堂关键要看教育的主体小学生。
小学阶段学生已具备了汉字的认读和汉字书写的能力,所以说书法艺术中线(书法艺术的语言)的节奏和线的空间感对于小学生来说已可以通过特有的工具毛笔来进行学习表达,这是其一。
其二,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更适合书法艺术的教学。
小学生这个时期爱乱涂乱画,来表现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在涂写的过程中可以体验一种舒适和快乐。
这一点正符合前面说的书法艺术的线的运动感了,我想这就是书法艺术的一种原动力吧。
其三是符合小孩的天性-----好奇心和模仿。
他们会有足够的耐性,把书法作为一项快乐的游戏来做,只要你给他们时间和肯定。
所以,书法教育对小学生来讲是可以走进课堂的。
三、教学意义上的可行性
其一,在教学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书法练习过程中要凝神定气一丝不苟,沉静于书写的感受之中。
在书写和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不断提高鉴赏好坏的能力。
其二,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要有中国古代诗词的介入。
书写的过程中增加了对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另外还有为中国绘画的教学打下基础。
中国画和书法都讲究对毛笔的性能把握和运用。
所谓“书画同源”,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对书法的练习是不可少的。
好的中国画家皆善书法。
四、书法教育的外部因素的可行性
小学书法教育的成功,还要靠各种的外部因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书法教育主体的不断强大。
(一)、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现在全国各地,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和教育部门较为明显,特别重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
把书法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考察科目。
有些学校还被确定为书法特色学校。
较为典型的有广东省、浙江省等。
各级书法展览的举行和大量优质书法字帖的发行给书法教育提供了大的环境和学习的便利。
我们相信书法教学将会得到社会普遍地肯定和关注。
(二)、书法教育主体的不断完善。
在大好的环境下,最终落实到教育的主体上。
书法教育的主体是书法家和书法教育者。
我们都清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专业人士,要拿出足够的热情和足够好的书法作品来影响学生,足够好的方式引导学生。
关键之关键就在这个环
节,教育部门也在努力使小学的书法教育科学的健康的发展。
结语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艺术的发展弘扬,要靠现在的你我,要靠现在下一代。
书法教育走进小学课堂,不再怀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