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方法
第三学段(5-6)年级
硬笔:初步了解行书的书写规律,学会规范、通行 的行楷字。书写端正、整洁、流畅。
毛笔: 学会并养成正确的书法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 惯;初步学习“描红”、“对临”的基本方法,掌 握楷书的基本笔画及运笔规律,能够独立完成基本 笔画的正确书写及运笔;掌握书法的传承历史和书 体的演变过程。能够辨别不同的书体,。
第四学段 (7—9)初中阶段
硬笔:能够熟练运用行楷字书写、笔记、交 流,书写:流畅、快速、美观。
毛笔:运笔自如,熟练快速独立完成楷书书 写;临摹名家书法,并尝试脱离字帖自行创 作;初步了解书法史,并阅读简单的书论; 初步了解历代书法家之间的传承关系,掌握 各种书体的特点和优势;初步感受书法作品 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
《中国钢笔书法》2010年7月号 《让你的字“动”起来---正楷字到连笔字笔画
特点的十大转变》 刘平
变动法
以汉字造字结构为主的造型训练课
1、几何化法:把汉字从外形上归纳出有规 律的几何图形。
2、 移位法:把合体字的两个或几个部位作 上下,左右移位。
3、拟人法:把人体的比例、运动姿态与汉 字结构相联系。
正确的书写笔顺
遵循笔顺的基本规则 灵活处理正楷字和行楷字的笔顺关系
遵循笔顺的基本规则
以基本笔画为主的基本训练课
1、联想法:把生活中的事物与笔画的形态相联系
把抽象的线条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兴趣,提高领悟
能力
2、拟人法:把基本笔画的走势与人体美结合起来。
3、归纳法:把笔画按书写规律进行划分
第五学段 高中阶段
硬笔:能够运用硬笔工具临摹古代行书字帖, 熟练运用行书书写、笔记、交流,书写:流畅、 快速、美观。
毛笔:运笔自如,熟练快速独立完成楷书、行 书及其他书体书写,并能够做到书写正确、布局 合理;临摹名字书法做到“背帖”,并能独立完 成书法创作;能够用恰当的书法形式表达自己的 情感;能够在生活中自如、恰当地运用书法,并 能和他人进行书法交流。品读名家作品,进一步 提高书法审美能力;了解书法简史,初步接触书 法美学和各种书论,将审美上升到理论高度,并 和实践相结合
连接
了解笔画之间的运行规律,提高书写的连贯性。 7、变动法:把楷书笔画的写法与行书的连笔规
律性比较
了解行楷字连笔、减省的规律,提高书写速度。
分解法:
把一个笔画分成落笔、行笔、收笔 三个动作分别练习,强化动作的规范性。 如:专门练习藏锋起笔;按笔;提笔等 动作
组合法
变动法
把楷书笔画的写法与行书的连笔规律性比 较,了解行楷字连笔、减省的规律,提高书 写速度
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 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 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的重要举措。
躁,身心放松。
匀速是指书写速度要匀、连、绵。提高 书写速度不是一味的快写,尤其是低年级学 生在还未真正熟练行楷字前快写势必造成潦 草轻率的写字习惯。即使是高年级学生写行 楷字也应以匀、连、绵为书写方式进行,写
出的字才能达到规范、端正、整洁、快速。
乐即快乐、乐学
学生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学到了书法知识 或书写技能的不断提高,获得了愉快与成功 的体验,并期待进一步的书法学习,即乐学, 主动的学习。
第二部分:书法教学的内容及课业类型分析
一、低年级以书写姿势及书写习惯为主的基 础常识课
二、以基本笔画为主的基本训练课 三、以汉字造字结构为主的造型训练课 四、以章法为主的练习课和创作课 五、以文字发展规律及书法史为主的欣赏课
(一)低年级以书写姿势及书写习惯为主的 基础常识课
1、书写姿势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பைடு நூலகம்
创作与展示相结合
作品的展示是对学生创作的一种有意义的评 价过程,教师应开拓各种途径展示学生的优 秀作品,传统的橱窗、板报、展板、展厅展 示,有条件的可以在校园杂志刊登,有条件 的可以出版学生作品集,这些展示都会促进 学生进一步的书法创作。
以文字发展规律及书法史为主的 欣赏课
以文字发展过程为主题的欣赏 以书体源流发展为主题的欣赏 以某种书体风格发展为主的欣赏 以某个书法家为主题的欣赏 以创作形式为主的主题欣赏
第二学段(3-4)年级
初步认识汉字结字规律,掌握汉字的结 构特点,使用钢笔等不同工具书写正楷字; 基本能够欣赏书法的整洁美、工整美、布局 美、章法美;掌握更多的书法文化知识,能 够讲述关于书法及书法家的故事、传说,并 乐于与人交流;背诵简单的书诗、书歌等, 充分发挥想像力,进行情感体验,进一步感 受书法的文化艺术美;
松、静、匀、乐
松即放松、宽松
放松首先是心情的放松。在教学伊始可 以以游戏、儿歌、谜语等形式导入,如每节 课让学生齐读写字儿歌:食指拇指捏着,三 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 笔杆向后靠着。轻轻松松提起笔,平心静气 来写字。
其次是身体的放松,在练习一段时间后, 可以播放一段写字韵律操,使学生的手、腕、 臂、肩、腰等部位得到休息,以便下一阶段 的学习。
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 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蔡邕 笔论
洁净
还有一净,洁净。书法教学中笔、墨、纸、 砚使用的方法,各种用具摆放的位置,作业、 作品、卷纸、笔记的整洁度,都需要在教学 中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加以指导。
匀即均匀、匀速
均匀是指呼吸均匀,心平气和,不急不
书法教学的要求
