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情况汇报:农机深松整地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情况汇报:农机深松整地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情况汇报:农机深松整地开展农机深松作业,提高耕地质量-**市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情况汇报长期以来,受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影响,农民习惯用旋耕进行耕作,从而造成耕层变浅,板结严重,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不足,切实迫切需要改变耕作方式,为此,**市从2011年以来,大力推广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截止目前深松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70%,取得了农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政府主管部门等多方满意的良好效果,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经验作法(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保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市专门成立**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镇(办)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实施方案》,建立了督导考核机制,抽调财政、农机等部门,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各镇(办)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形成了分工负责、逐级负责、镇(办)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为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机制保障。

(二)、宣传发动,积极引导,营造良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舆论氛围。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一项改善土层结构、增强土壤抗旱排涝能力、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产出效益的农机作业新技术。

为了使这项技术迅速推广开来,**市首先在加强宣传引导上狠下了功夫。

一是基层发动。

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各镇(办)、村庄分别通过召开会议、大喇叭广播等形式,传达了《**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实施方案》及春、秋季《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实施意见》,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

二是部门推动。

**市农机局多次召开镇(办)农机站长、农机大户和部分农民代表座谈会,对推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周密安排,并专门印发了上万份《**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简介及补贴办法》宣传资料,张贴到镇(办)、村,发放到农民手中,让他们充分了解补贴政策和推广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的重要意义。

三是宣传鼓动。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机深松作业的宣传,做到了电视上有图像、街道上有标语、专栏上有文章、墙报上有内容、广播上有声音。

四是示范带动。

组织召开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演示会,12个农机深松机具厂家的15台深松机进行了现场演示,省、市农机部门的领导同志亲临指导,**市政府领导、各镇办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农机站长、财所所长、农机大户、农民代表等近千人观看了机具演示,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和示范引导,使广大农民群众全面了解了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重要意义和扶持政策,调动了推行农机深松作业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顺利推开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切实抓好机具落实,精心组织农机深松整地作业。

开展农机深松作业关键在机具的落实和作业的组织。

为此,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积极协调生产厂家和供货单位。

及早选定适用机型,搞好供需对接,确保按质按量按时供货。

二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

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用于农机深松作业机械的补贴,优先扶持发展深松机和大马力拖拉机。

保证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机械需求。

三是进行调查摸底。

在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之前,由各镇(办)安排专人,逐一对登记在册的深松作业户的作业范围、作业户数、作业面积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并根据调查结果科学合理地安排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计划。

四是精心组织作业。

本着“谁深松谁得补贴、定额补贴、先干后补”的原则,提出“七个明确”的要求,确保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落实到农户。

所谓“七个明确”,一是明确任务目标;二是明确补贴对象;三是明确作业范围;四是明确补贴标准;五是明确技术要求;六是明确工作程序;七是明确补贴时间。

(四)、严格监督,强化管理,确保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为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合同计划,切实加强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资金的监管,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实行了严格监管措施:一是制定了《**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检查验收办法》;二是逐级成立深松整地作业检查小组,建立健全作业检查制度,各镇(办)成立检查督导小组,对深松的作业面积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逐户逐块进行实地检查,在深松作业期间各镇办检查组每天对农机深松作业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市农机局、财局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发现弄虚作假、作业质量达不到要求的,立即进行整改,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作业资格;三是实行日报制度。

作业机手当日作业结束汇总后报当地农机深松整地领导小组,各镇(办)汇总后上报市农机局,从而确保了作业数据的准确和及时,并为机具的调配提供了依据,确保了作业计划的落实。

四是搞好检查验收。

作业结束后,各农机作业户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确认单》进行汇总,经作业村委会审核盖章后报镇(办)申请检查验收。

各镇(办)组织专门人员对深松农户姓名、作业面积、作业质量、收费标准、补贴金额等进行全面检查核实,**市组成联合检查验收小组,对全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情况采取实地随机抽检和电话询问抽检方式进行验收,确保了作业质量和面积的真实可靠,验收结束后又将验收结果在各镇(办)、作业村进行张榜公示,经7天公示无异议后,由市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农机作业户的银行卡上。

(五)、因势利导,支持帮扶,办好农机合作组织。

为了适应农机产业化、农业市场化和农技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市把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广农机深松整地等农机新技术的重要措施来抓。

本着“以农机站为依托、站社分立”以及“民办、民管、民受益”、“谁能当头谁领办、谁能领办扶持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集约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这些合作社以“服务社员、发展农机、谋求共赢”为宗旨,按照各自的章程,把分散的农机专业户、农机经营体、农机维修点和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起来,通过带机入社、带资入社、带技入社等形式,组成机械组合、人员协作、一体管理、系列服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既解决了分散经营面临的各种困难,又提高了农机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在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中,一方面,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地把农机作业、农机维修、农机技术人员整合在一起,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合作社与农户之间采取“订单服务、一条龙作业”的形式,方便了农户生产,确保了作业质量。

可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为顺利推开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六)、围绕推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切实搞好全程服务。

围绕推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我们主要加强了八个方面的服务:一是搞好政策咨询服务。

二是搞好农机购置服务。

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用于农机深松作业机械的补贴,优先扶持发展深松机和大马力拖拉机。

三是搞好农机维修服务。

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整合农机维修力量,开展现场维修服务,确保深松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开展作业。

四是搞好计划指导服务。

根据农机深松作业任务目标,把具体作业计划落实到每个农机户、每台机具、每个农户、每个地块,确保农机深松作业任务顺利完成。

五是搞好技术培训服务。

根据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生产需要,对农机站长、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农机手,进行了系统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机人员技术素质。

六是搞好农机监理服务。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力度,全市参加深松作业的农业机械挂牌率、持证率、检验率均达到100%,确保了农机作业的安全有序开展。

八是搞好基础管理服务。

安排专人负责,为每个镇(办)、每个深松作业农机户建立了《农机深松作业管理档案》,并制作了电子文档,加强了基础工作,方便了检查监督,提高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主要成效(一)、提高了农机技术服务水平。

农机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和农艺结合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既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也提高了农机技术服务水平。

在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务工经商、外出打工的新形势下,积极搞好农机深松整地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确保**粮食作物连续丰产丰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能力。

农机深松整地是一项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排涝能力的耕作技术,可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厚度,能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通气,增加雨水的入渗速度和数量,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促进农作物根系下扎,提高作物抗旱、抗倒伏能力。

深松作业不翻转土层,使残茬、秸秆等覆盖于地表,即有利于保墒,减少风蚀,又可以延缓径流的产生,消弱径流强度,减少水土流失,有效地保护土壤,同时,还可增加肥料的溶解能力,减少化肥的挥发流失。

据试验对比,深松一次每亩耕地的蓄水能力是浅耕的2倍,可使土壤透水率提高5-7倍,可促进作物增产40-70公斤。

(三)、提高了农户经济效益。

以户均深松作业3亩地计算,当前小麦市场价格为每斤1.3元、玉米价格为每斤1.17元,按每年每亩增产小麦、玉米各100斤计算,当年可实现户均增收741元,同时,深松可减少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减少农机作业次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农户经济效益。

(四)、提高了农机合作化水平。

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提出了客观要求。

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加上地方政府和农机部门的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各镇(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形成了“镇镇办社、一镇多社、合作化促进农机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提高了农机专业户收入。

原来农机户从事农机作业都是单打独斗,信息不灵、自我服务能力不强,作业效率较低,经济效益也受到一定影响。

实行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以后,农机户加入了农机合作社,作业效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本文来自https:///。

相关主题