“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 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 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 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以语文课为渠 道的书法课应以实用为主的写字教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 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 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 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中开展书法教育。以美术、艺术及其他课程为渠道 的书法课应以审美及实用相结合的书法教学。
书法教育的定性
书法教育应是从实用为主的写字教育逐渐 走向书法艺术教育。
写字的基本要求
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 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 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 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 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 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 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
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方法 及实施策略
第一部分:书法教育的定义及目标 第二部分:书法教学的内容及课业类型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教学方法与策略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的方法与策略
第一部分:书法教育的定义及目标
写字的概念: 1、书写文字,题字。 2、明代职司抄写的低级官员。 3、古埃及为人写信的人
书法的概念: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 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 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
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 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 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 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 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中小学书法教育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学会并养成正确的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
良好的书写习惯;使用铅笔初步学习楷书的基 本笔画及简单的运笔规律;能够简单地欣赏书 法的整洁美、工整美,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了解浅显的书法文化常识,阅读浅近的关于书 法家的故事、轶闻,对书法学习充满兴趣和信 心。
心静
学习书法中所要达到的较高的境界,心静。 心静时旁若无人,聚精会神,排除外界的任 何干扰,达到忘我的状态。这种心静的养成 对学生的性格、品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我们还要善于 创设有利于达到心静的氛围,比如在练习过 程中播放舒缓悠扬的古典音乐,从而对书法 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
常见错误姿势之一:包指
握拳
抱腕
四指
低头
夹臂
如何纠正
一 、选择合适的书写工具 铅笔宜选六棱,最好是三棱的铅笔,避
免选择圆杆铅笔
钢笔宜选用露尖的长头钢笔,不易选择包 尖的
毛笔宁大勿小,即大笔写小字
二、设置障碍,调整腕的角度 三、改变书写环境 四、加强宣传 适龄开始写字
2、书写习惯的养成
尝试用不同的力量、速度、节奏体会用笔产 生的不同效果
十迟五急 (缓多些,快少些) 十曲五直 (屈多些,伸少些) 十藏五出 (钝多些,锐少些) 十起五伏 (扬多些,抑少些
5、分解法:把一个笔画分成落笔、行笔、收笔 三个动作
了解笔画的用笔规律,使用笔动作规范化 6、组合法:把每一笔的收笔同下一笔进行组合
常锐伦五大教学方法
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常锐伦教授在其著 作《美术学科教育学》中对普通中小学的美 术学科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论述, 并总结出了五大类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评价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行为指导为主的教学方法
创作与生活相结合
利用各种中国传统节日、纪念日及其他活动, 开展专题的书法创作活动。如春节前写春联、 福字,母亲节、国庆节、儿童节、学校的艺 术节开展书法展等。
创作与欣赏相结合
任何创作的初级阶段离不开模仿,教师 可以通过引领学生欣赏和创作相关古今优秀 的书法作品,了解创作的形式、创作的基本 要求。也可以欣赏同龄的同学或书法教师的 作品,激发创作的灵感。教师在时间允许的 情况下有必要作示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